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及其旋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692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呼吸机及其旋钮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机及其旋钮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呼吸机的呼气阀、吸气安全阀等组件,由于与患者呼出气体接触,因此需要在客户端进行高温消毒或者是消毒液消毒。传统的呼吸机产品一般都设计成在客户端能够免工具拆装的模块化结构,以方便对呼吸机进行消毒操作。旋钮作为模块化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其与呼吸机支架的配合,将整个模块固定在呼吸机整机上。模块内,旋钮与模块可以通过扣位连接在一起。扣位在装配时,只需适当用力,就可以将旋钮与模块固定到一块,配合牢靠。
[0003]然而,上述传统的呼吸机结构中,其旋钮在转动时,由于旋钮过于自由灵活,导致客户端在操作时,完全不知道此时的旋钮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旋钮很可能会错过其与整机的导入位置,导致无法一次旋入。此时,只能将旋钮位置复位,再重新装入整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动时具有清晰的反馈且具备一定的位置保持性且的旋钮组件及使用该旋钮组件的呼吸机。
[0005]一种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及与所述旋钮相适配的模块;
[0006]所述旋钮,包括旋钮主体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旋钮主体一侧面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环状结构,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所述旋钮轴向延伸的第一凸筋;
[0007]所述模块包括模块连接部,所述模块连接部的周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模块连接部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筋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被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壁所限位;所述限位槽的槽底还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模块轴向延伸的功能位置凸棱,所述功能位置凸棱的高度小于所述限位槽侧壁的高度。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模块连接部的周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对应的第一凹槽,且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模块连接部的一侧面相抵持,以使所述旋钮相对所述模块固定,转动所述旋钮,使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齐,所述第一凸台穿过所述第一凹槽,以将所述旋钮从所述模块上拆卸下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槽底还设有沿所述模块轴向延伸的拆装位置凸棱,所述拆装位置凸棱的高度小于所述限位槽侧壁的高度;其中,转动所述旋钮,以使所述第一凸筋卡入所述拆装位置凸棱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之间,此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对齐。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为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也为多个,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相同。
[0011]一种呼吸机,包括上述旋钮组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全阀底座,所述安全阀底座包括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的内周缘上设有第二凸台及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凸台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凸筋;
[0013]其中,将所述第二凸筋穿过所述第二凹槽并转动所述旋钮组件,使得所述第二凸筋与所述挡块相抵持,所述第二凸筋被所述第二凸台所限位,以使所述旋钮组件固定于所述安全阀底座的开口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阀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端内的台阶部,所述旋钮组件固定于所述安全阀底座的开口端上时,所述第二凸筋限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块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旋钮的一侧面还设有定位筋,所述台阶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旋钮组件固定于所述安全阀底座的开口端上时,所述定位筋卡持于所述定位槽中。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台、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凸筋均为多个,且数量相等。所述多个第二凸台与所述多个挡块交替间隔设置于所述开口端的内周缘上,相邻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挡块间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阀底座中部开设有收容孔,所述模块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孔中,且所述模块与所述收容孔相适配。
[0018]上述旋钮组件及使用该旋钮组件的呼吸机,相对于传统技术,至少具备以下优占.V.
[0019]首先,在模块的限位槽中设置拆装位置凸棱及功能位置凸棱,使得旋钮在切换到另一个功能位置的时候,使用者能够感受到转动阻力加大的反馈,对使用者有清晰的提示作用。
[0020]同时,通过限位槽的槽壁、拆装位置凸棱或功能位置凸棱,能够有效对旋钮进行限位,使得旋钮在功能位置具有一定的位置保持性。
[0021]此外,需要对旋钮进行拆卸时,使用者可以转动旋钮,以将旋钮上的第一凸台与模块上的第一凹槽相对齐,旋钮处于可拆装位置。此时第一凸台可穿过第一凹槽,以将旋钮从模块上拆卸下来。整个拆装操作使用者徒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借助外界工具,给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呼吸机的旋钮组件的结构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旋钮组件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旋钮组件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所示旋钮组件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图1所示旋钮组件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图1所示旋钮组件的爆炸图;
[0028]图7为图1所示旋钮组件中旋钮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7所示旋钮组件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9为图7所示旋钮组件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呼吸机的安全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图10所示安全阀底座与旋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图10所示安全阀底座与旋钮组件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呼吸机(图未示),包括旋钮组件10。旋钮组件10包括旋钮100及与旋钮100相适配的模块200。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转动旋钮100,可使旋钮组件10在呼吸机上装配或分离。
[0038]请一并参阅图2,旋钮100包括旋钮主体110及垂直设置于旋钮主体110 —侧面上的安装部130。安装部130为环状结构,安装部13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凸台132。安装部130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沿旋钮100轴向延伸的第一凸筋134。
[0039]请一并参阅图3,模块200包括模块连接部210。模块连接部210大致为带缺槽的圆形结构。模块连接部210的周缘开设有与第一凸台132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12。模块连接部210的周缘还开设有限位槽214。限位槽214沿模块连接部210的周向延伸,且限位槽214与第一凹槽212相间隔。
[0040]请一并参阅图1、图4及图5,第一凸台132与模块连接部210的一侧面相抵持,以使旋钮100相对模块200固定。第一凸筋134位于限位槽214内,且被限位槽214的两侧壁所限位。通过限位槽214对旋钮100上的第一凸筋134进行限位,可防止旋钮100转向过度。
[0041]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模块200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模块连接部210上的圆柱状的凸出部230,旋钮主体110上开设有通孔150。凸出部230与通孔150相配合。
[0042]请一并参阅图6,在对旋钮组件10进行组装时,将旋钮100上的第一凸台132与模块200上的第一凹槽212相对齐,以使模块200能够顺利地塞入旋钮100中。当第一凸台132穿过第一凹槽212后,转动旋钮100,以使第一凸台132与第一凹槽212相错开,第一凸台132与模块连接部210的一侧面相抵持,以使旋钮100相对模块200固定。
[0043]请再次参阅图3,第一凹槽212的一侧壁为斜面212a,以使第一凹槽212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模块200在第一凹槽212与限位槽214之间形成横截面为楔形的凸块216。在第一凹槽212与限位槽214之间形成横截面为楔形的凸块216,可防止第一凸筋134越过凸块216进入第一凹槽212中。即使旋钮100因为外力等原因,而转向过度,使得第一凸筋134进入第一凹槽212中,第一凸筋134也可顺着斜面212a重新回到限位槽214中。
[0044]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需要对旋钮100进行拆卸时,使用者可以转动旋钮100,以将旋钮100上的第一凸台132与模块200上的第一凹槽212相对齐,旋钮100处于可拆装位置。此时第一凸台132可穿过第一凹槽212,以将旋钮100从模块200上拆卸下来。整个拆装操作使用者徒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借助外界工具。
[0045]第一凸台132为多个,第一凹槽212也为多个,且第一凸台132与第一凹槽212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一凸台132在安装部130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凹槽212在模块连接部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