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吊篮和设有这种人体吊篮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53620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吊篮和设有这种人体吊篮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护理器械,特别是一种方便瘫痪者排便及护理人员操作使用的人体吊篮和设有这种人体吊篮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护理肢体失去活动功能的瘫痪人员劳动强度极大。瘫痪者长期卧床,护理不好,会使瘫痪者出现褥疮,内脏器官功能衰退,加速死亡。
[0003]为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增强瘫痪者的体质,本申请人曾在Π201220001458.5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吊起移动装置。该装置由安装在轨道上的电动葫芦和人体吊篮组成。人体吊篮由两根吊带、两根腿带、兜垫、腰带和胸带构成。护理人员利用该装置不需用力即可将瘫痪者从病床上吊起并移动到座椅或轮椅上,进行饮食、阅览、看电视及到户外活动,起到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瘫痪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该装置使用的人体吊篮的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使用操作比较麻烦,吊起时人体被带子捆绑,舒适度较差。
[0004]针对这种瘫痪病人吊起移动装置所用人体吊篮的缺点,本申请人在Π201420259875.9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瘫痪人员移动装置。该装置使用的人体吊篮改成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吊兜和吊带构成,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便,不需撤换时可将吊兜置于瘫痪者身下,不必取出,进一步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瘫痪者在吊起过程中坐在柔软的吊兜中,不需捆绑,感觉舒适。但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这种吊兜不方便瘫痪者排便,原因是,瘫痪者被吊到坐便或便盆上,吊兜必须从臀下取出才能排便,便后需将吊兜恢复原位,靠护理人员一人完成这些操作很困难;二是护理人员在瘫痪者身上安放和撤下人体吊篮需改变瘫痪者的体位,操作不够简便,尤其是瘫痪者被吊到轮椅或座椅上后,压在臀下的吊兜如不取出,既影响瘫痪人员的舒适度,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瘫痪人员移动装置所用人体吊篮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方便瘫痪人员排便和在瘫痪者身上安放及撤下操作简便的人体吊篮和设有这种人体吊篮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以进一步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瘫痪人员的舒适及美观程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吊篮,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吊兜,在吊兜的下部有与瘫痪者臀部相对应的缺口,在吊兜上端两边角和缺口两侧边下端分别有吊环,在缺口两侧边下端的吊环中穿有吊带,吊带的两端有吊环。
[0007]为确保高位截瘫者坐起后的安全,在所述吊兜对应瘫痪者胸部的位置设有护带。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电动葫芦,由电动葫芦牵引的吊绳和悬挂在吊绳下端的挂件(这些部件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同);其特点是,挂在挂件上的人体吊篮为上述本实用新型人体吊篮。
[0009]使用本实用新型人体吊篮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使用时,由护理人员将吊兜展开,铺在瘫痪者身下,让瘫痪者身体仰卧在吊兜上,臀部置于吊兜的缺口部位,两腿从缺口下端伸出,然后从瘫痪者大腿靠近膝关节部位的下面用手将吊兜缺口两侧边的下端分别抽到两腿之间,将吊带穿过缺口两侧边下端的吊环中;再将护带两端从瘫痪者腋下抽到胸前,并系好,完成人体吊篮的安放。然后启动电动葫芦,使挂件放下,将吊兜上端两边角的吊环和吊带两端的吊环分别挂在挂件两端的挂钩上;遥控或手控电动葫芦,使挂件慢慢升起,瘫痪者身体随之在吊兜中自然坐起,臀部从吊兜的缺口中露出,如需排便,可将瘫痪者直接移到坐便器上,因瘫痪者臀部外露,不必取下吊兜即可进行排便。如不排便,则根据需要,将瘫痪者吊起后移到轮椅或座椅上;坐好后如需将吊兜撤下,只要将吊兜上端两边角的吊环和吊带两端的吊环分别从挂件上摘下;再将吊带从缺口两侧边下端的吊环中抽出,将缺口两侧边的下端分别从瘫痪者膝关节下面向外抽出;再解开胸前的护带,此时即可将吊兜从瘫痪者背后向上取出。需要将瘫痪者重新吊起时,只需将吊兜搭在瘫痪者后背上,使吊兜缺口两侧边沿瘫痪者臀部两侧向前伸展至瘫痪者大腿前端,然后按与上述安放人体吊篮相同的步骤操作,即可将人体吊篮重新安放在瘫痪者身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1]1、瘫痪人员排便不必撤下人体吊篮,既可进一步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又可改善瘫痪人员的卫生条件。
[0012]2、护理人员在瘫痪者身上安放和撤下人体吊篮操作简便;瘫痪人员在坐姿情况下由于臀部不压在吊兜上,可以随时方便地撤掉人体吊篮,增加瘫痪者的舒适度和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体吊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吊兜缺口两侧边的展开图);
[0014]图2为设有图1所示人体吊篮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的结构和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中:1-吊贺,2_吊环,3_护带,4_定位环,5_ (吊9? )缺口,6_吊带,7_混凝土天棚,8-轨道,9-电动葫芦,10-吊绳,11-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人体吊篮由尼龙布或其它具有一定强度的柔性材料制成方形吊兜1,在吊兜下部开设与瘫痪者臀部相对应的倒U形缺口 5,在吊兜上部对应瘫痪者胸部位置用布带缝制左右对称的两个定位环4,在环中穿一两端钉有粘扣的护带3,在吊兜上端两边角和吊兜缺口两侧边的下端分别设置吊环2,其中吊兜上端两边角的吊环由尼龙带构成,钉制在吊兜上端的两边角上,吊兜缺口两侧边下端的吊环由开设在缺口两侧边下端的横向切口构成;吊带6由长度可调节的尼龙带构成,吊带两端也钉制有尼龙带构成的吊环,使用时将吊带穿过缺口两侧边下端的横向切口,吊带两端的吊环分别挂在下述瘫痪人员移动装置的挂件的挂钩上。
[001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瘫痪人员移动装置,其电动葫芦9采用负荷150kg的微型产品,通过位于其壳体上部的滑轮(未图示)安装在轨道8上,轨道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天棚7上,或其它承重体上,电动葫芦牵引的吊绳10的下端与挂件11连接,装载瘫痪人员的上述人体吊篮悬挂在挂件两端的挂钩上,电动葫芦的运行用遥控器或手动开关控制(未图示)。
【主权项】
1.一种人体吊篮,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吊兜(I),其特征在于,在吊兜的下部有与瘫痪者臀部相对应的缺口(5),在吊兜上端两边角和缺口两侧边下端分别有吊环(2),在缺口两侧边下端的吊环中穿有吊带(6),吊带的两端有吊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吊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兜(I)对应瘫痪者胸部的位置设有护带(3)。3.—种瘫痪人员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8)上的电动葫芦(9),由电动葫芦牵引的吊绳(10)和悬挂在吊绳下端的挂件(11);其特征在于,挂在所述挂件上的人体吊篮为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人体吊篮。
【专利摘要】一种人体吊篮,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吊兜构成,在吊兜的下部有与瘫痪者臀部相对应的缺口,在吊兜上端两边角和缺口两侧边下端分别有吊环,在缺口两侧边下端的吊环中穿有吊带,吊带的两端有吊环,在吊兜对应瘫痪人员胸部的位置有护带。使用这种人体吊篮的瘫痪人员移动装置,瘫痪者被吊起后,臀部可从吊兜的缺口中露出,方便排便;护理人员在瘫痪者身上安放和撤下人体吊篮操作简便;瘫痪人员在坐姿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撤掉人体吊篮,增加瘫痪者的舒适度和外观美感。
【IPC分类】A61G7/14, A61G7/10
【公开号】CN204709242
【申请号】CN201520287425
【发明人】蔡忠柱
【申请人】蔡忠柱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