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127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时通常需要病人坐在椅子。但对于坐立不便的病人,则需要其躺在病床上进行检查。这种情况下,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托起病人的头部,然后将脑电仪探头固定到病人的头皮上,操作起来十分不便,病人也常会感到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医务人员固定脑电仪探头的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包括颅底枕、两个连杆和两个夹钳,所述颅底枕用于支撑被检查者的颅底部,所述夹钳用于夹持到病床的床头架上,两个所述连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颅底枕的左右两侧,每个连杆的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所述颅底枕,另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各自的夹钳。
[0005]优选地,所述颅底枕包括碳纤维骨架和软垫,所述软垫覆盖在所述碳纤维骨架的上表面上。
[0006]优选地,所述碳纤维骨架的支撑面呈内凹的曲面,并且该支撑面的前边缘呈下凹的弧形。
[0007]优选地,每个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手轮连接于所述颅底枕,另一端通过第二手轮连接于各自的夹钳。
[0008]优选地,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手轮穿过所述滑槽并螺纹连接至所述夹钳,以使所述夹钳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
[0009]优选地,所述夹钳包括第三手轮和两个相对的夹持部,所述第三手轮螺纹连接于一个所述夹持部。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脑电图检查时,病人躺在病床上,颅底枕托起病人的颅底部,使病人的脑上部悬空,从而方便医务人员固定脑电仪探头。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0颅底枕 11碳纤维骨架 111前边缘
[0016]12软垫20连杆21滑槽
[0017]30夹钳31夹持部32第三手轮
[0018]40第一手轮 50第二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包括颅底枕10、两个连杆20和两个夹钳30,其中,颅底枕10用于支撑被检查者(病人)的颅底部,夹钳30用于夹持到病床的床头架上,两个连杆20分别设置在颅底枕10的左右两侧,每个连杆20的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颅底枕10,另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各自的夹钳30。这里,颅底枕10通过连杆20连接于夹钳30,夹钳30夹持在病床的床头架上,从而使颅底枕10固定在病床上。
[0021]进行脑电图检查时,病人躺在病床上,颅底枕10托起病人的颅底部,使病人的脑上部悬空,从而方便医务人员固定脑电仪探头。
[0022]需要说明的是,需要固定脑电仪探头的区域通常为头顶部和头后部的上半部分,头后部的下半部分(颅底部)一般不是探头固定区域,因此,用颅底枕10托起病人的颅底部不会妨碍探头的固定。
[0023]这里,通过将连杆20的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颅底枕10,使得颅底枕10的倾角可调节,有利于增加枕靠的舒适性。通过将连杆20的另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夹钳30,使得连杆20与床面之间夹角可调节,以此调节颅底枕10的高度,便于将病人的头部调整到方便医务人员操作的位置。
[002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每个连杆20的一端通过第一手轮40连接于颜底枕10,另一端通过第二手轮50连接于各自的夹钳30。松开第一手轮40,颅底枕10可以和连杆20相对转动,以便调节颅底枕10的倾角,松开第二手轮50,连杆20可以和夹钳30相对转动,以便调节连杆20的倾角;调整到位后,拧紧第一手轮40和第二手轮50,即可使颅底枕10保持固定。
[0025]优选地,连杆20上设置有滑槽21,第二手轮50穿过滑槽21并螺纹连接至夹钳30,以使夹钳30能够沿滑槽21滑动,从而能够调节颅底枕10与夹钳30之间的距离。
[0026]夹钳30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夹钳30包括第三手轮32和两个相对的夹持部31,第三手轮32螺纹连接于一个夹持部31,使用时,用两个夹持部31夹住床头架的竖连接梁,拧紧第三手轮32即可将夹钳30夹紧在该竖连接梁上。
[0027]为了增加颅底枕10的舒适性、减缓病人的疲劳,优选地,颅底枕10包括碳纤维骨架11和覆盖在碳纤维骨架11的上表面上的软垫12。碳纤维骨架11的表面材料为碳素纤维,内部为硬质泡沫材料,经环氧树脂粘合固化制成。软垫12由皮革包裹海绵制成。
[0028]为了将病人的颅底稳定地保持在颅底枕10上,优选地,碳纤维骨架11的支撑面呈内凹的曲面,并且该支撑面的前边缘111呈下凹的弧形,以与颅底部的轮廓形状相匹配。这里,沿连杆20的长度方向,将夹钳30所在的一端定义为前,将颅底枕10所在的一端定义为后。
[002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1]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颅底枕(10)、两个连杆(20)和两个夹钳(30),所述颅底枕(10)用于支撑被检查者的颅底部,所述夹钳(30)用于夹持到病床的床头架上,两个所述连杆(20)分别设置在所述颅底枕(10)的左右两侧,每个连杆(20)的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所述颅底枕(10),另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各自的夹钳(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颅底枕(10)包括碳纤维骨架(11)和软垫(12),所述软垫(12)覆盖在所述碳纤维骨架(11)的支撑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骨架(11)的支撑面呈内凹的曲面,并且该支撑面的前边缘(111)呈下凹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杆(20)的一端通过第一手轮(40)连接于所述颅底枕(10),另一端通过第二手轮(50)连接于各自的夹钳(30)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上设置有滑槽(21),所述第二手轮(50)穿过所述滑槽(21)并螺纹连接至所述夹钳(30),以使所述夹钳(30)能够沿所述滑槽(21)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30)包括第三手轮(32)和两个相对的夹持部(31),所述第三手轮(32)螺纹连接于一个所述夹持部(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电图检查用头部支架,包括颅底枕(10)、两个连杆(20)和两个夹钳(30),所述颅底枕(10)用于支撑被检查者的颅底部,所述夹钳(20)用于夹持到病床的床头架上,两个所述连杆(20)分别设置在所述颅底枕(10)的左右两侧,每个连杆(20)的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所述颅底枕(10),另一端可锁定地铰接于各自的夹钳(30)。在被检查者需要躺在病床上做脑电图检查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支架可以将被检查者的头部托起,方便医务人员固定脑电仪探头。
【IPC分类】A61B5-0476
【公开号】CN204520683
【申请号】CN201520146373
【发明人】葛丹
【申请人】葛丹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