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227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大疱性鼓膜炎或称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和邻近鼓膜的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和30岁以下的成人,是伴随感冒或流感的病毒性炎症,耳内剧痛。一般为病毒感染所致,如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多与流感流行有关,也可发生于上呼吸道其他病毒性感染之后。耳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耳痛往往突然发生,并迅速加重,一般在流感发热消退后2?3天发病。耳痛一般较剧烈,可伴同侧头痛及颊部疼痛。大疱破裂后,耳痛可逐渐减轻。大疱破裂后,耳内可流出淡黄色或略带血性的浆液性分泌物,量一般不多,持续时间短暂。
[0003]由于大疱性鼓膜炎疼痛较重,可给予镇痛药物。其多为病毒感染,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在大疱破裂前局部保持清洁,并用消炎镇痛的滴耳液,如2%酚甘油。局部物理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大疱破裂后,拭干外耳道,保持清洁,不能再用2%酚甘油,可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继发感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其特点是:中药组份为韭根6-25、奶浆柴胡6-25、女菀6-25、桂子10-30、曼陀茄根8-30、豺皮樟根8-30、野花椒6_25、鹅脚板10-30、茴香6_25、蜗牛10-35、佛甲草5-18、廊茵6-25、蝌蚪15-45、射罔5_20、象皮木5_18、走边疆5_15、金挖耳5_18、水龙骨6-25、淡味当药5-18。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一枝蒿5-20、红根8-30、老白花3-15、山蟹10-40、大虎耳草5_20、落新妇
6-25 ο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进一步地: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韭根15 g、奶楽柴胡10 g、女毙12 g、桂子15 g、曼陀前根15 g、財皮樟根15 g、野花椒10g、鹳脚板20 g、茴香10 g、蜗牛25 g、佛甲草8 g、廊茵12 g、蝌抖30 g、射罔12 g、象皮木10 g、走边疆10 g、金挖耳12 g、水龙骨15 g、淡味当药10 g、一枝蒿10 g、红根15 g、老白花5 g、山蟹30 g、大虎耳草10 g、落新妇12g。
[0008]本发明的单剂药量为:韭根15 g、奶楽柴胡10 g、女毙12 g、桂子15 g、曼陀前根15 g、財皮樟根15 g、野花椒10 g、鹳脚板20 g、茴香10 g、蜗牛25 g、佛甲草8 g、廊茵12g、蝌蚪30 g、射罔12 g、象皮木10 g、走边疆10 g、金挖耳12 g、水龙骨15 g、淡味当药10g、一枝蒿10 g、红根15 g、老白花5 g、山蟹30 g、大虎耳草10 g、落新妇12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14天为一疗程。
[0009]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韭根:温中、行气、散瘀,主治胸痹、食积腹胀、赤白带下、吐血、衄血、癣疮、跌打损伤;奶浆柴胡:祛风散寒、消炎解毒,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女菀:温肺化痰、和中、利尿,主治咳嗽气喘、肠鸣腹泻、痢疾、小便短涩;桂子:温中、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哕;曼陀茄根:温中散寒、解郁止痛;豺皮樟根:治胃冷作痛、血痢、关节痛风、劳力过度胸闷不舒;野花椒:温中散寒、燥湿杀虫,主治胃腹冷痛、呕吐、寒湿泻痢、蛔虫病、椒目;鹅脚板:散寒、化积、祛瘀、消肿,主治感冒风寒、痢疾、小儿疳积、皮肤瘙痒;茴香:温肾散寒、和胃理气,主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蜗牛:清热、消肿、解毒,主治风热惊痫、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痔疮、脱肛、蜈蚣咬伤;佛甲草:清热、消月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廊茵:行血散瘀、消肿解毒,主治蛇头疮、顽固性痈疖、婴儿胎毒、蛇咬伤、跌伤、湿疹痒痛、外痔、内痔、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固脱,主治小儿胎毒、胃气疼痛、子宫脱垂;蝌蚪: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肿;射罔:治瘰疬结核、瘘疮毒肿、头风、风痹、腹中癥结、疟疾、疝气;象皮木:清热解毒、止血消月中,主治感冒、肺炎、百日咳、痧气胃痛泄泻、妊娠呕吐、跌打创伤、溃疡出血;走边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肺热咳嗽、跌打肿痛、疮疖肿毒;金挖耳: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头风、泄泻、咽喉肿痛、赤眼、痈肿疮毒、痔核出血;水龙骨:化湿、清热、祛风、通络,主治痧秽泄泻、痢疾、淋病白浊、风痹、腰痛、火眼、疮肿;淡味当药:清热解毒,主治骨髓炎、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疥癣;一枝蒿: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口腔炎、中耳炎、眼结膜炎、风火牙痛、风湿骨痛;红根:清热消炎、拔脓,主治疗疮、痈疽、无名肿毒、腮腺炎、乳痈;老白花:消炎解毒,主治肝炎、肺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山蟹:煅存性,主治蟹壳疔、孢子治冻疮、清肺、消炎、解热、活血,主治支气管炎、肺炎、鼻衄、音哑、咽喉炎;大虎耳草:清热解毒、祛风解表,主治风丹、疔疮Γ落新妇:祛风、清热、止咳,主治风热感冒、头身疼痛、咳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2]实施例1,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中药组份为韭根6-25、奶浆柴胡6-25、女菀6-25、桂子10-30、曼陀茄根8-30、豺皮樟根8_30、野花椒6_25、鹅脚板10-30、茴香
6-25、蜗牛10-35、佛甲草5-18、廊茵6_25、蝌蚪15-45、射罔5_20、象皮木5_18、走边疆5-15、金挖耳5-18、水龙骨6-25、淡味当药5_18。
[0013]实施例2,实施例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一枝蒿5-20、红根8-30、老白花3-15、山蟹10-40、大虎耳草5-20、落新妇 6-25。
[0014]实施例3,实施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韭根15 g、奶楽柴胡10 g、女毙12 g、桂子15 g、曼陀前根15 g、財皮樟根15 g、野花椒10 g、鹅脚板20 g、茴香10 g、蜗牛25 g、佛甲草8 g、廊茵12 g、蝌蚪30 g、射罔12 g、象皮木10 g、走边疆10 g、金挖耳12 g、水龙骨15 g、淡味当药10 g、一枝蒿10g、红根15 g、老白花5 g、山蟹30 g、大虎耳草10 g、落新妇12g。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韭根6-25、奶浆柴胡6-25、女菀6-25、桂子10-30、曼陀茄根8-30、豺皮樟根8_30、野花椒6_25、鹅脚板10-30、茴香.6-25、蜗牛10-35、佛甲草5-18、廊茵6_25、蝌蚪15-45、射罔5_20、象皮木5_18、走边疆.5-15、金挖耳5-18、水龙骨6-25、淡味当药5_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一枝蒿5-20、红根8-30、老白花3-15、山蟹10-40、大虎耳草5_20、落新妇6-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韭根15 g、奶楽柴胡10 g、女毙12 g、桂子15 g、曼陀前根15 g、財皮樟根15 g、野花椒10 g、鹅脚板20 g、茴香10 g、蜗牛25 g、佛甲草8 g、廊茵12 g、蝌蚪30 g、射罔12g、象皮木10 g、走边疆10 g、金挖耳12 g、水龙骨15 g、淡味当药10 g、一枝蒿10 g、红根.15 g、老白花5 g、山蟹30 g、大虎耳草10 g、落新妇12g。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大疱性鼓膜炎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韭根、奶浆柴胡、女菀、桂子、曼陀茄根、豺皮樟根、野花椒、鹅脚板、茴香、蜗牛、佛甲草、廊茵、蝌蚪、射罔、象皮木、走边疆、金挖耳、水龙骨、淡味当药、一枝蒿、红根、老白花、山蟹、大虎耳草、落新妇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K36/8962, A61P31/12, A61K35/65, A61P27/16,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616890
【申请号】CN201410618956
【发明人】李怀胜
【申请人】李怀胜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