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2881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活检针。
【背景技术】
[0002]活检针是一种医疗器械,适用于人体多种器官,可用于锥体肿瘤和不明种类肿瘤等的活组织取样、吸取细胞。利用外针可拆卸,可注射止血剂和治疗等。自从1971年Jamshidi公司生产的手动活检针之后,骨活检技术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突破。
[0003]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一次性活检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活检针,适用于通过动力驱动装置来进行操作,相对于标准的手动活检针可以提供更大的样本,产生的疼痛小,所用的时间少。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活检针,所述一次性活检针包括针芯部分、针管部分和固定外套;所述针芯部分包括针芯和针芯座,针芯座同轴固定在针芯的尾部;针管部分包括针管和针管座,针管座同轴固定在针管的尾部;所述针芯同轴穿设在针管内,针芯的头部伸出针管的头部,所述针管座后端抵靠在针芯座前端;所述固定外套套设在针管座和针芯座的外部并与针管座螺纹连接;固定外套的尾部设有转动配合部,且固定外套的后端封闭,针芯座的后端抵靠在固定外套的后端;所述针芯座与固定外套之间形成有防止两者圆周方向相对转动的卡合部。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针芯座的前部为一圆柱体,圆柱体后部同轴设有多面柱体,多面柱体的外径小于圆柱体外径;所述针芯尾部同轴插入到针芯座内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套的前部内、外壁均为圆柱形,固定外套的后部内壁和外壁分别为柱形多面体,所述固定外套后部外壁的柱形多面体形成所述转动配合部,所述固定外套后部内壁的柱形多面体与针芯座后部的多面柱体配合构成所述卡合部。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针管座前部为捏持部,捏持部后端同轴设有连接部,捏持部位于固定外套外面,捏持部的外壁圆周均设有凸起的纹路;所述连接部为圆柱形,连接部的外壁设有螺纹与固定外套圆柱形内壁的内螺纹连接;穿过所述捏持部和连接部的中心设有通孔,针管尾部同轴插入该通孔内并固定连接。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针管座连接部的后端同轴设有一鲁尔接头,鲁尔接头的内腔与所述通孔连通;针芯座前部的圆柱体内同心设有一圆柱形空腔,所述针芯座圆柱体的顶部抵靠在针管座连接部的后端,且所述鲁尔接头伸入到圆柱形空腔中;圆柱形空腔底部向前环绕针芯延伸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伸入到鲁尔接头内部,且凸出部外壁为与所述鲁尔接头内壁配合的圆锥形面。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固定外套的圆柱形内壁上设有一能与针管座连接部的后端相抵靠的环形定位台阶部,该环形定位台阶部位于固定外套圆柱形内壁内螺纹的后面且其内径大于针芯座圆柱体的外径、小于针管座连接部的外径。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固定外套的柱形多面体内壁的直径小于圆柱形内壁的直径,且两者的结合处设有第一圆锥倒角;所述针芯座后端边缘设有第二圆锥倒角。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固定外套的后端边缘设有第三圆锥倒角;固定外套的圆柱形外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针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0012]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活检针适用于通过动力驱动装置来进行操作,与标准的手动活检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针管无缩口,且采用动力驱动一致性好,避免人为操作误差,相对于标准的手动活检针可以提供更大的样本,产生的疼痛小,所用的时间少。
【附图说明】
[0013]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活检针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活检针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活检针的剖视图。
[0017]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活检针的电动骨活检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5:为上述电动骨活检装置的分解不意图。
[0019]图6: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合的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剖视图。
[0020]图7:为一次性活检针与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的分解图。
[0021]图8:为一次性活检针装入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的剖视图,滑动套向后移动。
[0022]图9:为一次性活检针装入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的剖视图,滑动套回位。
[0023]图10:为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活检针20,该一次性活检针20包括针芯部分21、针管部分22和固定外套23 ;针芯部分21包括针芯210和针芯座211,针芯座211同轴固定在针芯210的尾部;针管部分22包括针管220和针管座221,针管220的外壁上设有准确的刻度,针管座221同轴固定在针管220的尾部;针芯210同轴穿设在针管220内,针芯210的头部伸出针管220的头部,针管座221后端抵靠在针芯座211前端。固定外套23套设在针管座221和针芯座211的外部并与针管座221螺纹连接。固定外套23的尾部设有转动配合部231,该转动配合部231可以是柱形多面体,固定外套23的后端封闭,针芯座211的后端抵靠在固定外套23的后端;针芯座211与固定外套23之间形成有防止两者圆周方向相对转动的卡合部。具体的,针芯座211的前部为一圆柱体2111,圆柱体2111后部同轴设有多面柱体2112,该多面柱体2112可以为六面柱体;多面柱体2112的外径小于圆柱体2111外径。针芯210尾部同轴插入到针芯座211内部并与其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注塑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固定外套23的前部内、外壁均为圆柱形,固定外套23的后部内壁和外壁分别为柱形多面体,本实施方式中均为柱形六面体。固定外套23后部外壁的柱形六面体形成转动配合部231,固定外套23后部内壁的柱形六面体与针芯座211后部的六面柱体2112配合构成卡合部。针管座221前部为捏持部2211,捏持部2211后端同轴设有连接部2212,捏持部2211位于固定外套23外面,捏持部2211的外壁圆周均设有凸起的纹路,方便使用者带上无菌手套后的操作,避免打滑。连接部2212为圆柱形,连接部2212的外壁设有螺纹与固定外套23圆柱形内壁的内螺纹连接;穿过捏持部2211和连接部2212的中心设有通孔,针管220尾部同轴插入该通孔内并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注塑或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
[0026]进一步,针管座连接部2212的后端同轴设有一鲁尔接头2213,鲁尔接头221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标准接头,可以连接注射或抽吸设备,以进行必要的临床操作。鲁尔接头2213的内腔与捏持部2211和连接部2212的中心通孔连通;针芯座211前部的圆柱体2111内同心设有一圆柱形空腔,针芯座圆柱体2111的顶部抵靠在针管座连接部2212的后端,且鲁尔接头2213伸入到圆柱形空腔中;圆柱形空腔底部向前环绕针芯210延伸有一凸出部2113,该凸出部2113伸入到鲁尔接头2213内部,且凸出部2113外壁为与鲁尔接头2213内壁配合的圆锥形面。针芯210从针管座221的鲁尔接头2213穿入,针芯座211与针管座221相接触以实现针芯210尖端与针管220尖端的固定操作。固定外套23的圆柱形内壁上设有一能与针管座连接部2212的后端相抵靠的环形定位台阶部232,以实现针管座221的精确定位。该环形定位台阶部232位于固定外套23圆柱形内壁内螺纹的后面且其内径大于针芯座圆柱体2111的外径、小于针管座连接部2212的外径。固定外套23的柱形多面体内壁的直径小于圆柱形内壁的直径,且两者的结合处设有第一圆锥倒角233 ;针芯座211后端边缘设有第二圆锥倒角2114。固定外套23的后端边缘设有第三圆锥倒角234 ;固定外套的圆柱形外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35。
[0027]该一次性活检针20采用一次性的方式,头端是锋利的尖端,用于穿透人体组织到达骨髓组织的病灶边缘,通过针管吸取或采集骨髓或骨组织样本。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活检针20使用动力驱动装置来进行操作的过程。
[0028]如图4和图5所示,该一次性活检针20可以与转接接头40、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30、扶针器10及动力驱动器50 —起组成一个电动骨活检装置I。动力驱动器50的输出端通过转接接头40连接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30,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30上固定锁紧有一次性活检针20,该一次性活检针20上滑动套设有扶针器10。通过动力驱动器50驱动,从骨头或骨组织中取出样本。动力驱动器50可以提供最佳的转速和扭矩以转动一次性活检针20而获得活检样本。转接接头40与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30相组合,以实现动力驱动器50与一次性活检针20的动力传输。扶针器10可以在一次性活检针20上滑动和停止,针管220上有准确的刻度,实现穿刺深度的精确定位,并且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增强了获得活检样本的可靠性。
[0029]进一步,如图6所示,一次性活检针锁定装置30包括轴套301、转轴302和滑动套303 ;轴套30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