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关节弹力防脱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073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肩关节弹力防脱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肩关节弹力防脱固定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加速,各种交通工具的应用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肩部及上肢的损伤,如肩关节脱位、半脱位,肩锁关节脱位,肱骨中、上段及近端骨折,锁骨 外1/3骨折等越来越多见。针对这些疾病临床上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治疗方法, 虽然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也逐渐凸显出其价格昂贵、需二次手术、易并发感染、骨折延 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弊端;保守治疗损伤小,易被患者接受,但又存在固定不牢、疗效欠佳等 缺点。
[0003] 目前在上述相关疾病的手术及保守治疗中,采用的有数种外固定方法,常见的 有:
[0004] 1、穿针外固定架固定。该法多用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因其以钢针穿透骨皮质来 达到固定目的,因此其牢固性在所有外固定器具中最为可靠。但是该法费用昂贵,操作较为 复杂,固定前需先进行麻醉,钢针穿透皮肉及骨皮质,易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而且加重 病人的损伤,后期钢针处若护理不当易引起感染,同时外固定架对于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 很大不便。
[0005] 2、石膏固定。石膏固定费用较为低廉,操作相对简单。但是石膏固定相对笨重,透 气性差,舒适度低,且后期伴随患肢肌肉萎缩易发生松动造成固定不牢;另一方面,固定过 紧又会影响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达不到临床预期效果。
[0006] 3、支具固定。塑料支具固定可以达到和石膏固定近似的固定效果,其舒适度也较 石膏固定有明显提高,但其费用较为高昂,而且受制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支具固定前需要对 患者肢体进行测量,造模,因此其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0007] 4、绷带等简易悬吊带固定。其中"8"字绷带固定可治疗锁骨中段及近端骨折,但 对锁骨外1/3骨折疗效欠佳。颈臂悬吊带固定操作简单便捷、可适时调整,但其易脱落,长 期固定则加大颈部压力,易引起颈部酸痛,诱发颈椎病等并发症。
[0008] 5、单纯小夹板固定。
[0009] 5. 1超肩小夹板固定。此固定方法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成功者疗效可,但 单纯应用此固定法易遗留肩关节松弛症及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后期康复锻炼较为困难。
[0010] 5. 2不超肩肘上臂小夹板固定。此固定方法对于肱骨中、上段横断型骨折手法复位 成功者疗效可,但长期固定后,易因上肢重力牵拉而造成骨折分离移位,后期遗留骨折延迟 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
[0011] 6、三角巾固定。此方法简单方便,但不容易调控悬吊的角度和高度,容易随病人活 动及体位的改变而改变,且向上提拉力不足,治疗作用有限,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等无治疗作 用。
[0012] 7、肩关节外展架。此固定方法可有效避免肩部术后关节粘连,但价格昂贵,且舒适 度低,临床中难以很好的推广应用。
[0013] 综上可知,以上几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皆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探索 和研发一种新型固定和康复器具,其既能给予上述相关疾病稳定、有效的固定,促进韧带、 肌肉修复及骨折的愈合,又能减少患者后期功能锻炼的难度,降低患者花费。

【发明内容】

[001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肩关节弹 力防脱固定带,可有效解决肩部及上肢的损伤治疗时的外固定问题。
[0015]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弹力松紧带的两端分别穿过肩带和肘带,粘扣在 一起构成环形的弹力固定圈结构,肩带置于肘带的上方,肩带是由前后对称的前套片和后 套片对接在一起构成,每个套片的一侧壁上有向外凸起的连接端,连接端上自上向下分布 有穿孔,肘带的一侧壁上有置于连接端下方的托带,托带的外端连接在手环的一侧,手环的 两端粘扣在一起构成环形结构,手环的上部套有吊环,辅助固定带的一端穿过前套片上的 穿孔,粘扣在靠近前套片的辅助固定带上,辅助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后套片上的穿孔,穿装 在吊环上,粘扣在吊环上方的辅助固定带上,前套片上的穿孔和后套片上的穿孔之间的辅 助固定带上有腋下防压棉垫,后套片上的穿孔和吊环之间的辅助固定带上有肩部防压棉 垫。
[0016] 本实用新型有效弥补传统固定方法提拉不足、固定不牢、舒适度欠佳等缺点,达到 临床有效固定的目的,不但舒适,还能促进韧带、肌肉修复及骨折的愈合,又能减少患者后 期功能锻炼的难度,降低患者花费。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肩带的结构展开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肘带的结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1] 由图1-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弹力松紧带1的两端分别穿过肩带和肘 带2,粘扣在一起构成环形的弹力固定圈结构,肩带置于肘带的上方,肩带是由前后对称的 前套片3和后套片4对接在一起构成,每个套片的一侧壁上有向外凸起的连接端,连接端上 自上向下分布有穿孔5,肘带的一侧壁上有置于连接端下方的托带6,托带的外端连接在手 环7的一侧,手环的两端粘扣在一起构成环形结构,手环的上部套有吊环8,辅助固定带9的 一端穿过前套片上的穿孔,粘扣在靠近前套片的辅助固定带上,辅助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 后套片上的穿孔,穿装在吊环上,粘扣在吊环上方的辅助固定带上,前套片上的穿孔和后套 片上的穿孔之间的辅助固定带上有腋下防压棉垫10,后套片上的穿孔和吊环之间的辅助固 定带上有肩部防压棉垫11。
[0022] 所述的肩带的每个套片和侧壁上的连接端连成一体结构。
[0023] 所述的肘带2、托带6和手环7均为长条形。
[0024] 所述的肘带2的背面有沿长向的第一穿引通道12。
[0025] 所述的前套片3和后套片4呈"凸"字形结构。
[0026] 所述的前套片3和后套片4的背面有沿长向的相互连通的第二穿引通道13。
[0027] 所述的肩带、肘带2、托带6和手环7的边沿均有包边15,托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 肘带和手环的一侧中部。
[0028] 所述的手环7的两端经第一粘扣带14连接在一起。
[0029] 所述的腋下防压棉垫10和肩部防压棉垫11为长条形,腋下防压棉垫和肩部防压 棉垫的两侧分别经第二粘扣带相连接,构成圆筒状结构。
[0030] 所述的辅助固定带9为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粘扣带的尼龙带。
[0031] 所述的弹力松紧带1的两端经第四粘扣带连接在一起,构成环形结构。
[003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对于肱骨中、上段及近端骨折的病人,待复位成功小夹 板外固定或内固定后,根据骨折部位及病人个体特点进行固定;对于肩关节脱位、半脱位患 者需在整复后应用此固定带固定;对于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分类)I型、II型、III型以 及锁骨外1/3骨折的病人则不须整复,可直接应用肩关节弹力防脱固定带固定。
[0033]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增加骨折端对合,使脱位复位,对抗上肢下垂重力,减少肌肉萎 缩,减轻韧带牵拉,促进康复锻炼,具体是,促进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及固定,增加肱骨中、 上段及近端骨折以及肩关节脱位、半脱位复位固定后的稳定性,防止因肩部固定、肌肉废用 萎缩而造成的肩关节松弛等并发症,缩短损伤愈合时间,减轻患者后期功能锻炼的难度,减 少患者花费。
[0034]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顺应骨的力线轴进行加压,使肩部、肘部产生相互作用力,并 持续对抗上肢下垂的重力,减少肌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