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266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
[0002]【背景技术】:医护人员在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时,往往需要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给氧护理,现阶段护理主要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给氧的浓度和流速,但是这种做法不够准确,对医护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医护人员在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时的多种必要要求,从而耽误医疗过程的进行,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医护人员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时,智能高效,使用灵活的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护理仪主体,其特征是在护理仪主体上侧设有呼吸管底座、心率检测线底座、控制台和显示台,呼吸管底座上设有呼吸管,呼吸管上设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心率检测线底座上设有心率检测线,心率检测线上设有体表电极,体表电极上设有固定吸盘,控制台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工作开关、氧气浓度手动调节旋钮和电源指示灯,显示台上设有显示器和显示器开关,护理仪主体前侧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内设有防尘扇叶,护理仪主体下侧设有主体腿,主体腿下侧设有滚轮护罩,滚轮护罩上设有滚轮转轴,滚轮转轴上设有滚轮,护理仪主体后侧设有氧气接入口和维修口,氧气接入口内设有内置螺纹,维修口上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安装螺丝,护理仪主体内部设有电源箱,电源箱前侧设有电源线,电源线上设有电源插头,电源箱上侧设有工作箱,工作箱内部设有氧气浓度调配箱,氧气浓度调配箱前侧设有智能空气阀,氧气浓度调配箱右侧设有氧气弯道,氧气弯道上设有氧气控制阀,氧气浓度调配箱内部设有氧气浓度检测器,氧气浓度调配箱后侧设有数据处理箱,数据处理箱右侧设有智能控制箱。
[0005]作为优选,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头部固定带。
[0006]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口右侧设有防尘扇叶开合控制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滚轮护罩上设有刹车条。
[000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医护人员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智能高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示意图。
[0012]图中1、护理仪主体,2、呼吸管底座,3、心率检测线底座,4、控制台,5、显示台,6、呼吸管,7、呼吸面罩,8、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9、一次性口腔插管,10、心率检测线,11、体表电极,12、固定吸盘,13、控制面板,14、电源开关,15、工作开关,16、氧气浓度手动调节旋钮,17、电源指示灯,18、显示器,19、显示器开关,20、通风口,21、防尘扇叶,22、主体腿,23、滚轮护罩,24、滚轮转轴,25、滚轮,26、氧气接入口,27、维修口,28、内置螺纹,29、挡板,30、安装螺丝,31、电源箱,32、电源线,33、电源插头,34、工作箱,35、氧气浓度调配箱,36、智能空气阀,37、氧气弯道,38、氧气控制阀,39、氧气浓度检测器,40、数据处理箱,41、智能控制箱,42、头部固定带,43、防尘扇叶开合控制轮,44、刹车条。
[0013]【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护理仪主体I,其特征是在护理仪主体I上侧设有呼吸管底座
2、心率检测线底座3、控制台4和显示台5,呼吸管底座2上设有呼吸管6,呼吸管6上设有呼吸面罩7,呼吸面罩7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8,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8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9,心率检测线底座3上设有心率检测线10,心率检测线10上设有体表电极11,体表电极11上设有固定吸盘12,控制台4上设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上设有电源开关14、工作开关15、氧气浓度手动调节旋钮16和电源指示灯17,显示台5上设有显示器18和显示器开关19,护理仪主体I前侧设有通风口 20,通风口 20内设有防尘扇叶21,护理仪主体I下侧设有主体腿22,主体腿22下侧设有滚轮护罩23,滚轮护罩23上设有滚轮转轴24,滚轮转轴24上设有滚轮25,护理仪主体I后侧设有氧气接入口 26和维修口 27,氧气接入口 26内设有内置螺纹28,维修口 27上设有挡板29,挡板29上设有安装螺丝30,护理仪主体I内部设有电源箱31,电源箱31前侧设有电源线32,电源线32上设有电源插头33,电源箱31上侧设有工作箱34,工作箱34内部设有氧气浓度调配箱35,氧气浓度调配箱35前侧设有智能空气阀36,氧气浓度调配箱35右侧设有氧气弯道37,氧气弯道37上设有氧气控制阀38,氧气浓度调配箱35内部设有氧气浓度检测器39,氧气浓度调配箱35后侧设有数据处理箱40,数据处理箱40右侧设有智能控制箱41。在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将电源插头33接入电源,将体表电极11固定画着心脏部位,呼吸面罩7固定在患者面部,由患者口含一次性口腔插管9,然后将氧气由氧气接入口 26接入,打开电源开关14和工作开关15进行工作即可,如果不需要智能调节氧气浓度,调节氧气浓度手动调节旋钮16即可人工调节氧气浓度。
[0014]作为优选,所述呼吸面罩7上设有头部固定带42。这样设置,可以将呼吸面罩7更好的固定在患者头部,防止呼吸面罩7滑落。
[0015]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口 20右侧设有防尘扇叶开合控制轮43。这样设置,可以方便控制防尘扇叶21的开合,调节进气量。
[0016]作为优选,所述滚轮护罩23上设有刹车条44。这样设置,可以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保持固定不动。
【主权项】
1.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包括护理仪主体(I),其特征是:在护理仪主体(I)上侧设有呼吸管底座(2)、心率检测线底座(3)、控制台(4)和显示台(5),呼吸管底座(2)上设有呼吸管¢),呼吸管(6)上设有呼吸面罩(7),呼吸面罩(7)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8),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8)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9),心率检测线底座(3)上设有心率检测线(10),心率检测线(10)上设有体表电极(11),体表电极(11)上设有固定吸盘(12),控制台(4)上设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上设有电源开关(14)、工作开关(15)、氧气浓度手动调节旋钮(16)和电源指示灯(17),显示台(5)上设有显示器(18)和显示器开关(19),护理仪主体(I)前侧设有通风口(20),通风口(20)内设有防尘扇叶(21),护理仪主体(I)下侧设有主体腿(22),主体腿(22)下侧设有滚轮护罩(23),滚轮护罩(23)上设有滚轮转轴(24),滚轮转轴(24)上设有滚轮(25),护理仪主体(I)后侧设有氧气接入口(26)和维修口(27),氧气接入口(26)内设有内置螺纹(28),维修口(27)上设有挡板(29),挡板(29)上设有安装螺丝(30),护理仪主体(I)内部设有电源箱(31),电源箱(31)前侧设有电源线(32),电源线(32)上设有电源插头(33),电源箱(31)上侧设有工作箱(34),工作箱(34)内部设有氧气浓度调配箱(35),氧气浓度调配箱(35)前侧设有智能空气阀(36),氧气浓度调配箱(35)右侧设有氧气弯道(37),氧气弯道(37)上设有氧气控制阀(38),氧气浓度调配箱(35)内部设有氧气浓度检测器(39),氧气浓度调配箱(35)后侧设有数据处理箱(40),数据处理箱(40)右侧设有智能控制箱(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7)上设有头部固定带(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0)右侧设有防尘扇叶开合控制轮(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护罩(23)上设有刹车条(44) ο
【专利摘要】脑血管疾病给氧护理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护理仪主体,其特征是在护理仪主体上侧设有呼吸管底座、心率检测线底座、控制台和显示台,呼吸管底座上设有呼吸管,呼吸管上设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一次性口腔插管接头左侧设有一次性口腔插管,心率检测线底座上设有心率检测线,心率检测线上设有体表电极。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医护人员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智能高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IPC分类】A61M16-00
【公开号】CN204501996
【申请号】CN201520176830
【发明人】郭洪玲
【申请人】郭洪玲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