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76207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肠胀气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原因涉及手术操作、患者心理、术后护理等。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甚至可产生严重后果.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药物为新斯的明,其可通过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缓解肠胀气,但副作用明显。肛管排气、胃肠减压、松节油热敷腹部等方法亦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肠胀气症状,但起效较慢且疗效不持久。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疗效可靠。
[000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06]党参1-8份、陈皮2-5份、枳实3-8份、生姜5-8份、厚朴2-5份、瓜蒌2-5份、佩兰3-8份、酸枣仁5-8份、当归3-5份、白芍1-8份、桃仁2-5份、藿香3-5份、柴胡2-6份、桂枝3-8份、红花2-6份、王不留行2-6份、丝瓜络3-8份、三棱5-8份、甘草5_8份。
[0007]优选的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08]党参5份、陈皮3份、枳实5份、生姜6份、厚朴3份、瓜蒌3份、佩兰5份、酸枣仁6份、当归4份、白芍5份、桃仁3份、藿香4份、柴胡4份、桂枝5份、红花4份、王不留行4份、丝瓜络5份、三棱6份、甘草6份。
[0009]优选的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0]党参8份、陈皮2份、枳实3份、生姜5份、厚朴5份、瓜蒌5份、佩兰8份、酸枣仁5份、当归3份、白芍8份、桃仁2份、藿香3份、柴胡2份、桂枝3份、红花6份、王不留行6份、丝瓜络3份、三棱8份、甘草8份。
[0011]本发明还提供制备上述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的方法,将中药加压后,液面没过2-3cm,浸泡时间30?60分钟,第一煎煮沸后10?15分钟,将汁渣分离,渣进行第二煎煮,第二煎煮沸后5?10分钟,汁渣分离后合并两次煎煮液。
[0012]本发明的服用方法为,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
[0013]本发明中,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陈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枳实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生姜5份、厚朴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疗作用。瓜蒌润肺,化痰,散结,润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佩兰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酸枣仁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白芍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敛阴止汗。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藿香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柴胡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通经药。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丝瓜络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三棱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15]实施例1:
[0016]—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7]党参5份、陈皮3份、枳实5份、生姜6份、厚朴3份、瓜蒌3份、佩兰5份、酸枣仁6份、当归4份、白芍5份、桃仁3份、藿香4份、柴胡4份、桂枝5份、红花4份、王不留行4份、丝瓜络5份、三棱6份、甘草6份。
[0018]将中药加压后,液面没过2-3cm,浸泡时间30?60分钟,第一煎煮沸后10?15分钟,将汁渣分离,渣进行第二煎煮,第二煎煮沸后5?10分钟,汁渣分离后合并两次煎煮液。
[0019]实施例2:
[0020]—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21]党参8份、陈皮2份、枳实3份、生姜5份、厚朴5份、瓜蒌5份、佩兰8份、酸枣仁5份、当归3份、白芍8份、桃仁2份、藿香3份、柴胡2份、桂枝3份、红花6份、王不留行6份、丝瓜络3份、三棱8份、甘草8份。
[0022]将中药加压后,液面没过2-3cm,浸泡时间30?60分钟,第一煎煮沸后10?15分钟,将汁渣分离,渣进行第二煎煮,第二煎煮沸后5?10分钟,汁渣分离后合并两次煎煮液。
[0023]将实施例1制备的药液进行了临床试验,具体如下:
[0024]般资料
[0025]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0026]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68岁,平均55.3岁;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11例,胆囊切除手术10例,阑尾切除手术9例。
[0027]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9-65岁,平均52.4岁;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12例,胆囊切除手术11例,阑尾切除手术7例。
[0028]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029]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腹胀症状明显,无阵发性绞痛发生,没有排气排便,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0030]腹部胀满胀痛或自觉有气在腹内窜行,腹部膨隆,无排气排便,腹部无压痛,腹皮柔软,舌质淡苔薄白或薄腻,脉弦。证为气滞证。
[0031 ] 2治疗方法
[0032]两组均用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加用实施例1制备的药液,术后6h开始服药,I日2次,首次排气后停药。
[0033]3疗效标准
[0034]显效:12h内肛门排气,腹胀消失。
[0035]有效:12?36h内肛门排气,无明显腹胀。
[0036]无效:超过36h肛门未排气,腹胀明显。
[0037]4结果比较
[0038]对照组显效2人,有效7人,无效21人,总有效率30 % ;治疗组显效12人,有效15人,
无效3人,总有效率90 %。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党参1-8份、陈皮2-5份、枳实3-8份、生姜5-8份、厚朴2-5份、瓜蒌2-5份、佩兰3-8份、酸枣仁5-8份、当归3-5份、白芍1-8份、桃仁2-5份、藿香3-5份、柴胡2-6份、桂枝3-8份、红花2-6份、王不留行2-6份、丝瓜络3-8份、三棱5-8份、甘草5-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党参5份、陈皮3份、枳实5份、生姜6份、厚朴3份、瓜蒌3份、佩兰5份、酸率仁6份、当归4份、白芍5份、桃仁3份、藿香4份、柴胡4份、桂枝5份、红花4份、王不留行4份、丝瓜络5份、三棱6份、甘草6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党参8份、陈皮2份、枳实3份、生姜5份、厚朴5份、瓜蒌5份、佩兰8份、酸枣仁5份、当归3份、白芍8份、桃仁2份、藿香3份、柴胡2份、桂枝3份、红花6份、王不留行6份、丝瓜络3份、三棱8份、甘草8份。4.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中药加压后,液面没过2-3cm,浸泡时间30?60分钟,第一煎煮沸后10?15分钟,将汁渣分离,渣进行第二煎煮,第二煎煮沸后5?10分钟,汁渣分离后合并两次煎煮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党参1-8份、陈皮2-5份、枳实3-8份、生姜5-8份、厚朴2-5份、瓜蒌2-5份、佩兰3-8份、酸枣仁5-8份、当归3-5份、白芍1-8份、桃仁2-5份、藿香3-5份、柴胡2-6份、桂枝3-8份、红花2-6份、王不留行2-6份、丝瓜络3-8份、三棱5-8份、甘草5-8份。本发明治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胀气疗效可靠。
【IPC分类】A61P1/14,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5435177
【申请号】CN201510980397
【发明人】陈洪福
【申请人】陈洪福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