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45511阅读:来源:国知局
>13连接;床面板14上设推顶件10导出孔15,推顶件10前端从孔中导出;翻身软托6由托片3和托片3两端的刚性连接件I构成,翻身软托6两端的刚性连接件I与两对称推顶件10前端连接;翻身软托6的托片3位于床面板14上面、床垫4内、床垫4、床单5的上面,其刚性连接件I可向床边延伸。翻身软托6的刚性连接件I或向床边延伸的的刚性连接件I上面应设有柔性块2。翻身软托6的托片3位于床面板14上或床垫4内,其刚性连接件I上设柔性块2,此时床垫4局部做配合性让位。翻身软托6至少为位于背部、臀部的两对,也可以增加小腿部的一对,其它部位的增加则不具有必要性。位于臀部位置推顶件10前端的的翻身软托6适宜位于腰部以下的臀部上缘,以尽可能的将臀部褥疮易发区域让空。当需要给老人或病患翻身时,通过驱动件13工作,驱动驱动臂12,继而顶起翻身软托6的一端,实现翻身功能。
[0027]参照附图6、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该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是在平躺人体的两侧外的床面板14下设有轴心尽可能贴近床面板14的由床框支承的转轴8 ;至少在床面板14下平躺人体两侧的肩背部、臀部或增加到小腿部的对应位置的床面板14下基本对称的位置设有后端与转轴8连接的推顶件10 ;对称位置的两推顶件10前端连接翻身软托6,翻身软托6的托片3为一个长条状的柔性布片。推顶件10的前部可以是以转轴8为中心的标准圆弧形9,后部为圆弧或直杆的连接杆7,床面板14上对应位置设推顶件10导出孔15,推顶件10前端从孔中导出,其前端转动到床面板14以上的弧度为0°?90°之间;其后部为连接杆7,连接杆7后端与转轴8连接,推顶件10后部的连接杆7或在转轴8上设驱动臂12,驱动臂12与驱动件13连接;床面板14上设推顶件10导出孔15,推顶件10前端从孔中导出;翻身软托6由托片3和托片3两端的刚性连接件I构成,翻身软托6 —端与推顶件10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床面板14连接;翻身软托6的托片3位于床面板14上面、床垫4内、床垫4、床单5的上面,其刚性连接件I可向床边延伸。翻身软托6的刚性连接件I或向床边延伸的的刚性连接件I上面应设有柔性块2。翻身软托6的托片3可以位于床面板14上或床垫4内,其刚性连接件I上设柔性块2,此时床垫4局部做配合性让位。翻身软托6至少为位于背部、臀部的两对,也可以增加小腿部的一对,其它部位的增加则不具有必要性。位于臀部位置推顶件10前端的的翻身软托6适宜位于腰部以下的臀部上缘,以尽可能的将臀部褥疮易发区域让空。当需要给老人或病患翻身时,通过驱动件13工作,驱动驱动臂12,继而顶起翻身软托6的一端,实现翻身功能。
[0028]参照附图1、2、5、7、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三。该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是在平躺人体的两侧外的床面板14下设有轴心尽可能贴近床面板14的由床框支承的转轴8 ;至少在床面板14下平躺人体两侧的肩背部、臀部或增加到小腿部的对应位置的床面板
14下基本对称的位置设有后端与转轴8连接的推顶件10 ;对称位置的两推顶件10前端连接翻身软托6,翻身软托6的托片3为一个长条状的柔性布片。推顶件10可以为不规则V形,前部为任意圆弧,在床面板14上对应位置设推顶件10导出孔15,床面板14上导出孔15为长孔,推顶件10前端从孔中导出。其前端转动到床面板14以上的弧度为0°?90°之间;其后部为连接杆7,连接杆7后端与转轴8连接,推顶件10后部的连接杆7或在转轴8上设驱动臂12,驱动臂12与驱动件13连接;翻身软托6由托片3和托片3两端的刚性连接件I构成,翻身软托6两端的刚性连接件I与两对称推顶件10前端连接。或一端与推顶件10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床面板14连接;翻身软托6两端的刚性连接件I与两对称推顶件10前端连接时,位于肩背部、臀部的两翻身软托6连可以为一个整体。翻身软托6的托片3位于床面板14上面、床垫4内、床垫4、床单5的上面,其刚性连接件I可向床边延伸。翻身软托6的刚性连接件I或向床边延伸的的刚性连接件I上面应设有柔性块2。翻身软托6的托片3可以位于床面板14上或床垫4内,其刚性连接件I上设柔性块2,此时床垫4局部做配合性让位。翻身软托6至少为位于背部、臀部的两对,也可以增加小腿部的一对,其它部位的增加则不具有必要性。位于臀部位置推顶件10前端的的翻身软托6适宜位于腰部以下的臀部上缘,以尽可能的将臀部褥疮易发区域让空。当需要给老人或病患翻身时,通过驱动件13工作,驱动驱动臂12,继而顶起翻身软托6的一端,实现翻身功能。
【主权项】
1.一种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平躺人体的两侧外的床面板下设有轴心尽可能贴近床面板的由床框支承的转轴;至少在床面板下平躺人体两侧的肩背部、臀部或增加到小腿部的对应位置的床面板下基本对称的位置设有后端与转轴连接的推顶件;对称位置的两推顶件前端连接翻身软托;所述推顶件为弯曲形,其前部为可旋转升入床面板以上的弧形,向床面板以上伸出,其前端转动到床面板以上的弧度为0°?90°之间;其后部为连接件,连接件后端与转轴连接,所述推顶件后部的连接件或在转轴上设驱动臂,驱动臂与驱动件连接;所述床面板上设推顶件导出孔,推顶件前端从孔中导出;所述翻身软托由托片和托片两端的刚性连接件构成,所述翻身软托两端的刚性连接件与两对称推顶件前端连接或一端与推顶件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床面板连接;所述翻身软托的托片位于床面板上面、床垫内、床垫的上面、床单的上面,刚性连接件向床边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的前部是以转轴为中心的标准圆弧形,后部为圆弧或直杆的连接杆,床面板上对应位置设推顶件导出孔,推顶件前端从孔中导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为不规则V形,前部为任意圆弧,在床面板上对应位置设推顶件导出孔,床面板上导出孔为长孔,推顶件前端从孔中导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软托的刚性连接件或向床边延伸的的刚性连接件上面应设有柔性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软托的托片位于床面板上或床垫内,其刚性连接件上设柔性块,床垫局部做配合性让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软托位于床垫、床单上面时,翻身软托的托片为一个长条状的柔性布片或位于肩背部、臀部的两翻身软托连为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托式助推翻身护理床,其在平躺人体的两侧外的床面板下,设有轴心尽可能贴近床面板的由床框支承的转轴;至少在床面板下平躺人体两侧的肩背部、臀部或增加到小腿部的对应位置的床面板下基本对称的位置设有后端与转轴连接的推顶件,推顶件后部的连接件或在转轴上设驱动臂,驱动臂与驱动件连接;翻身软托的连接件连接于对称位置的两推顶件前端;工作时一侧支撑杆前端可以穿过床面板向床面板上运动驱动翻身软托推动病患翻身,且对卧但没有要求,有效的防止褥疮的产生,减缓病患长期卧床的苦,减轻护理工作强度的一种惠及病患和卧床老人的医护器械用品。
【IPC分类】A61G7/057, A61G7/008
【公开号】CN204814530
【申请号】CN201520513635
【发明人】何杭, 何汉中
【申请人】何杭, 何汉中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