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捶按摩机芯及按摩靠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771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揉捶按摩机芯及按摩靠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揉捶按摩机芯及按摩靠垫。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采用的皮带轮传动机构的捶打按摩器基本采用一级皮带轮进行传动,由此导致按摩器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便携带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具有锤击功能的揉捶按摩机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揉捶按摩机芯,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内部的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器、一级皮带轮、二级皮带轮和设置在机箱上方的捶打按摩件,所述捶打按摩件包括与二级皮带轮传动连接的偏心轮和第一按摩头支撑座,所述第一按摩头支撑座具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下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基座上端的两侧具有向相反方向延伸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及基座形成的横截面为“Y”形,所述两连接臂的端部分别安装有I个以上的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支撑座通过其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上,所述偏心轮与第一按摩头支撑座的第二转动轴传动连接。
[0005]进一步说明,所述一级皮带轮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器转动轴上的第一主皮带轮和设置在机箱内的第一从皮带轮,所述第一主皮带轮与第一从皮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二级皮带轮包括设置在第一从皮带轮的转动轴上的第二主皮带轮和设置在机箱内的第二从皮带轮,所述第二主皮带轮与第二从皮动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第二从皮带轮转动轴上,所述偏心轮套上于第二从皮带轮的转动轴上。
[0006]进一步说明,所述偏心轮与第一按摩头支撑座之间还设有的连杆,所述偏心轮内嵌于连杆的一端,所述偏心轮转动可带动连杆转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按摩头支撑座的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杆水平设置于偏心轮与第一按摩头支撑座之间。
[0008]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按摩头支撑座上的两连接臂上分别安装有2个按摩头。
[0009]进一步说明,所述揉捶按摩机芯还包括揉捏按摩件,所述揉捏按摩件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一端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侧分别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有主传动齿轮,所述蜗轮的主传动齿轮的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二按摩头支撑座,所述第二按摩头支撑座上设有揉捏按摩头。
[0010]进一步说明,所述揉捶按摩机芯还包括通过转轴安装于机箱两端用于带动机箱移动的主行走齿轮,所述主行走齿轮有部分轮齿处于机箱外部,所述主行走齿轮与所述主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1]进一步说明,所述揉捶按摩机芯还包括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机箱两端的从行走齿轮,所述从行走齿轮的部分轮齿位于机箱外部。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揉捶按摩机芯的按摩靠垫,包括靠垫,所述靠垫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揉捶按摩机芯,所述空腔的侧壁上匹配设有与揉捶按摩机芯的主行走齿轮及从行走齿轮对应的直齿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在机箱内部设有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器、一级皮带轮、二级皮带轮,二级皮带轮与偏心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器转动带动一级皮带轮、二级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捶打按摩件进行锤击按摩,在保持相同力度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两级皮带轮传动,可以减小了机箱厚度,使得揉捶按摩机芯的机箱体积变的更小,携带更方便。
[0015]2、第一按摩头支撑座的基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下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基座上端的两侧具有向相反方向延伸的连接臂,连接臂及基座形成的横截面为“Y”形,两连接臂的端部分别安装有I个以上的按摩头,第一按摩头支撑座通过其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上,偏心轮与第一按摩头支撑座的第二转动轴传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及连接,偏心轮转动时可带动第一按摩头支撑座绕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按摩头一上一下移动,实现锤击功能,同时采用偏心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较小幅度的转动就可以产生按摩头较大幅度的移动,产生更大的锤击力度,使锤击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揉捶按摩机芯爆炸的示意图。
[0017]图2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揉捶按摩机芯与直齿条使用的示意图。
[0018]图3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列包含揉捶按摩机芯的按摩靠垫的俯视图。
[0019]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机箱2-第一驱动器3-—级皮带轮31-第一主皮带轮32-第一从皮带轮33-第一皮带4-二级皮带轮41-第二主皮带轮42-第二从皮动轮43-第二皮带5-捶打按摩件51-偏心轮52-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1-基座522-第一转动轴523-第二转动轴524-连接臂53-按摩头54-连杆6-揉捏按摩件61-第二驱动器62-蜗杆63-蜗轮64-主传动齿轮65-第二按摩头支撑座66-揉捏按摩头7-主行走齿轮8-从行齿轮9-直齿条10-靠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揉捶按摩机芯,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I内部的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器2、一级皮带轮3、二级皮带轮4和设置在机箱I上方的捶打按摩件5,所述捶打按摩件5包括与二级皮带轮4传动连接的偏心轮51和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所述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具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基座521,所述基座52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22,下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523,所述基座521上端的两侧具有向相反方向延伸的连接臂524,所述连接臂524及基座521形成的横截面为“Y”形,所述两连接臂524的端部分别安装有I个以上的按摩头53,所述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通过其第一转动轴522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I上,所述偏心轮51与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的第二转动轴523传动连接。
[0022]在机箱I内部设有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器2、一级皮带轮3、二级皮带轮4,二级皮带轮4与偏心轮51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器2转动带动一级皮带轮3、二级皮带轮4转动,从而带动捶打按摩件5进行锤击按摩,在保持相同力度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两级皮带轮传动,可以减小了按摩机芯的机箱I厚度,使得机箱I体积变的更小,携带更方便。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的基座52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22,下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523,基座521上端的两侧具有向相反方向延伸的连接臂524,连接臂524及基座521形成的横截面为“Y”形,两连接臂524的端部分别安装有I个以上的按摩头53,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通过其第一转动轴522可转动地安装于机箱I上,偏心轮51与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的第二转动轴523传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及连接,偏心轮51转动时可带动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绕第一转动轴521转动,从而带动按摩头53 —上一下移动,实现锤击功能,同时采用偏心轮51带动第二转动轴523较小幅度的转动就可以产生按摩头53较大幅度的移动,产生更大的锤击力度,使锤击效果更好。
[0023]本实施例的揉捶按摩机芯,请参考图1、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一级皮带轮3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器2转动轴上的第一主皮带轮31和设置在机箱I内的第一从皮带轮32,所述第一主皮带轮31与第一从皮动轮32通过第一皮带33传动连接,所述二级皮带轮4包括设置在第一从皮带轮31的转动轴上的第二主皮带轮41和设置在机箱I内的第二从皮带轮42,所述第二主皮带轮41与第二从皮动轮42通过第二皮带43传动连接,第二从皮带轮42转动轴上,所述偏心轮51套上于第二从皮带轮42的转动轴上。第一驱动器2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主皮带轮31转动,第一主皮带轮31通过第一皮带33带动第一从皮带轮32转动,而第一从皮带轮32通过其转动轴带动第二主皮带轮41转动,所述第二主皮带轮41通过第二皮带43带动第二从皮带轮42转动,而偏心轮51套设于第二从皮带轮42的转动轴上并随之转动,进而偏心轮51带动第一按摩头支撑座52的第二转动轴523移动,使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