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52541阅读:来源:国知局
痛、消食止泻、祛风除湿、镇惊安神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薤白性味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僵蚕性味咸、辛、平,归肺、肝、胃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功效,用于肝风夹痰、惊痛抽搐、破伤风、风热头痛等。苏木性味甘、咸、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功效。用于跌打掐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海风藤性味辛、苦、微温,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22味中草药巧妙组方、科学配伍、药物相须、相使配伍,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相畏、相杀配伍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诸药合用,共秦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之功效,有效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肾小管功能,尿酸被大量排出体夕卜,痛风石消失,肾脏自主排酸功能恢复,从根本上解决了痛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难题。
[0010]实施例2:
[0011]其组分(重量%)每付为油松节9.9、肿节风8.4、鸡骨草8.5、鸭跖草8.7、豨莶草3.6、伸筋草3.8、连钱草7.6、两面针2.1、狗脊3.5、大血藤3.7、穿山龙3.8、络石藤3.5、龟甲5.9、珠子参2.5、秦艽2.3、土茯苓7.5、地龙2.3、蜘蛛香1.9、薤白2.5、僵蚕2.4、苏木2.7、海风藤2.9。取上述22味中草药总重量373克,龟甲单包先煎,余21味中草药加水至900-1100ml,加冷水漫过药面,在室温下浸泡2-3小时。龟甲先煎煮沸30分钟后,再将浸泡的余21味中草药连同浸泡液一起倒入同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80-90分钟,去渣得滤液200ml,药渣再加水300ml左右,煎熬30-4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10ml左右,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松节骨汤,装入无菌玻璃瓶内,摇匀,密封瓶盖备用。每日一剂分3次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ml左右。
[0012]实施例3:
[0013]其组分(重量%)每付为油松节9.4、肿节风8.1、鸡骨草8.1、鸭跖草8.1、豨莶草
3.2、伸筋草3.2、连钱草8.1、两面针2.7、狗脊3.2、大血藤4.1、穿山龙4.1、络石藤3.2、龟甲
6.2、珠子参2.3、秦艽2.6、土茯苓8.1、地龙2.7、蜘蛛香1.6、薤白2.7、僵蚕2.7、苏木2.4、海风藤2.4。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0014]下面结合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15]1.病例选择:选择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诊治,诊断为痛风患者69例,男66例、女3例;年龄43至71岁;病程6天至I年7个月。所选患者均有持续性高尿酸血症史,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umol/L,绝经前女性>350umol/L,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晦趾及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等关节。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红肿疼痛和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等。关节液穿刺或痛风石活检证实为尿酸盐结晶可做出诊断。X线检查、CT或MRI扫描对明确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所有患者均排除类风湿性、化脓性、创伤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外周关节炎,假性痛风、肾石病等。
[0016]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诊断要点:(I)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烈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2)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尚嘌吟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妬I?止关节多见。继以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夬瘰”(痛风石)。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或1985年Ho Imes标准。
[0017]3.治疗方法:实施例1松节骨汤每日I剂分3次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ml左右。期间注意低嘌呤饮食,忌烟酒等,并持之以恒。治疗两个月,应用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再巩固疗效应用10天。
[0018]4.疗效评价标准:
[0019]显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消失,僵硬开始驱散,关节逐步伸屈自如,尿酸钠盐微结晶迅速降低,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并逐步消失,关节各脏器功能恢复正常,血尿酸降至正常,二年内不复发。
[0020]有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减轻,僵硬明显好转,关节可以伸屈,关节及各脏器功能明显改善,血尿酸下降至正常高值,一年内偶有复发。
[0021 ]无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不缓解,关节持续僵硬,伸屈不利,功能受限,血尿酸居高不下,有时短期好转但反复发作,各脏器功能无改善,有时甚至病情加重。
[0022]5.治疗结果:使用本发明69例痛风患者,应用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显效3例,占53.6%;有效26例,占37.7% ;无效6例,占8.7%。总有效率为91.3% (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0023]注:我们观察到:无效6例中,均为原发性痛风,体重均超标、肥胖,血脂、血糖、血压高,动脉硬化或冠心病,血尿酸持续增高多年不降。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油松节.8-11% ;肿节风7-9% ;鸡骨草7-9% ;鸭跖草7-10% ;豨莶草2_5% ;伸筋草2_5% ;连钱草6-.9 % ;两面针2-4 % ;狗脊3-5 % ;大血藤3-5 % ;穿山龙3_5 % ;络石藤2_4 % ;龟甲4_7 % ;珠子参2-4 % ;秦艽2-3 % ; 土茯苓6-9 % ;地龙2-4 % ;蜘蛛香1_2 % ;薤白2_3 % ;僵蚕2_3 % ;苏木.2-4% ;海风藤2-4%,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油松节8-11%;肿节风7-9%;鸡骨草7-9%;鸭跖草7-10%;豨莶草2-5%;伸筋草2-5%;连钱草6-9%;两面针2-4%;狗脊3-5%;大血藤3-5%;穿山龙3-5%;络石藤2-4%;龟甲4-7%;珠子参2-4%;秦艽2-3%;土茯苓6-9%;地龙2-4%;蜘蛛香1-2%;薤白2-3%;僵蚕2-3%;苏木2-4%;海风藤2-4%,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成本低、治疗痛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不复发。
【IPC分类】A61K35/62, A61K35/586, A61P19/06, A61K36/8962, A61K35/64, A61K36/90
【公开号】CN105617161
【申请号】CN201610091392
【发明人】王珉鑫, 刘文华
【申请人】王珉鑫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