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882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设计一种针灸针盒器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必需部,保健;救生;娱乐分部,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大类,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的容器大组;医疗器械盒、医生包入领域。
【背景技术】
:
[0002]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的容器大组;医疗器械盒、医生包入领域中,针灸针的容器大多是横向的铁制盒子,仅可以储存针灸针,不能良好地保护针尖、针身,取出针时也不方便,经常会扎到手。而后出现的一些针灸针盒,强调了单个针的保护和消毒保存,却不能方便临床的存放和取出针灸针的基本功能,缺乏实用性。有的针灸针盒还设计了消毒的构件,这大大增加了针灸针容器的成本。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以解决针灸针的针尖和针身磨损;针灸针洒出的隐患;患者携带不便;针盒部件易丢失;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耽误门诊等候和治疗的时间等问题。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主要由上盖、内胆、推把、外壳、可嵌入式凹槽、双侧螺旋口构成。它的上盖为拧开式瓶盖,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内胆为圆柱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并在壁上设计了凸出来的推把;外壳为直径稍长于内胆直径且高于内胆4cm的圆柱体,两者实现紧密贴合,外壳壁上镂空成可嵌入式凹槽,外壳壁上下两侧瓶口处凸出的螺旋口设计,便于上盖拧严保存,整体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
[0005]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塑料制造的盒体,可开启的上盖,方便针灸针的存放和取出,实现对针灸针的储藏功能和重复使用的目的。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针灸针盒圆柱状的竖型设计,内胆的推把和外壳的可嵌入式凹槽的搭配,便于临床针刺前整齐取出,降低了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的几率,同时节省了治疗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更好的保护针尖和针身,更大程度上减少磨损,利于可重复使用针灸针的反复使用,既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又促进了资源的循环使用。本发明另设计了双侧螺旋口,上盖拧开后可固定到针盒的底部,以防上盖的丢失。
[0006]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为解决针灸针的针尖和针身磨损;患者携带不便;针灸针洒出的隐患;针盒部件易丢失;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耽误门诊等候和治疗的时间等问题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的容器大组;医疗器械盒、医生包入的技术相比有三大优点和改进:
[0007]第一,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上盖的拧开式瓶盖,可防止针灸针洒出,增强了安全性,便于携带;同时,便于大量针灸针的存放和取出,从而可以实现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重复使用,解决了针灸针洒出的隐患及患者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8]第二,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圆柱状盒体,使针尖整齐地与垫在底部的棉球接触,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更容易地解决了针灸针的针尖和针身磨损的技术问题。
[0009]第三,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内胆和外壳的紧密组合,内胆壁上的推把可在外壳上的凹槽中上下推动,而凹槽的左上端又设计了可嵌入式的凹槽,可固定推把,达到稳定结构,便于针刺前整齐取出针灸针,更好地解决了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耽误门诊等候和治疗的时间等技术问题。
[0010]第四,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双侧螺旋口,使上盖拧开后固定到针盒的底部,以防上盖的丢失,解决了针盒部件丢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
[0011]附图给出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1:是临床实用针灸针盒内胆图;
[0013]图2:是临床实用针灸针盒外壳图;
[0014]图3:是临床实用针灸针盒整体图。
[0015]【附图说明】:图3是将图1和图2组合在一起的图。
[0016]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
[0017]I上盖2可嵌入式凹槽3推把4双侧螺旋口
【具体实施方式】
: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为实现解决针灸针的针尖和针身磨损;针灸针洒出的隐患;患者携带不便;针盒部件易丢失;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耽误门诊等候和治疗的时间等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19]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附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是由上盖1、图1中内胆壁上的推把3、图2中外壳壁上的可嵌入式凹槽2及双侧螺旋口 4构成。它的上盖I为拧开式瓶盖,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内胆为圆柱状,壁上凸出来的推把3,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外壳为直径稍长于内胆直径且高于内胆4cm的圆柱体,壁上镂空成可嵌入式凹槽2,其上下两侧瓶口处凸出形成双侧螺旋口 4,整体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
[0020]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塑料制造的盒体,可开启的上盖1,方便针灸针的存放和取出,实现对针灸针的储藏功能和重复使用的目的。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针灸针盒圆柱状的竖型设计,图1内胆和图2外壳的紧密组合,内胆的推把3和外壳的可嵌入式凹槽2的搭配,便于临床针刺前整齐取出,降低了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的几率,同时节省了治疗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更好的保护针尖和针身,更大程度上减少磨损,利于可重复使用针灸针的反复使用,便于随身携带,既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又促进了资源的循环使用。本发明另设计了双侧螺旋口 4,上盖拧开后可固定到针盒的底部,以防上盖的丢失。
[0021]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动态结构关系:将上盖I拧开后,移至双侧螺旋口 4的底部瓶口拧严,然后向上推动推把3至顶处向左推动,内胆会随之旋转,直到推把3推至可嵌入式凹槽2处时固定,实现内胆与外壳的稳定状态。此时,内胆与外壳的上端高度一致,针柄露出容器外,便于整齐取出所有针灸针。针灸针消毒完毕后,成簇状放入针灸针,然后将推把3向右推动离开可嵌入式凹槽2,再向下推至底端,此时针柄完全没于外壳内部,最后将上盖I从底部拧开,在双侧螺旋口 4的顶部盖上,拧严保存及携带。
[0022]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案是以塑料为材料,利用塑料制品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小批量成批生产,以供应医学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发明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主权项】
1.设计的发明主题为临床实用针灸针盒,其特征是全部塑料材质,由内胆和外壳组装而成,最后将上盖拧紧。2.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内胆壁上设计推把,外壳镂空部分设计可嵌入式凹槽,可将推把固定在凹槽中,使内胆部分稳定O3.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外壳上下两侧设计了双侧螺旋口,使上盖可选择性地固定于上下两端,固定上端时可安全保存针灸针不易洒出,固定下端时便于针灸针取出的同时,防止上盖的丢失。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必需部,保健;救生;娱乐分部,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大类,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容器大组;医疗器械盒、医生包入领域。以解决针尖和针身磨损;针灸针洒出隐患;患者携带不便;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刺伤手部;耽误门诊等候和治疗时间等问题。它是由上盖、内胆、推把、外壳、可嵌入式凹槽、双侧螺旋口构成,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功能上安全性高、临床实用性强且便于携带,方便整齐取出,防止针尖刺伤,节省了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保护针尖针身,减少磨损,利于可重复使用针灸针的反复使用,减轻经济负担,促进了资源的循环使用。
【IPC分类】A61H39/08
【公开号】CN105520833
【申请号】CN201410529803
【发明人】李晶, 王舒, 申鹏飞
【申请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