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271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特别适用于人体生理参数感应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压力传感器以机械结构型的器件为主,以弹性元件的形变指示压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压力的检测的传感器开始多样化。而现有传感器可以监测微小的压力变化,它通过将压力转化为微弱的电信号,来检测微小压力的变化;这种传感器特别适用于人体生理参数感应领域。然而,对于现有的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传感表面结构平整,使得压力在传感表面分散和传感内部相互抵消,接收的到的信号更加微弱。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的情况,提供了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涉及的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包括压力感应带、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所述压力感应带表面平整且置于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的中间;所述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与压力感应带接触的一面平整,无接触的一面两端部位平整,中间部位呈凹状且带有阵列的凸起,凸起的高度超过两端部位的高度。这种结构在人体生理参数监测时,压力传导正面带和压力传导背面带各自的表面整体高度变化不大,与人体接触部位更贴近,有效减少接触位置的空隙,能将压力有效传递,且凸起位置受到的压力最为集中且不易分散,是传感信号的主要来源。压力传导正面带的凸起的高度大于压力传导背面带的凸起的高度,这种结构使得压力传导正面带收到的压力信号比压力传导背面带收到的压力信号更强,而总体信号也比两面凸起高度相同的结构收到的信号效果不同,其信号是压力传导正面带较强的信号和压力传导背面带较弱的信号的集合,这种信号容易区分,也使得信号较为特别,明显更强。
[0005]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压力感应带的材料为软性材料,适合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弯曲的环境,特别适用于紧贴人体表面的传感监测。
[0006]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的材料为弹性材料,能将压力更有效地传递到压力感应带,而且人体接触会较舒适。
[0007]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的凸起相互分布在对应的空隙中央处,这种结构能使压力传导正面带和压力传导背面带的接触压力覆盖分布区域更全面,也就能够更完善的采集信号。
[0008]本实新型的有益效果:其结构简单,能有效增强压力感应带的接收信号,特别适用于人体生理参数监测领域。
[0009]【【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的凸起的分布图;
[0012]其中:1、压力感应带;2、压力传导正面带;3、压力传导背面带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15]本实例中,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包括压力感应带1、压力传导正面带2、压力传导背面带3。压力感应带I的材料为软性材料,适合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弯曲的环境,特别适用于紧贴人体表面的传感监测。压力传导正面带2、压力传导背面带3的材料为弹性材料,能将压力更有效地传递到压力感应带1,而且人体接触会较舒适。
[0016]所述压力感应带I表面平整且置于压力传导正面带2、压力传导背面带3的中间;所述压力传导正面带2、压力传导背面带3与压力感应带I接触的一面平整,无接触的一面两端部位平整,中间部位呈凹状且带有阵列的凸起,凸起的高度超过两端部位的高度。这种结构在人体生理参数监测时,压力传导正面带2和压力传导背面带3各自的表面整体高度变化不大,与人体接触部位更贴近,有效减少接触位置的空隙,能将压力有效传递,且凸起位置受到的压力最为集中且不易分散,是传感信号的主要来源。压力传导正面带2的凸起的高度大于压力传导背面带3的凸起的高度,这种结构使得压力传导正面带2收到的压力信号比压力传导背面带3收到的压力信号更强,而总体信号也比两面凸起高度相同的结构收到的信号效果不同,其信号是压力传导正面带2较强的信号和压力传导背面带3较弱的信号的集合,这种信号容易区分,也使得信号较为特别,明显更强。
[0017]本实例中,所述的压力传导正面带2、压力传导背面带3的凸起相互分布在对应的空隙中央处,如图2所示,实线为压力传导正面带2的凸起,虚线为压力传导背面带3的凸起。这种结构能使压力传导正面带2和压力传导背面带3的接触压力覆盖分布区域更全面,也就能够更完善的采集信号。
[001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增强压力感应带的接收信号,特别适用于人体生理参数监测领域。
[0019]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包括压力感应带、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所述压力感应带表面平整且置于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的中间;所述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与压力感应带接触的一面平整,无接触的一面两端部位平整,中间部位呈凹状但带有阵列的凸起,凸起的高度超过两端部位的高度;压力传导正面带的凸起的高度大于压力传导背面带的凸起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感应带的材料为软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的凸起相互分布在对应的空隙中央处。
【专利摘要】一种压力传导感应结构,其包括压力感应带、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所述压力感应带表面平整且置于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的中间;所述压力传导正面带、压力传导背面带与压力感应带接触的一面平整,无接触的一面两端部位平整,中间部位呈凹状但带有阵列的凸起,凸起的高度超过两端部位的高度;压力传导正面带的凸起的高度大于压力传导背面带的凸起的高度;其结构简单,能有效增强压力感应带的接收信号,特别适用于人体生理参数感应领域。
【IPC分类】A61B5-00
【公开号】CN204542058
【申请号】CN201420837593
【发明人】何宏天, 郭金龙, 刘明辉
【申请人】深圳市炎志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