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进液耳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080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自动进液耳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进液功能的耳塞。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或进行中耳乳突手术术后换药时,通常先用耳科吸引器对外耳道内脓性分泌物或组织渗出物进行抽吸,使外耳道内保持相对清洁,以利于炎症消除,创面恢复。而在治疗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时,抽吸分泌物后还要通过注药装置向外耳道内注入双氧水、抗生素、生理盐水等相关药物,以更好的杀菌、抗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上皮生长。因此,在临床上,通常将抽吸分泌物及注入药物很好的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0003]但目前采用耳科吸引器进行抽吸过程中,易造成局部气压降低,对鼓膜造成无法预测的伤害、进而影响患者的听力;同时金属的吸引器或注药装置与外耳道、鼓膜相接触,极有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增加感染机会,影响伤口愈合;此外,反复将外耳道冲洗及注药装置在外耳道内拔插,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存在潜在医疗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进液耳塞,以降低对患者耳部的损伤,而且便于医护人员或者患者自己操作。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进液耳塞包括用于吸收脓性物质的圆柱形棉质体、导液支架和储液盖,所述储液盖的一侧开口处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储液盖的内壁与密封膜共同形成用于储存药液的容置腔室,所述储液盖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0006]所述导液支架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置棉槽,所述置棉槽用于插入所述圆柱形棉质体的端部,所述导液支架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密封膜的尖刺部,所述尖刺部的周围分布有与所述置棉槽相连通的导液孔,所述导液支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所述储液盖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用于改变所述尖刺部与密封膜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尖刺部刺破所述密封膜。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棉槽呈圆柱形,且其直径略小于所述圆柱形棉质体的直径,所述置棉槽的深度为所述圆柱形棉质体长度的1/5-1/10。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支架的设置有外螺纹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环状限位槽,所述环状限位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盖住所述外螺纹的底部,用于限制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的旋入距离。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状限位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所述尖刺部与所述两块限位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限位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限位块。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状限位槽的侧壁与所述限位块虚连。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形棉质体为膨体海绵。
[0013]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进液耳塞通过尖刺部与密封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内外螺纹之间的配合,既可以用于抽吸耳道内的脓性物质,同时还能够对耳道进行敷药,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对患者耳部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另夕卜,该自动进液耳塞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进液耳塞的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液支架的一个侧面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液支架的另一个侧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进液耳塞包括用于吸收脓性物质的圆柱形棉质体、导液支架和储液盖,所述储液盖的一侧开口处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储液盖的内壁与密封膜共同形成用于储存药液的容置腔室,所述储液盖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导液支架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置棉槽,所述置棉槽用于插入所述圆柱形棉质体的端部,所述导液支架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密封膜的尖刺部,所述尖刺部的周围分布有与所述置棉槽相连通的导液孔,所述导液支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所述储液盖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用于改变所述尖刺部与密封膜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尖刺部刺破所述密封膜。
[0019]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进液耳塞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进液耳塞包括用于吸收脓性物质的圆柱形棉质体1、导液支架2和储液盖3,所述储液盖3的一侧开口处设置有密封膜4,所述储液盖3的内壁与密封膜4共同形成用于储存药液的容置腔室5,所述储液盖3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6。结合图2和图3可知,所述导液支架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置棉槽22,所述置棉槽22用于插入所述圆柱形棉质体I的端部,所述导液支架2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密封膜4的尖刺部21。所述容置腔室5内可以存放药液,当密封膜4被刺破时,药液流出容置腔室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密封膜4具有较好的气密性,而且在保证气密性的前提下,选用较薄、较易被刺破的材质。
[0020]进一步地,所述尖刺部21的周围分布有与所述置棉槽22相连通的导液孔23,所述导液支架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24,该外螺纹24与所述储液盖3的内螺纹6相互配合,用于改变所述尖刺部21与密封膜4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尖刺部21刺破所述密封膜4。当密封膜4被刺破,药液流出容置腔室5后,药液随之通过导液孔23流入置棉槽22,进而浸润所述圆柱形棉质体I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