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急救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981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心内科急救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心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内科急救床。
【背景技术】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的病人由于其患病病理特征,在转移过程中忽高忽低会产生强烈的眩晕不适感,一般的急救床高低不可调节,从高度不同的平台转移时,只能人为搬运,不适感会更加强烈,一种高度可调的心内科急救床有待于进一步研宄和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心内科急救床,尤其适合心内科病人的转移。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急救床,包括底部支撑板、前电机底座、前伸缩轴、后电机底座、后伸缩轴、总开关、上台板、左插槽、右插槽、支撑柱、放置台、松紧固定带、插块、固定块、插板、拉手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前端固定设有所述前电机底座,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有所述总开关,所述总开关分别和所述后电机底座、所述前电机底座通过电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所述后电机底座,所述前电机底座上端设有所述前伸缩轴,所述后电机底座上端设有所述后伸缩轴,所述前伸缩轴、所述后伸缩轴的顶端固定设有所述上台板,所述上台板的左端固定设有所述左插槽,所述上台板的右端固定设有所述右插槽,所述右插槽和所述左插槽之间插接有所述插板,所述插板的前端固定设有所述拉手,所述插板的后端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板相垂直,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有所述放置台,所述松紧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板上靠近所述右插槽的一侧,所述松紧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插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板上靠近所述左插槽的一侧,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插块相匹配。
[0005]进一步,所述万向轮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位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四个边角处。
[0006]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个数为两个,任意所述支撑柱分别和所述插板相插接。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8]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心内科病人转移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0009]2、该装置的高度可自由调节,方便将病人完成不同高度平台的转运,减少将病人抬上抬下颠簸产生的眩晕感。
[0010]3、插板的设置,可方便的抽拉。
[0011]4、松紧固定带可以增加固定的舒适感,避免束缚感,同时使该装置适合不同体型的病人。
[0012]5、支撑柱和插板相插接,可根据需要取用放置台,放置台可方便的收纳各类小型随身监测的医疗器械。
[0013]6、底部支撑板上方的空间可用来收纳急救箱或是其他杂物。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插块,2-松紧固定带,3-放置台,4-支撑柱,5-右插槽,6_后伸缩轴,7_底部支撑板,8-后电机底座,9-总开关,10-前电机底座,11-前伸缩轴,12-固定块,13-左插槽,14-插板,15-拉手,16-万向轮,17-上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急救床,包括底部支撑板7、前电机底座10、前伸缩轴11、后电机底座8、后伸缩轴6、总开关9、上台板17、左插槽13、右插槽5、支撑柱4、放置台3、松紧固定带2、插块1、固定块12、插板14、拉手15和万向轮16,万向轮16设置于底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上,底部支撑板7上表面的前端固定设有前电机底座10,底部支撑板7上设有总开关9,总开关9分别和后电机底座8、前电机底座10通过电连接,底部支撑板7上表面的后端固定设有后电机底座8,前电机底座10上端设有前伸缩轴11,后电机底座8上端设有后伸缩轴6,前伸缩轴11、后伸缩轴6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台板17,上台板17的左端固定设有左插槽13,上台板17的右端固定设有右插槽5,右插槽5和左插槽13之间插接有插板14,插板14的前端固定设有拉手15,插板14的后端设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延伸方向与插板14相垂直,支撑柱4的上方设有放置台3,松紧固定带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插板14上靠近右插槽5的一侧,松紧固定带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插块1,固定块12固定设置在插板14上靠近左插槽13的一侧,固定块12和插块I相匹配。
[0020]万向轮16的个数为四个,四个万向轮16分别位于底部支撑板7的四个边角处。
[0021]支撑柱4的个数为两个,任意支撑柱4分别和插板14相插接。
[0022]本实例的工作过程:该装置用来转移病人,将病人放置在插板14上,将松紧固定带2绕过病人上方,将插块I插在固定块12上,万向轮16方便本装置的运动,开关9控制后电机底座8和前电机底座10的工作,通过开关9可控制后伸缩轴6和前伸缩轴11的长度,从而可控制上台板17的高度,插板14的高度也随之变化,急救车使用该装置时,可将插板14调制与病人床同高的高度,将病人平移到插板14上方,利用本装置转移到急救车处,调节插板14的高度与急救车高度相同,抽出插板14将病人转移到救护车上,将伸缩轴6和前伸缩轴11的长度调至最短,抬到救护车上,方便运输,病房使用该装置可以方便的将心内科病人从病房转移到手术室或是检查室,放置台3用于放置生命体征监测仪或是其他医疗器械。
[00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心内科急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板(7)、前电机底座(10)、前伸缩轴(11)、后电机底座(8)、后伸缩轴(6)、总开关(9)、上台板(17)、左插槽(13)、右插槽(5)、支撑柱(4)、放置台(3)、松紧固定带(2)、插块⑴固定块(12)、插板(14)、拉手(15)和万向轮(16),所述万向轮(16)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7)的下表面上,所述底部支撑板(7)上表面的前端固定设有所述前电机底座(10),所述底部支撑板(7)上设有所述总开关(9),所述总开关(9)分别和所述后电机底座(8)、所述前电机底座(10)通过电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7)上表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所述后电机底座(8),所述前电机底座(10)上端设有所述前伸缩轴(11),所述后电机底座⑶上端设有所述后伸缩轴(6),所述前伸缩轴(11)、所述后伸缩轴(6)的顶端固定设有所述上台板(17),所述上台板(17)的左端固定设有所述左插槽(13),所述上台板(17)的右端固定设有所述右插槽(5),所述右插槽(5)和所述左插槽(13)之间插接有所述插板(14),所述插板(14)的前端固定设有所述拉手(15),所述插板(14)的后端设有所述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板(14)相垂直,所述支撑柱(4)的上方设有所述放置台(3),所述松紧固定带(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板(14)上靠近所述右插槽(5)的一侧,所述松紧固定带(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插块(I),所述固定块(12)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板(14)上靠近所述左插槽(13)的一侧,所述固定块(12)和所述插块(I)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急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6)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16)分别位于所述底部支撑板(7)的四个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急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个数为两个,任意所述支撑柱(4)分别和所述插板(14)相插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心内科急救床,包括底部支撑板、前电机底座、前伸缩轴、后电机底座、后伸缩轴、总开关、上台板、左插槽、右插槽、支撑柱、放置台、松紧固定带、插块、固定块、插板、拉手和万向轮,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前端固定设有所述前电机底座,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后端固定设有所述后电机底座,所述前电机底座上端设有所述前伸缩轴,所述后电机底座上端设有所述后伸缩轴,所述前伸缩轴、所述后伸缩轴的顶端固定设有所述上台板,所述上台板的左端固定设有所述左插槽,所述上台板的右端固定设有所述右插槽,所述右插槽和所述左插槽之间插接有所述插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度可调。
【IPC分类】A61G1-02, A61G7-14
【公开号】CN204428340
【申请号】CN201520040046
【发明人】崔艳红
【申请人】崔艳红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