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5935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
[0003]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鲜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
[0004]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痔疮的中药多选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或硬化剂。严重者采取手术治疗。
[0005]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痔疮的目的。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马齿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陈皮10份、黄柏9份、北豆根9份、无花果12份、黄柏1份。
[0009]发明人认为:饮食、作息不规律,湿热下注肛门,络脉瘀滞。另肺部与大肠互为表里,肺部有恙则肠道不畅。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痔疮病发。
[0010]本发明运用:马齿菜收敛止血;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蒲公英收敛止血;陈皮理气健脾;黄柏清热燥湿;北豆根解毒敛疮;无花果清肠解毒;黄柏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疗痔疮。
[0011]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2]!、一般资料
[0013]发明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共收集痔疮患者70例,均来自肛肠科门诊,年龄25?60岁,男性40例,女性30例。病程I年?8年。
[0014]诊断标准:
[0015]1.内痔的诊断
[0016]第一期:无症状,仅于便时带血,肛门镜检查齿状线上方可见黏膜呈结节状突起。
[0017]第二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便时脱出,便后自行还纳。
[0018]第二期:排便时内痔脱出,不能还纳。
[0019]2.外痔的诊断
[0020]炎性外痔: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后,皱襞突起,呈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
[0021 ]血栓性外痔:肛门静脉丛内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0022]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引起肛缘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赘者,亦称赘皮外痔。
[0023]静脉曲张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时,肛门皮下肿胀,可见曲张的静脉团,不能立即消散者。
[0024]3.混合痔的诊断
[0025]由齿状线上下同一方位的直肠(痔内静脉丛)和肛门(痔外静脉丛)静脉丛扩张、屈曲、相互吻合,括约肌问沟消失,使上下形成一整体者。
[0026]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岁的患者。
[0027]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
[0028]2、试验方法
[0029]所有患者口服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疗程6周。
[0030]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0031]3.1疗效标准
[0032]按照《痔疮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
[0033]①痊愈:治疗后肛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出血及脱垂消失;
[0034]②有效:治疗后肛镜检查黏膜处于轻度充血状态,出血消失,脱垂明显改善;
[0035]③无效:治疗后肛镜检查、出血及脱垂均无明显改善
[0036]3.2治疗结果
[0037]70例患者痊愈4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治疗期间2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可见本发明用于治疗痔疮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39]实施例1
[0040]称取:马齿菜10克、五倍子20克、蒲公英15克、陈皮10克、黄柏9克、北豆根9克、无花果12克、黄柏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41 ]用于治疗痔疮。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2]实施例2
[0043]称取:马齿菜10克、五倍子20克、蒲公英15克、陈皮10克、黄柏9克、北豆根9克、无花果12克、黄柏1克;加1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44]用于治疗痔疮。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0045]实施例3
[0046]称取:马齿菜10克、五倍子20克、蒲公英15克、陈皮10克、黄柏9克、北豆根9克、无花果12克、黄柏1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7]用于治疗痔疮。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马齿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陈皮10份、黄柏9份、北豆根9份、无花果12份、黄柏10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马齿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陈皮10份、黄柏9份、北豆根9份、无花果12份、黄柏10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马齿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陈皮10份、黄柏9份、北豆根9份、无花果12份、黄柏10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马齿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陈皮10份、黄柏9份、北豆根9份、无花果12份、黄柏10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马齿菜10份、五倍子20份、蒲公英15份、陈皮10份、黄柏9份、北豆根9份、无花果12份、黄柏10份。本发明运用:马齿菜收敛止血;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蒲公英收敛止血;陈皮理气健脾;黄柏清热燥湿;北豆根解毒敛疮;无花果清肠解毒;黄柏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疗痔疮。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痔疮。
【IPC分类】A61P9/14, A61K36/756, A61K35/64
【公开号】CN105497237
【申请号】CN201610051983
【发明人】逄淑芳, 管延亮, 张晓燕, 逄淑德, 王美霞
【申请人】逄淑芳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