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式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801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式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多腔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医学护理中,快速便捷的进行护理是医学护理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的护理工作在于快速止血、伤口清洗、止疼等,传统的方法都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来进行伤口的止血、消毒、止疼等工作,在此过程中难免需要不停的拆装一次性注射器,同时再给注射器盛装药水等工作,造成了时间上的极大浪费,间接的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有时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给病人的伤害进一步加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腔式注射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腔式注射器,由压盖、活塞杆、活塞、上腔体、下腔体、针筒接头和针头组成,所述压盖与活塞杆的首端一体注塑连接,所述活塞与活塞杆的尾端相连接;
[0005]所述上腔体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的最大外圆直径与活塞腔的最小内圆直接一致,所述上腔体内设有转轴套,所述转轴套位于上腔体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套的内表面设有母扣;
[0006]所述下腔体上表面侧固定安装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有公扣,所述下腔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膜、第二密封膜,所述下腔体设有隔片,所述隔片个数为四个,所述下腔体设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由隔片、第一密封膜、第二密封膜、下腔体围成,所述活塞腔与药液腔尺寸对应一致,所述下腔体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竖直侧面壁为隔膜;所述隔膜的抗压强度为第一密封膜、第二密封膜的1/100 ;
[0007]所述转轴套的最大内圆直径大于转轴的最小外圆直径且所述转轴套的最小内圆直径小于转轴的最大外圆直径;
[0008]所述针筒接头设有隔孔,所述隔孔的孔底侧设有隔膜,所述隔孔下方设有密封垫;
[0009]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通过转轴、转轴套、母扣和公扣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腔体通过凹槽与针筒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针头与针筒接头插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所述的母扣和公扣为弹性材质;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膜、第二密封膜和隔膜材质为PVC薄膜;
[0012]进一步,所述隔孔的个数为四个。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快速护理中来回拆装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护理浪费时间等问题,药液腔的四腔体设计,能够同时装有四种不同的药液,提高了注射器的利用率,使其功能性进一步加强;通过转轴和转轴套的设计,使得上腔体可以沿转轴来回转动,下腔体中的四个腔都能够使用活塞腔的活塞进行护理,从而由单一注射器一次性变为四个注射器,极大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护理效率,从而有效的节约了时间,给病人的疾病带来了有效及时的救治;采用针筒接头的设计,有效的保证了每个药液腔的药液能够均匀有效地流入到针头中,避免了液流太急从而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总之,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现代医学护理过程中,节约了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进一步为病人的救治争取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上腔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下腔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A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18]图5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A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0019]图6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X-X方向的剖面图;
[0020]图7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B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21]在图中,1、压盖,2、活塞杆,3、活塞,4、转轴套,5、母扣,6、隔片,7、上腔体,8、转轴,9、公扣,101、第一密封膜,102、第二密封膜,11、下腔体,12、针头,13、隔孔,14、隔膜,15、针筒接头,16、活塞腔,17、药液腔,18、凹槽,19、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如图1-7所示,一种多腔式注射器,由压盖1、活塞杆2、活塞3、上腔体7、下腔体11、针筒接头15和针头12组成,所述压盖I与活塞杆2的首端一体注塑连接,所述活塞3与活塞杆2的尾端相连接;
[0024]所述上腔体7设有活塞腔16,所述活塞3的最大外圆直径与活塞腔16的最小内圆直接一致,所述上腔体7内设有转轴套4,所述转轴套4位于上腔体7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套4的内表面设有母扣5 ;
[0025]所述下腔体11上表面侧固定安装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表面设有公扣9,所述下腔体1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所述下腔体11设有隔片6,所述隔片6个数为四个,所述下腔体11设有药液腔17,所述药液腔17由隔片6、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下腔体11围成,所述活塞腔16与药液腔17尺寸对应一致,所述下腔体1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两竖直侧面壁为隔膜14 ;所述隔膜14的抗压强度分别为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的1/100 ;
[0026]所述转轴套4的最大内圆直径大于转轴8的最小外圆直径且所述转轴套4的最小内圆直径小于转轴8的最大外圆直径;
[0027]所述针筒接头15设有隔孔13,所述隔孔13的孔底侧设有隔膜14,所述隔孔13下方设有密封垫19 ;
[0028]所述上腔体7与下腔体11通过转轴8、转轴套4、母扣5、公扣9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腔体11通过凹槽18与针筒接头15连接在一起,所述针头12与针筒接头15插接在一起;
[0029]进一步,所述的母扣5和公扣9为弹性材质;
[0030]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和隔膜14材质为PVC薄膜;
[0031]进一步,所述隔孔13的个数为四个。
[0032]通过上述方案,下腔体11的四腔体设计能够使得注射器储存四种不同的护理药液,从而可以转动上腔体7针对不同的药液进行注射护理,提高了注射器的使用率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在使用过程中转动上腔体7选好所需要的药液,推动活塞3从而推破第一密封膜101,药液挤压第二密封膜102和隔膜14,由于隔膜14的抗压强度是第二密封膜102的1/100,所以隔膜14容易先被挤破,药液率先通过隔孔13进入到针筒接头15,然后再进入针头12,从而完成注射护理。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腔式注射器,由压盖⑴、活塞杆⑵、活塞(3)、上腔体(7)、下腔体(11)、针筒接头(15)和针头(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I)与活塞杆(2)的首端一体注塑连接,所述活塞(3)与活塞杆(2)的尾端相连接; 所述上腔体(7)设有活塞腔(16),所述活塞(3)的最大外圆直径与活塞腔(16)的最小内圆直接一致,所述上腔体(7)内设有转轴套(4),所述转轴套(4)位于上腔体(7)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套(4)的内表面设有母扣(5); 所述下腔体(11)上表面侧固定安装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表面设有公扣(9),所述下腔体(1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所述下腔体(11)设有隔片¢),所述隔片(6)个数为四个,所述下腔体(11)设有药液腔(17),所述药液腔(17)由隔片(6)、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下腔体(11)围成,所述活塞腔(16)与药液腔(17)尺寸对应一致,所述下腔体(1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两竖直侧面壁为隔膜(14);所述隔膜(14)的抗压强度分别为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的1/100 ; 所述转轴套(4)的最大内圆直径大于转轴(8)的最小外圆直径且所述转轴套(4)的最小内圆直径小于转轴(8)的最大外圆直径; 所述针筒接头(15)设有隔孔(13),所述隔孔(13)的孔底侧设有隔膜(14),所述隔孔(13)下方设有密封垫(19); 所述上腔体(7)与下腔体(11)通过转轴(8)、转轴套(4)、母扣(5)和公扣(9)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腔体(11)通过凹槽(18)与针筒接头(15)连接在一起,所述针头(12)与针筒接头(15)插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扣(5)和公扣(9)为弹性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膜(101)、第二密封膜(102)和隔膜(14)材质为PVC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孔(13)的个数为四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多腔式注射器,由压盖、活塞杆、活塞、上腔体、下腔体、针筒接头和针头组成,所述压盖与活塞杆的首端一体注塑连接,所述活塞与活塞杆的尾端相连接,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通过转轴、转轴套、母扣和公扣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腔体通过凹槽与针筒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针头与针筒接头插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现代医学护理过程中,节约了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进一步为病人的救治争取了最大限度的可能,适合推广。
【IPC分类】A61M5-19
【公开号】CN204446823
【申请号】CN201420850944
【发明人】胡春华
【申请人】胡春华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