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7729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1111]1取(18.61^^),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 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000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004]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结果。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病变与五脏有关,最主要涉及心、肝、肾,在标为肝,在本为肾,临床表现以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为主要症状,以阴损于前,阳亢于后为主要特点,到了病程后期,发展为阴阳两虚。所以在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调理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是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
[0005]肝气上逆是发生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病机为素体阳盛,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是是因情志、饮食及劳欲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以肝阳上亢为主,久延伤阴,形成肝肾阴虚
和血瘀,基本病机应为阴虚阳亢、肝肾不足、血脉瘀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证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夜睡不宁、或头重肢麻、口苦口干、舌微红、苔薄白或稍黄、脉弦。
[0006]西医治疗高血压病主要通过平稳、持久降低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长期控制好血压,能有效的防止靶器官损害。降压西药品种丰富、降压效果明显,还可通过联合用
药来选择符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有效控制血压。不足之处在于,长期服用降压药,
有一定的药物副作用,且对于高血压病伴随症状的改善不明显,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
面效果差。副作用大,并且治疗后多反复,对药物的依赖性很大,治标不治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研制而成的,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具有疗效可靠、见效快、无副作用等特点。
[0008]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0-15份、钩藤8-16份、夏枯草12-30份、石决明10-15份、草决明
10-15份、栀子8-15份、黄芩10-15份、怀牛膝10-15份、杜仲10-15份、菊花12-15份、荷叶10-15份、苦丁茶10-18份、桑叶6-12份。
[0009]所述的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2份、钩藤1份、夏枯草25份、石决明12份、草决明12份、栀子9份、黄芩12份、怀牛膝12份、杜仲12份、菊花15份、荷叶15份、苦丁茶15份、桑叶8份。
[0010]各原料的药理分析:
天麻:平肝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1.平肝熄风。本品质润多液,能养血熄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0011 ]钩藤: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主治肝火上逆头痛目赤,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热盛动风惊痫,小儿惊风等疾病。
[0012]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治瘰疬,癭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0013]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0014]草决明: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润肠通便等功能。草决明药性寒凉,有泄泻和降血压的作用,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归肝、肾、大肠经。有减肥之功效。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0015]栀子: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0016]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0017]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0018]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0019]菊花: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
[0020]荷叶:清暑利湿,升发滑阳,止血。治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雷头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产后血晕。
[0021]苦丁茶: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消食化痰,除烦止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