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连接结构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7888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气管连接结构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管连接结构以及输液辅助装置,其中,气管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进气管与输气管,气管连接结构包括具有恢复弹性且其内管道供进气管插入的密封软管、用于连接输气管和密封软管的气管转接头、以及用于驱动气管转接头与密封软管沿着密封软管的管轴相向运动以挤压密封软管使得密封软管弹性形变至内壁面与进气管的外壁面弹性抵触的驱动组件。本本发明利用密封软管的恢复弹性,在驱动组件施加的外力撤销时,密封软管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会出现由于密封软管出现塑性形变而无法与进气管的外壁面弹性抵触,在密封软管与进气管反复插接后,输气管与进气管之间依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专利说明】
气管连接结构以及输液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输液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进气管与输气管的气管连接结 构以及具有该气管连接结构的输液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需要利用输液管进行辅 助,其中,在输液时,空气需要通过与输液管连通的进气管进入药瓶内,而为保证空气可控 地进入药瓶内,可将进气管连接至输气栗的输气管,并通过控制输气栗的空气输出量来实 现。但进气管与输气管的连接多采用过盈插接的方式连接,进气管可以随输液管是一次性 的,但输气管需要重复使用,因此,在反复插接后,输气管会产生塑性变形,影响进气管与输 气管之间的气密性,也即是输气管在重复使用后存在无法保证进气管与输气管之间气密性 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管连接结构,其旨在 解决输气管重复使用而无法保证进气管与输气管之间气密性问题。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 -种气管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进气管与输气管,所述气管连接结构包括具有恢复 弹性且其内管道供所述进气管插入的密封软管、用于连接所述输气管和所述密封软管的气 管转接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气管转接头与所述密封软管沿着所述密封软管的管轴相向运 动以挤压所述密封软管使得所述密封软管弹性形变至内壁面与所述进气管的外壁面弹性 抵触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密封软管的内管道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外径,所述气管转 接头包括与所述密封软管一管口对接的第一接口以及与所述输气管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 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0006] 可选地,所述密封软管中与所述气管转接头抵接的端面为抵触端面,所述气管转 接头具有与所述抵触端面抵接的抵接面,所述第一接口开设于所述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 所述抵触端面平行。
[0007] 可选地,所述抵接面向内延伸有呈环形设置的延伸面,所述气管连接头在所述延 伸面凸设有沿所述延伸面布置路径环设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外环侧面在在所述驱动组件迫 使所述密封软管弹性形变时与所述密封软管的内壁面弹性抵触。
[0008] 可选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锥形设置,且锥尖方向背离所述气管转接头。
[0009] 可选地,所述抵触端面与所述密封软管的管轴相互垂直。
[0010] 可选地,所述密封软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对接的渐缩管段,所述渐缩管段的内 管道径沿其管轴并朝所述气管转接头方向渐缩设置,且所述渐缩管段朝向所述密封软管的 管端的内管道直径小于进气管外径。
[0011] 可选地,所述密封软管中背离所述气管转接头的端面为限位端面,所述驱动组件 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限位端面沿着所述密封软管的管轴朝背离所述气管转接头的方向移动 的限位固定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气管转接头朝所述限位固定件挤压所述密封软管的驱动 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固定轴杆、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转轴的偏心件、以及带动所述偏 心件绕所述固定轴杆转动的驱动柄,所述气管转接头具有与所述偏心件的偏心外周抵触的 驱动端面。
[0012] 可选地,所述固定轴杆固定于所述限位固定件。
[0013] 可选地,所述限位固定件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密封软管且与所述密封软管大小尺 寸相匹配的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并位于供所述进气管置入的所述密封软管的管 口处的穿孔。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具有上述的气管连接结构。
[0015] 本发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气管转接头与密封软管沿着密封软管的管轴相向运动, 并挤压密封软管且密封软管弹性形变至内壁面与进气管的外壁面弹性抵触,其中,利用密 封软管的恢复弹性,在驱动组件施加的外力撤销时,密封软管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 会出现由于密封软管出现塑性形变而无法与进气管的外壁面弹性抵触,因此,基于本发明 的结构,在密封软管与进气管反复插接后,密封软管与进气管之间依然具有良好的3,也即 是在密封软管与进气管反复插接后,输气管与进气管之间依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从而解 决了输气管重复使用而无法保证进气管与输气管之间气密性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管连接结构的一种状态剖视图;
[0018]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管连接结构的另一种状态剖视图;
[0020] 图4是图3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 附图标号说明:
[0022]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
[002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进气管与输气管。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该气管连接结构包括密封软管10、气管转接头20和驱动组件30。 其中,密封软管10具有恢复弹性,且密封软管10内管道直径大于进气管40外径,以便于供进 气管40插入密封软管10的内管道。气管转接头20用于连接输气管(图中未示出)和密封软管 10,具体地,气管转接头20包括与密封软管10-管口对接的第一接口 21以及与输气管连接 的第二接口 22,第一接口 21与第二接口 22连通。而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气管转接头20与密 封软管10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相向运动,以挤压密封软管10使得密封软管10弹性形变至 内壁面与进气管40的外壁面弹性抵触。
[0030]上述中,恢复弹性是指密封软管10在受到一定的外力时,密封软管10会产生弹性 形变,而在撤销该外力后,密封软管10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具体地,密封软管10是由热塑 性弹性体制成的密封软管10,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 又具有可注塑加工的特征的材料。
[0031 ]基于上述结构,进气管40与气管连接结构的连接过程是,首先,如图1所示,将进气 管40直接置入到密封软管10内,其中,由于密封软管10内管道直径大于进气管40外径,因此 可以非常方便地将进气管40直接置入到密封软管10内,其次,如图2所示,再由驱动组件30 驱动气管转接头20与密封软管10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相向运动,以挤压密封软管10使得 弹性形变至密封软管10的内壁面与进气管40的外壁面弹性抵触,至此,即完成了进气管40 与气管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整个过程简单便捷。其中,密封软管10是在驱动组件30施加的 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进而与进气管40的外壁面弹性抵触,而驱动组件30施加的外力撤销 时,密封软管10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会出现由于密封软管10塑性形变而无法与进 气管40的外壁面弹性抵触,因此,基于本发明的结构,在密封软管10与进气管40反复插接 后,密封软管10与进气管40之间依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也即是在密封软管10与进气管40 反复插接后,气管连接结构与进气管40之间依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确保了进气管40与输 气管之间的气密性,从而解决了输气管重复使用而无法保证进气管40与输气管之间气密性 问题。
[0032]气管转接头20与密封软管10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相向运动包括这三种情况: (1)密封软管10静止,气管转接头20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向密封软管10运动;(2)气管转 接头20静止,密封软管10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向气管转接头20运动;(2)气管转接头20沿 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向密封软管10运动,与此同时,密封软管10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向 气管转接头20运动。其中,如密封软管10需要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向气管转接头20运动, 则在上述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也带动密封软管10-并向气管转接头20,以避免进气管40从 密封软管10脱离;当然,如果密封软管10是静止的,则无需带动密封软管10-并向气管转接 头20。
[0033]另,在实际使用中,第二接口22可以预先与输气管连接,待进气管40与气管连接结 构连接完成之后,启动输气栗,并通过输气管和气管连接结构将气体输送至进气管40。 [003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软管10中与气管转接头20抵接的端面为抵触端面101,气 管转接头20具有与抵触端面101抵接的抵接面201,第一接口 21开设于抵接面201,抵接面 201与抵触端面101平行。这样,密封软管10与气管转接头20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面接触有 利于增加密封软管10与气管转接头20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在驱动组件30迫使密封软管10 弹性形变时密封软管1 〇的抵触端面1 〇 1发生径向移动。
[0035]当然,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抵触端面101与密封软管10的管轴相互垂直。基 于此,在驱动组件30迫使密封软管10弹性形变时,根据力学知识可知,气管转接头20对密封 软管10的抵触端面101的作用力方向与密封软管10的管轴平行,而不会其他方向的分力,这 样,首先,可进一步避免在驱动组件30迫使密封软管10弹性形变时密封软管10的抵触端面 101发生径向移动,其次是,气管转接头20对密封软管10的抵触端面101的作用力可以全部 用于挤压密封软管10,有利于密封软管10的内壁面更紧密地与进气管40的外壁面弹性抵 触。
[003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抵接面201向内延伸有呈环形设置的延伸面 202,气管连接头在延伸面202凸设有沿延伸面202布置路径环设的凸起23,凸起23的外环侧 面231在在驱动组件30迫使密封软管10弹性形变时与密封软管10的内壁面弹性抵触。这样, 增加了密封软管10与气管转接头20的接触面,提高密封软管10与气管转接头20之间的气密 性。
[0037]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凸起23的横截面呈锥形设置,且锥尖方向背离气管转 接头20。基于此结构,该凸起23的内环侧面232向外侧倾斜,且由于该凸起23位于第一接口 21的口沿,这使得从第一接口 21出来的气体所经过的通道渐扩,避免气体由较小的管道内 突然进入到较大的管道而出现气压急剧变化,并推动密封软管10外扩。基于此结构,当气体 从第一接口 21出来后,气体顺着凸起23的内环侧面向密封软管10流动,因此,该凸起23起到 了缓冲气压的作用,避免气压急剧变化影响到密封软管10与气管转接头20的气密性。
[003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密封软管10具有与第一接口 21对接的渐缩 管段11,渐缩管段11的内管道径沿其管轴并朝气管转接头20方向渐缩设置,且渐缩管段11 朝向密封软管10的管端的内管道直径小于进气管40外径。基于此结构,将进气管40置入密 封软管10的过程中,由于渐缩管段11朝向密封软管10的管端的内管道直径小于进气管40外 径,进气管40最终会卡停在渐缩管段11中内管道直径与进气管40外径处,这样,通过设置渐 缩管段11中内管道直径与进气管40外径等值的位置,有利于控制进气管40在密封软管10内 的位置。
[003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密封软管10中背离气管转接头20的端面为 限位端面102,驱动组件30包括用于限制限位端面102沿着密封软管10的管轴朝背离气管转 接头20的方向移动的限位固定件31,以及用于驱动气管转接头20朝限位固定件31挤压密封 软管10的驱动构件32。其中,驱动构件32包括固定轴杆321、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转轴的偏心 件322、以及带动偏心件322绕固定轴杆321转动的驱动柄323,气管转接头20具有与偏心件 322的偏心外周抵触的驱动端面。基于此结构,只需通过驱动柄323带动偏心件322绕固定轴 杆321转动即可,整个操作,简单便捷。在本发明中,对于偏心件322、气管转接头20的形状构 造、以及偏心件322与气管转接头20接触的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相应设置即可,在此不做 限定。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心件322呈球缺状设置,气管转接头20呈L型设置。
[004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轴杆321固定于限位固定件31。这样,在 生产限位固定件31时,即确定了驱动构件32与限位固定件31的位置关系,而不需要在后续 重新调整设置驱动构件32与限位固定件31的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后续的装配效率。
[004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限位固定件31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输气管 且呈柱状设置的容置腔311,以及与容置腔311连通并位于供进气管40置入的密封软管10的 管口处的穿孔312。基于此结构,在挤压密封软管10时,容置腔311的内避面与密封软管10的 外壁面相抵触,并限制密封软管10向外扩,这使得密封软管10只能向内收缩,并使得密封软 管10的内壁面与进气管40的外壁面能够更好地弹性抵触,提高气密性。此外,在气管连接结 构不需要与进气管40连接时,限位固定件31还可设置用于封堵穿孔312的胶塞,以避免灰尘 进入到密封软管10内。
[004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输液辅助装置,该输液辅助装置包括气管连接结构,该 气管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输液辅助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 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 一赘述。
[004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气管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进气管与输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连接结构包括 具有恢复弹性且其内管道供所述进气管插入的密封软管、用于连接所述输气管和所述密封 软管的气管转接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气管转接头与所述密封软管沿着所述密封软管的管 轴相向运动以挤压所述密封软管使得所述密封软管弹性形变至内壁面与所述进气管的外 壁面弹性抵触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密封软管的内管道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外径,所 述气管转接头包括与所述密封软管一管口对接的第一接口以及与所述输气管连接的第二 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软管中与所述气管转接头 抵接的端面为抵触端面,所述气管转接头具有与所述抵触端面抵接的抵接面,所述第一接 口开设于所述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抵触端面平行。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面向内延伸有呈环形设置 的延伸面,所述气管连接头在所述延伸面凸设有沿所述延伸面布置路径环设的凸起,所述 凸起的外环侧面在在所述驱动组件迫使所述密封软管弹性形变时与所述密封软管的内壁 面弹性抵触。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锥形设置,且 锥尖方向背离所述气管转接头。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端面与所述密封软管的管 轴相互垂直。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软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 对接的渐缩管段,所述渐缩管段的内管道径沿其管轴并朝所述气管转接头方向渐缩设置, 且所述渐缩管段朝向所述密封软管的管端的内管道直径小于进气管外径。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软管中背 离所述气管转接头的端面为限位端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限位端面沿着所述 密封软管的管轴朝背离所述气管转接头的方向移动的限位固定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气管 转接头朝所述限位固定件挤压所述密封软管的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固定轴杆、转 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转轴的偏心件、以及带动所述偏心件绕所述固定轴杆转动的驱动柄, 所述气管转接头具有与所述偏心件的偏心外周抵触的驱动端面。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杆固定于所述限位固定 件。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件开设有用于放置所 述密封软管且与所述密封软管大小尺寸相匹配的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并位于供 所述进气管置入的所述密封软管的管口处的穿孔。10. -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管连接 结构。
【文档编号】A61M5/162GK105833390SQ201610374802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发明人】田万宝, 潘树贺
【申请人】深圳市万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