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子母床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3546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6]所述的医用子母床中,所述至少三对子床床腿137为三对子床床腿137,其中一对子床床腿137设置在所述第一床板131的底部,另外两对子床床腿137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床板132的底部,且另外两对子床床腿137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三脚轮170。这样在收起子床,推动第二床板132时,可以轻松地将子床推入母床底部。
[0057]所述的医用子母床中,两根所述支架120分别通过一支撑杆122与所述母床床板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122用于支撑支架120,使支架120更稳定;位于所述母床床尾的一对母床床腿110中靠近所述第二床板132的所述母床床腿110与所述第二床板13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四脚轮112,这样在将子床推入母床底部时,第二床板132的一端能顺着第四脚轮112移动,使移动更平稳,所述第四脚轮112的固定端与位于所述母床床尾的一对母床床腿110中靠近所述第二床板132的所述母床床腿110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脚轮112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床板132的一端接触;靠近所述第二床板132的所述支架120与所述第二床板132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五脚轮123,这样在将子床推入母床底部时,第二床板132的另一端能顺着第五脚轮123移动,所述第五脚轮123的固定端与靠近所述第二床板132的所述支架1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脚轮123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床板132的另一端接触。
[0058]所述的医用子母床中,所述两对母床床腿110中的每个母床床腿110均为圆柱体形,每个所述母床床腿110与所述母床床板100均可拆卸地连接,其具体方式为:
[0059]所述母床床板100的四个角处沿所述母床床板100的长度方向均向外凸设有两块耳板101,两块所述耳板101均为长方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两块所述耳板101上沿竖直方向均间隔设置有两对螺纹孔,每对螺纹孔中的两个螺纹孔的中心的连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个所述母床床腿110均插设在与其相对的两块所述耳板101之间,且所述母床床腿110的直径与两块所述耳板101间的间距相等,每个所述母床床腿110上沿竖直方向均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孔,每个所述限位孔均和与其相对的一对螺纹孔连通,且每个所述限位孔和与其相对的一对螺纹孔间均设置有一螺栓102,所述螺栓102上设置有螺母。这样母床床腿110与母床床板100可拆卸,方便运输,且在运输时,只需将位于上方的螺栓102取下,母床床腿110即可绕位于下方的螺栓102旋转至母床床板100底部,从而将母床床腿110放平。这是母床的一个特点,母床本身可以单独使用,若其他产品单独使用母床,将母床设计成具有同本发明的母床床板和母床床腿可拆卸的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变形。
[0060]所述的医用子母床中,所述第一床板131上靠近所述母床的一侧和与其相对的所述母床床腿110间设置有一横杆138,所述横杆13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131上靠近所述母床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38的另一端与所述母床床腿110接触,用横杆138抵住母床床腿110,这样防止碰撞造成子床滑动;所述第二床板132的另一端和与其相对的所述支架120间设置有一枢杆139,所述枢杆13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床板132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枢杆139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20接触。当子床被拉出时,将枢杆139抵住与其相对的支架120,也可防止碰撞造成子床晃动。
[0061]所述的医用子母床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33和所述第一连接杆135均与所述第二床板132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33与所述第二床板132可拆卸地连接的具体方式为:
[0062]所述第二床板132的一端沿所述第二床板13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151和第一盲孔152,所述第一通孔151和所述第一盲孔152均为圆柱体形,且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盲孔15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51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151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通孔15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153,所述第二通孔153与所述第一通孔151和所述第一盲孔152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153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通孔151的长度相等;
[0063]所述第一连接杆133由第一固定杆161和第二固定杆16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杆16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固定杆162为圆柱体形,且所述第二固定杆16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杆161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62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固定杆161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6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杆16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通孔151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61的宽度,所述第一固定杆161上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杆1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轮134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62上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161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凸起163,所述第一凸起163到所述第一固定杆161上远离所述第一脚轮134的一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一通孔151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凸起163设置为:当所述第二固定杆16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51时,所述第一凸起163能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53,且所述第二固定杆162在所述第一通孔151内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163能在所述第一盲孔152内转动;当所述第一连接杆133与所述第二床板132连接时,所述第二固定杆162插入所述第一通孔151中,且所述第一凸起163不对着所述第二通孔153,第一连接杆133安装好后能使第一脚轮134能在第一滑槽111内正常滑动;第一连接杆133与第二床板132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在母床安装好后,将第一床板131叠放在第二床板132上,子床推入母床底部,将第一凸起163对着第二通孔153,第二固定杆162对着第一通孔151,向前推动第一固定杆161,待第一固定杆161接触第二床板132后,转动第一固定杆161至第一脚轮134能在第一滑槽111上滑动,且第一凸起163不对着第二通孔153,第一通孔151设置在第一凸起163和第一固定杆161之间,第一连接杆133无法轴向移动,且因第二固定杆162上设置有外螺纹,在一般的外力碰撞下,也无法使第二固定杆162在第一通孔151内转动,因而能使第一连接杆133与第二床板132稳定地连接。
[0064]所述第一连接杆135与所述第二床板132可拆卸地连接的具体方式为:
[0065]所述第二床板1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二盲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151尺寸相同,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51相对于所述第二床板132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152尺寸相同,且与所述第一盲孔152相对于所述第二床板132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153尺寸相同,且与所述第二通孔153相对于所述第二床板132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当所述第一连接杆135与所述第二床板132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杆135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33相对于所述第二床板132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杆135与第二床板132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同第一连接杆133与第二床板132可拆卸地连接方式。
[0066]所述的医用子母床中,所述第二固定杆162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通孔151与所述第一盲孔152的长度之和,这样使第一连接杆133与第二床板132的连接更稳定,更不可能产生轴向滑移,当所述第一连接杆133与所述第二床板132连接时,所述第一固定杆161封住所述第二通孔153,这样安好第一连接杆133后,完全看不到第二通孔153,使床更美观。
[0067]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