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脐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368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脐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脐贴,所包括的原料药为生晒参、生黄芪、全当归、荜茇、炒白术、炙甘草、法半夏、陈皮、肉桂、高良姜、鸡失藤和生姜。目前,女性对于本病多忽视,去妇科就诊的患者,西医对于本病亦无较好的治疗方案,多让患者遵医嘱调节情绪,注意饮食休息等;而患者中医治疗时,往往将经期腹泻作为经期诸症中的一种症状来调理,有时因为服用中药加重腹泻症状,导致患者气血更加不足,本发明中药脐贴针对患者病因病机,补气养血、调和肝脾、健脾温中,以脐贴的剂型,贴于肚脐(神阙穴),药物透皮后通过静脉吸收,迅速调节气血、调和肝脾、温中止泻,迅速改善女性患者经期腹泻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专利说明】
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腕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厮贴。
【背景技术】
[0002] 据统计,大约有80%的女性都有过经期不适的经历,最常见的像肚子疼、头疼、腹 泻、恶屯、等,由于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很多女性都习 W为常,W为吃点止疼药就过去了,殊不 知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好的习惯也许就是导致经期不适的罪魅祸首,所W日常生活中就应 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家提醒,在月经期拉肚子可不是小事,不要忽视运个问题,因为 来月经就拉肚子,病因就是气血不足、肝脾不调。
[0003] 当经期来临,经血充足则月事W时下,肝血充盛才能血满则溢,有限的气血被调集 起来,而肠胃就越发地气血不足了,于是就出现了功能减弱,拉肚子也就不是意外中的事情 了。气血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气血的使用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某个器官用的多了,其 他的器官就会相应地节衣缩食,除非是在你气血充足的前提下,可W确保每个器官都有足 够的气血支撑起日常运作,甚至还有足够的备用气血,可W应对突发性或大支出的事件,比 如来月经。
[0004] 女性经期腹泻的危害:
[0005] (1)腹泻会引起水电解只失调和酸碱平衡素乱。
[0006] (2)引起营养不良。
[0007] (3)机体抵抗力下降。
[000引(4)长期出现经期拉肚子,会造成女性营养流失,不利于孕育条件的形成,久之容 易导致不孕。
[0009] 六种日常方法解决经期拉肚子:
[0010] 1、不要熬夜:专家表示,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都有助于防治月经期拉肚 子。因此,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注意早睡,保证睡眠质量。
[0011] 2、谢绝冷饮:众所周知,女人经期不宜受凉,要拒绝冷饮,控制寒性食物的摄入。专 家表示,冷饮会刺激肠胃,另外,月经期腹部易受凉,如果再喝冷饮,属于雪上加霜。所W夏 天喜欢吃雪糕喝冷饮的美眉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了。
[0012] 3、多摄入粗纤维的食物:专家称,食物纤维可W软化分解大便,促进肠蠕动,能有 效地预防大肠癌、糖尿病、肥胖、便秘等疾病。食物纤维主要存在于蔬果类、豆类、全谷类和 菌类等食物中,多摄入纤维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防止经期易发生的腹泻、便秘等现象,能有 效缓解经期的不适。
[0013] 4、吃应季的蔬果:水果营养丰富,可补充各种营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吃当 季水果,不要或者尽量少吃反季的水果。因为不是应季的食物,它的健康价值就会相应降 低,并且很有可能是人工催熟。比如冬天,就不宜吃西瓜运样的水果。
[0014] 5、多吃红要、桂圆等:专家指出,女性经期缺血,需要补血,不妨适量吃一些红要、 桂圆等能够补血补气的食物,也可W多喝点红糖水。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到,红要 味甘性溫、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现,红要能使血 中含氧量增强、滋养全身细胞,是一种药效缓和的强壮剂。桂圆能够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 振,或气血不足,体虚乏力;屯、脾血虚,失眠健忘,惊惇不安。
[0015] 6、每晚泡脚:专家指导,人的脚上有很多穴位,每晚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 劳,驱寒。另外,泡脚后,还可进行足底按摩,更有助于脚部保暖,延缓衰老,同时促进血液循 环。
[0016] 目前,女性对于本病多忽视,去妇科就诊的患者,西医对于本病亦无较好的治疗方 案,多让患者遵医嘱调节情绪,注意饮食休息等;而患者中医治疗时,往往将经期腹泻作为 经期诸症中的一种症状来调理,有时因为服用中药加重腹泻症状,导致患者气血更加不足, 本发明中药厮贴针对患者病因病机,补气养血、调和肝脾、健脾溫中,W厮贴的剂型,贴于肚 厮(神阔穴),药物透皮后通过静脉吸收,迅速调节气血、调和肝脾、溫中止泻,迅速改善女性 患者经期腹泻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1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厮贴,本发明中药厮 贴针对患者病因病机,补气养血、调和肝脾、健脾溫中,W厮贴的剂型,贴于肚厮(神阔穴), 药物透皮后通过静脉吸收,迅速调节气血、调和肝脾、溫中止泻,迅速改善女性患者经期腹 泻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001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厮贴,所包含的中 药包括生晒参、生黄巧、全当归、孽菱、炒白术、炙甘草、法半夏、陈皮、肉桂、高良姜、鸡失藤 和生姜。
[0019] 其中,所述中药厮贴中按照重量份生晒参:全当归:孽菱为20:15:15。
[0020] 其中,所述中药厮贴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生晒参20重量份、生黄巧28重量份~ 32重量份、全当归15重量份、孽菱15重量份、炒白术13重量份~17重量份、炙甘草18重量份 ~22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14重量份、陈皮10重量份~14重量份、肉桂10重量份~14重 量份、高良姜13重量份~17重量份、鸡失藤8重量份~12重量份、地锦草13重量份~17重量 份、生姜48重量份~52重量份。
[0021 ]其中,所述中药厮贴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生晒参20重量份、生黄巧30重量份、全 当归15重量份、孽菱15重量份、炒白术15重量份、炙甘草20重量份、法半夏12重量份、陈皮12 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高良姜15重量份、鸡失藤10重量份、地锦草15重量份、生姜50重量 份。
[0022] 本发明中药厮贴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0023] 第一步,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0024] 第二步,厮贴的制备。
[0025] 其中,所述第一步进一步具体为取各中药材,混合在一起,用其2-4倍质量的醇浓 度70 %的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回流2-4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入其质量1-3倍量的醇浓度 8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60-80°C时1.25-1.35的浓缩浸膏。
[0026] 其中,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为将取第一步制备的浸膏lOOg备用,将60g明胶、20g 聚乙締醇、lOg聚丙締酸钢溶于150g甘油中得到溶液,得到甘油溶液;将3g抓ΤΑ, 5g径下基二 酸,5g氮酬和3g酒石酸溶于200g蒸馈水,充分揽拌40分钟,得溶液水溶液;将水溶液和甘油 溶液混合,在40-50°C的溫度下充分揽拌40分钟后,取揽拌后的该基质200g,在其中加入 135g浸膏,继续进一步揽拌1小时后,冷却到室溫,涂布于背衬材料上,盖上保护层,5(TCW 下干燥,剪裁,包装。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8] 本发明中药厮贴针对患者病因病机,补气养血、调和肝脾、健脾溫中,W厮贴的剂 型,贴于肚厮(神阔穴),药物透皮后通过静脉吸收,迅速调节气血、调和肝脾、溫中止泻,迅 速改善女性患者经期腹泻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女性对于经期腹泻多为忽视,去妇科就诊的患者,西医对于本病无较好的治疗方 案,多让患者遵医嘱调节情绪,注意饮食休息等;而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时,往往将经期腹泻 作为经期诸症中的一种症状来调理,并未针对性的治疗,反而有时因为服用中药加重腹泻 症状,导致患者气血更加不足,本发明中药厮贴针对患者病因病机,补气养血、调和肝脾、健 脾溫中,W厮贴的剂型,贴于肚厮(神阔穴),调节气血、调和肝脾、溫中止泻,改善患者经期 腹泻症状,所包含的原料药材由生晒参、生黄巧、全当归、孽菱、炒白术、炙甘草、法半夏、陈 皮、肉桂、高良姜、鸡失藤和生姜构成,现将其组方思路整理如下:
[0030] 我们选取了厮贴的给药剂型,厮贴贴敷于神阔穴,神阔穴为元神之口户,临床上有 回阳救逆、开资苏厥之功效;该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W该穴 对于中焦脾胃功能的病变具有很好的作用,能健脾胃、理肠止泻,现代医学研究,厮贴给药 为静脉吸收方式,药物直接入血,可W迅速输布脏腑,改善脏腑功能,调节气血,迅速达到治 疗的目的。
[0031] 本发明中药厮贴针对患者气血不足、肝脾不调的病机进行临床组方用药,我们通 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本发明中药厮贴中按照重量份生晒参:全当归:孽菱为20:15:15的 比例,其作用效果最明显。生晒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可W补虚劳,生晒参中含有人参皂 武,而且还含有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W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强壮、提高体 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针对 本病气血不足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同时可W养屯、安神,使用全当归,味甘性溫,可W补血 活血,调经止痛,然而其临床口服使用,往往有滑肠作用,而在本发明中药厮贴中,将当归载 药于厮贴之上,存其养血补血之功,去其润燥滑肠之弊,与生晒参合用,共奏补气养血之功 效,此外使用孽菱,其味辛性热,具有很好的溫中散寒、行气止痛功效,对于中焦虚寒的泄 泻,或者肝脾不调的腹泻均有很好的疗效,与生晒参、全当归配合,气血得W充健,中焦得W 溫运,则症状迅速改善,为君药组。中医认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调 节气血时,补气药要重用,养血药用量较轻,本发明中药厮贴谨遵古法,生晒参用量与当归 用量为20:15,补气药重于养血药,因此其效果较为显著,当临床用药养血药重于补气药时, 其效果降低。此外,若去掉君药孽菱,则溫中桂寒的功效降低,无法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此 夕h使用炙甘草、生黄巧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之功效,使用炒白术健脾助运,脾不在补而在 运,中焦健运,则气机升降有条,水谷运化正常,泌别清浊,则腹泻自止,此外,生黄巧与君药 生晒参配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意,脾气不虚,气血生化有源、统摄 有权,又值月经期,其气血耗伤,可谓一举两得之功效,因为本病的发生在经期,女子W肝为 先天,月经的情况与肝脏疏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经期腹泻往往是因为肝脾不调而呈 现周期性加重,因此本发明中药厮贴加入法半夏、陈皮、鸡失藤Ξ药,具有燥湿化疲、行气健 脾、消食化积的功效,吐泻之后,定无完气,腹泻的发生多与湿相关,因此加入Ξ药,消其湿 气、散其郁气,特别是陈皮调节Ξ焦气机,使君药补而不塞,理而不乱,诸药合用为臣药;经 期腹泻很多时候是因为贪食冷饮或风寒侵袭所致,中焦虚寒为其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加入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同时可W引火归元,高良姜,味辛,性热,溫胃止呕,散 寒止痛,二药合用共奏溫中止泻的功效,为佐药;方中加入大剂量生姜,取其大热走窜之性, 既可W溫中止泻,和胃止呕,又实为药引,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入血,起到使药作用。全方合 用,共奏补气养血、调和肝脾、溫中止泻的功效,迅速改善患者经期腹泻的症状,具有十分好 的治疗作用。
[0032]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3;3] 生晒参:味甘,微苦,性微溫。归经在肺、脾经,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宁神 益智。适于元气虚脱、面色苍白、屯、惇不安、虚汗不止,兼有冷汗淋漓、四肢不溫脉微欲绝者。 可治脾、肺气虚。脾胃虚弱、倦怠无力、呕吐泄泻;肺气不足、咳喘乏力、易感风寒。用于津伤 口渴、身热烦渴、汗出体倦、脉数无力,属内热而气阴不足者。主治气血不足引起的屯、神不 安,失眠健忘。
[0034] 生黄巧:拉下名as化agaliradix,味甘,性溫,入脾、肺经,有补益脾肺,升举阳气、 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漉,屯、惇气短,中气下陷 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血不足等证。
[OO%] 全当归:拉下名AngelicaeSinensisRadix,味甘、辛,性溫,入肝、屯、、脾经,具有补 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屯、血不足之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屯、惇气短,血海 空虚,冲任虚寒或渺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经痛,产或腹痛,及其他血疲作痛及阴虚血少肠燥 之便秘等证,其能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缓解痛经。
[0036] 孽菱: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具有溫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腕腹冷痛, 呕吐呢逆,泄泻频疾,头痛,牙痛,鼻渊等证。
[0037] 炒白术:拉下名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味甘、苦,性溫,入脾、胃经, 有补脾利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运脾润燥的功效,主治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所致之瘡满腹 泻,疲饮水肿;中气不足之屯、烦懒言,崩中漏下,久频脱肛;脾虚气弱之奏里不固、虚汗自汗 等证。
[0038] 炙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经,调和药性,桂疲止咳的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 痛,主要用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桂疲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39] 法半夏:味辛、性溫,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疲的功效,主治疲多咳嗽,风疲眩 晕,疲厥头痛等证。
[0040] 陈皮:味辛、苦,性溫,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疲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 湿浊中阻所致之腕腹胀满,恶屯、呕吐,食少纳呆,胃寒气逆或胃有虚热之呕逆少食等证。
[0041]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屯、、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 血通经之功效,用于阳瘦,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屯、腹冷痛,虚寒 吐泻,寒痛,奔豚,经闭,痛经等症。
[0042] 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溫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腕腹冷痛, 胃寒呕吐,暧气吞酸等证。
[0043] 鸡失藤: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桂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之功效。 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巧积,支气管炎; 外用于皮炎,湿疹及疮瘍肿毒。
[0044] 生姜:味辛、性微溫,入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溫中止呕,溫肺止咳,解鱼蟹 毒,解药毒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屯、呕吐,或疲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 或寒疲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等证。
[0045] 中药厮贴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优选为生晒参20重量份、生黄巧28重量份~32重量 份、全当归15重量份、孽菱15重量份、炒白术13重量份~17重量份、炙甘草18重量份~22重 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14重量份、陈皮10重量份~14重量份、肉桂10重量份~14重量份、 高良姜13重量份~17重量份、鸡失藤8重量份~12重量份、地锦草13重量份~17重量份、生 姜48重量份~52重量份。
[0046] 中药厮贴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最优选为生晒参20重量份、生黄巧30重量份、全当 归15重量份、孽菱15重量份、炒白术15重量份、炙甘草20重量份、法半夏12重量份、陈皮12重 量份、肉桂12重量份、高良姜15重量份、鸡失藤10重量份、地锦草15重量份、生姜50重量份。
[0047] 本发明中药厮贴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0048] 第一步,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0049] 第二步,厮贴的制备。
[0050] 其中,所述第一步进一步具体为取各中药材,混合在一起,用其2-4倍质量的醇浓 度70 %的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回流2-4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入其质量1-3倍量的醇浓度 8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60-80°C时1.25-1.35的浓缩浸膏。
[0051] 其中,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为将取第一步制备的浸膏lOOg备用,将60g明胶、20g 聚乙締醇、lOg聚丙締酸钢溶于150g甘油中得到溶液,得到甘油溶液;将3g抓TA,5g径下基二 酸,5g氮酬和3g酒石酸溶于200g蒸馈水,充分揽拌40分钟,得溶液水溶液;将水溶液和甘油 溶液混合,在40-50°C的溫度下充分揽拌40分钟后,取揽拌后的该基质200g,在其中加入 135g浸膏,继续进一步揽拌1小时后,冷却到室溫,涂布于背衬材料上,盖上保护层,5(TCW 下干燥,剪裁,包装。
[0052] W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W实施。
[0053] 实施例1中药有效提取成分1
[0化4]取生晒参20g、生黄巧30g、全当归15g、孽菱15g、炒白术15g、炙甘草20g、法半夏 12邑、陈皮12g、肉桂12g、高良姜15g、鸡失藤lOg、地锦草15g、生姜50g,混合在一起,用700g的 醇浓度70 %的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回流3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入500g的醇浓度80 %的乙 醇加热回流2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C时1.30 的浓缩浸膏,获得中药有效提取成分1。
[0055] 实施例2中药厮贴1
[0056] 取实施例1制备的缩浸膏lOOg备用,将60g明胶、20g聚乙締醇、lOg聚丙締酸钢溶于 150g甘油中得到溶液,得到甘油溶液;将3g抓TA,5g径下基二酸,5g氮酬和3g酒石酸溶于 200g蒸馈水,充分揽拌40分钟,得溶液水溶液;将水溶液和甘油溶液混合,在40-50°C的溫度 下充分揽拌40分钟后,取揽拌后的该基质200g,在其中加入135g该浓缩浸膏,继续进一步揽 拌1小时后,冷却到室溫,涂布于背衬材料上,盖上保护层,5(TCW下干燥,剪裁,包装。
[0057] 比较例1中药有效提取成分2
[0058]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区别在于没有使用生晒参。
[0化9]比较例2中药厮贴2
[0060]与实施例2相同的制备方法,区别在于采用的浓缩浸膏是比较例1获得的浓缩浸 膏。
[0061 ]比较例3中药有效提取成分3
[0062]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区别在于没有使用孽菱。
[00创比较例4中药厮贴3
[0064] 与实施例2相同的制备方法,区别在于采用的浓缩浸膏是比较例3获得的浓缩浸 膏。
[0065] 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厮贴的毒性测试
[0066] 本发明中药厮贴临床用药阶段为经期使用,因此一般在5~7天,厮贴给药方式为 静脉吸收,而晒齿类动物如大鼠、小鼠其皮肤结构与人类相差较大,因此不适用于皮肤给药 观察毒理实验,而腹腔注射的吸收方式与厮贴的吸收方式基本相同,因此,本发明中药厮贴 选用全方水溶液腹腔注射给药方式,若其安全用药剂量范围较大,可W间接说明更加安全 的厮贴给药方式的安全性。
[0067] 实验动物: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置动物于室内适应环境一 周,自由摄食(词料由动物实验中屯、提供)和摄水,室溫18~22 °C,相对湿度65~70 %,照明 昼夜明暗交替。
[0068] 实验药品: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有效提取成分,溶解在水中获得水溶液,经过滤纯 化后,得到含生药浓度为〇.638g/ml的过滤液,4°C保存,备用,使用时加热至36~39°C。
[0069] 实验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腹腔注射本发明中药有 效提取成分获得的过滤液,生药浓度0.638g/ml,相当于生药量38.28g/kg/d)。每日腹腔注 射量为20ml/kg,对照组腹腔注射蒸馈水20ml/kg。连续给药7天,停药观察3天。记录大鼠体 重、进食、饮水情况,记录腹腔注射后大鼠各项反应,腹腔注射间期大鼠各项生理反应,W及 死亡情况。
[0070] 通过急性毒理实验研究,观察7d大鼠腹腔注射后情况,腹腔注射给药前,各组动物 体重、进食、饮水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腹腔注射给药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进食饮水情况, 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无明显异常,未出现死亡及其他毒性反应。
[0071 ]本实验组剂量(生药浓度8.28g/kg/d),是临床成人用药(成年女性50kg,5g/贴,载 药2g/贴,2次/日)的478.5倍,动物无死亡,无明显毒性反应情况出现时,该药是安全的。通 过本急性毒性试验验证,无毒性反应,可W认定,本药品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0072] 临床研究
[0073] 研究对象
[0074] 2014年01月~2014年06月在我院妇科口诊就诊的经期腹泻患者158例,患者均符 合月经期腹泻诊断,排除胃肠炎、频疾等消化道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80例,平均年龄23.18 ± 6.55岁,平均病程3.48 ± 7.68月。对照组患者 78例,平均年龄24.10 ± 5.89岁,平均病程3.31 ± 6.72月。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病程及既往 史、临床表现等无统计学差异,在腹泻分级(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分级标准)等方面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〇.05),具有可比性。
[0075] 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
[0076] 治疗组患者给与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厮贴1,1贴/次,2次/日,贴于肚厮,连续贴 敷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避免饮食生冷及外感受凉。
[0077] 对照组患者给与下桂儿厮贴(亚宝药业),1贴/次,2次/日,贴于肚厮,连续贴敷7天 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避免饮食生冷及外感受凉。
[0078] 观察指标主要为患者平均腹泻持续时间、腹泻治疗效果W及不良反应。
[0079] 效果判定标准:
[0080] 显效为治疗后腹泻次数和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患者症状消失。
[0081] 有效为治疗后腹泻次数和粪便性状明显好转,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0082] 无效为治疗后腹泻次数和粪便性状和全身症状均无好转。
[0083] 统计学处理
[0084]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 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〇.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85] 结果
[00化]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0087] 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8引
[0089] 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0090] 通过观察患者综合疗效,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统计学 差异 P<0.05。
[0091] 腹泻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
[0092] 表2腹泻持续时间比较 Γ00931
[0094]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00M]与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厮贴起效迅速,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 较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〇.05。
[0096]通过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厮贴1与临床常用下桂儿厮贴比较,其疗效显著优 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较下桂儿厮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本发明中药 制剂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0097] 动物实验研究
[0098] 本发明中药厮贴临床用药阶段为经期使用,因此一般在5~7天,厮贴给药方式为 静脉吸收,而晒齿类动物如大鼠、小鼠其皮肤结构与人类相差较大,因此不适用于皮肤给药 观察毒理实验,而腹腔注射的吸收方式与厮贴的吸收方式基本相同,因此,本发明动物实验 部分中药厮贴选用全方水溶液腹腔注射给药方式。
[0099] 实验动物:KM小鼠60只,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0 ± 2g,鼠龄4-5周,动物饲养于清 洁级动物室,恒溫18-25Γ,湿度45%~55%,日光照12h,自由觅食饮水。
[0100] 实验药品及制备: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1,比较例1制备的中药 有效提取成分2,比较例3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3,分别溶解在水中获得水溶液,经过滤 纯化后,得到含生药浓度为0.638g/ml的过滤液,4°C保存备用。
[0101] 实验动物的饲养:KM小鼠由专口人员饲养,实验室及实验用具在使用前全部经消 毒灭菌处理,饮用水、SPF鼠饲料及垫料均为无菌的,KM小鼠自由活动及进食,定期对实验室 用紫外线灯消毒,实验室保持溫度18~22°C,相对湿度50%~60%。实验人员穿隔离衣、戴 帽子及无菌手套。
[010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60只KM小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 组(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1)、去生晒参组(使用比较例1制备的中药有效提 取成分2)、去孽菱组(使用比较例3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3)、思密达组。每组10只,给药: 空白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灌胃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 成分1;去生晒参组灌胃比较例1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2;去孽菱组灌胃比较例3制备的 中药有效提取成分3。
[0103] 给药量:根据人和鼠给药剂量换算公式计算各组给药的剂量。
[0104] ①空白组:腹腔注射0.2ml/20g生理盐水,连续7天。
[01化]②模型组:腹腔注射0.2ml/20g生理盐水,连续7天。
[01 (?]③发明组:腹腔注射0.2ml/20g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1的过滤液,连续7天。
[0107]④去生晒参组:腹腔注射0.2ml/20g比较例1制备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2的过滤液, 连续7天。
[010引⑤去孽菱组:腹腔注射0.2ml/20g比较例3审恪的中药有效提取成分3过滤液,连续7天。
[0109] ⑥思密达组:腹腔注射0.2ml/20g思密达水溶液过滤液,药物浓度为0.2g/ml,连续7天。
[0110] 实验取材:实验结束,第7天,禁食18小时后,KM小鼠灌胃给予营养性半固体糊 0.8mL/只。20分钟后采用脱颈椎方法处死KM小鼠,各组KM小鼠分别进行取材,脱颈处死KM小 鼠置于冰盒上,完整剥离出瘤体,称重后置于冰盒上,肉眼观察瘤组织后,切取肿瘤全层组 织,同时多点取材避免肿瘤坏死组织,共取材3份:
[0111] (1)组织标本:取出胃、肠、脾、肝、肾,用滤纸擦干组织,直铺于白纸上,备用。
[0112] (2) We S ternB 101 ing标本:组织块直接置于EP管中,-80°C冰箱中冻存备用;
[0113] (3)用于TU肥L检测细胞调亡,标本取材后,置于4%多聚甲醒固定液中4°C冷藏备用。
[01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0115] -般状态:每天观察KM小鼠食量、饮水、活动、皮毛色泽、二便状况。每日记录每组 鼠的食量、饮水情况,隔日测量KM小鼠的体重。饮水和食量根据用药开始到用药结束时消耗 的总量进行计算;体重情况检测则依据给药前后的变化进行计算,绘画体重变化曲线。
[0116] 胃排空测定:胃内残留率反映胃排空率。称取KM小鼠胃重量,称为胃全重,继而沿 胃大弯剪开胃体,清洗胃内容物后擦干称取重量,称为净重。胃内残留率=(胃全重-胃净 重)/所灌食物的重量X100%。
[0117] 小肠推进率测定:测量幽口至回盲肠部全长。幽口至黑色半固体糊前沿的距离。W 后者占前者的百分率为小肠推进率。
[0118] 统计学分析
[0119]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方差分析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0120] 实验结果
[0121] -般状态
[0122] 各组小鼠饮食、饮水量比较,具体见表3。
[0123] 表3各组KM小鼠食量及饮水量
[0124]
[0125] ~与模型组比较中<0.05;与发明组比较,咕<0.05/ '
[0126] 由表3可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食量、饮水量明显下降p<0.05;给药后,各给药 组食量、饮水量较模型组均上升P<〇.05,与发明组比较,其他各组的饮食、饮水量显著减 少,有统计学差异,P<〇. 05。
[0127] 各组KM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012引各组KM小鼠体重变化比较,见表4
[0129] 表4各组KM小鼠体重变化情况比较(X ± S)
[0130]
[0131]
[01创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发明组比较,咕<0.05;
[0133] 由表4可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加明显减少,p<0.05;给药后,各给药组 体重变化均与模型组有较显著增加,p<〇 . 05,与发明组比较,其他各组的体重变化显著低 于发明组,有统计学差异,P<〇.05。
[0134] 胃排空测定
[0135] 用药物结束后,处死KM小鼠检测胃内残留和小肠的推进情况,并计算各组KM小鼠 胃内残留率,具体见表5。
[0136] 表5各组KM小鼠胃内残留物情况(X±s)
[0137]
'[0138]~与模型组比较中<0.05;与发明组比较,咕<0.05; '
[0139] 由表5可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内残留明显增加,p<0.05;给药后,各给药组 胃内残留均与模型组有较显著减少,P<〇.05,与发明组比较,其他各组的胃内残留显著高 于发明组,有统计学差异,P<〇.05,与思密达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0140] 肠推进测定
[0141] 用药物结束后,处死KM小鼠检测胃内残留和小肠的推进情况,并计算各组KM小鼠 小肠推进率,具体见表6。
[0142] 表6各组KM小鼠肠推进情况(X ± S)
[0143]
[0144]
[0145] 与模型组比较吁<0.05;与发明组比较,咕<0.05;
[0146] 由表6可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推进明显减少,p<0.05;给药后,各给药组肠 推进均与模型组有较显著增加,P<〇.05,与发明组比较,其他发明组肠推进速度著低于发 明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
[0147] 总之,通过本实验验证,本发明中药可W改善KM小鼠一般状态,增加小鼠体重,可 W增强胃肠动力,改善脾胃运化功能,减少腹泻情况,为临床推广本发明应用提供实验依 据。
[0148]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运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运种新产品 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运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W实现类似的执行情 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0149] W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掲示的技术内容加 W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W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脐贴,其特征在于:所包含的原料药包括生晒参、生黄芪、 全当归、荜茇、炒白术、炙甘草、法半夏、陈皮、肉桂、高良姜、鸡失藤和生姜。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脐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脐贴中按照重量 份生晒参:全当归:荜茇为20:15:15。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脐贴,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 生晒参20重量份、生黄苗28重量份~32重量份、全当归15重量份、荜茇15重量份、炒白术13 重量份~17重量份、炙甘草18重量份~22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14重量份、陈皮10重量 份~14重量份、肉桂10重量份~14重量份、尚良姜13重量份~17重量份、鸡失藤8重量份~ 12重量份、地锦草13重量份~17重量份、生姜48重量份~52重量份。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治疗经期腹泻的中药脐贴,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 生晒参20重量份、生黄苗30重量份、全当归15重量份、荜茇15重量份、炒白术15重量份、炙甘 草20重量份、法半夏12重量份、陈皮12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高良姜15重量份、鸡失藤10重 量份、地锦草15重量份、生姜50重量份。5. 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脐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第二步,脐贴的制备。6. 如权利要求5所述中药脐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进一步具体为取各 中药材,混合在一起,用其2-4倍质量的醇浓度70 %的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回流2-4小时,收 集提取液,再加入其质量1-3倍量的醇浓度80 %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 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80 °C时1.25-1.35的浓缩浸膏。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中药脐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为 将取第一步制备的浸膏l〇〇g备用,将60g明胶、20g聚乙稀醇、10g聚丙稀酸钠溶于150g甘油 中得到溶液,得到甘油溶液;将3gEDTA,5g羟丁基二酸,5g氮酮和3g酒石酸溶于200g蒸馏水, 充分搅拌40分钟,得溶液水溶液;将水溶液和甘油溶液混合,在40-50°C的温度下充分搅拌 40分钟后,取搅拌后的该基质200g,在其中加入135g浸膏,继续进一步搅拌1小时后,冷却到 室温,涂布于背衬材料上,盖上保护层,50°C以下干燥,剪裁,包装。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5999167SQ20161051338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3日
【发明人】李侠, 孙中莎
【申请人】李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