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椅扶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70794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电动轮椅扶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轮椅扶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电动轮椅是在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动力驱动装置、控制器、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人工操纵控制器,就能驱动轮椅完成前进、后退、转向、平躺等多种功能操作,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行动途径。而现有对的电动轮椅扶手安装结构无法针对不同体型、身高的用户做出各向的适应性调节,对于长期乘坐轮椅的用户来说,容易存在乘坐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可调节程度高,可以针对不同体型、身高的用户做出多向的适应性调节的电动轮椅扶手安装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电动轮椅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座、第一扶手调节管、第二扶手调节管、第三扶手调节管、第四扶手调节管、第五扶手调节管、第六扶手调节管以及第七扶手调节管,所述第一扶手调节管呈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扶手调节管以及第三扶手调节管呈L形,第二扶手调节管的一端以及第三扶手调节管的一端分别插入第一扶手调节管的左端和右端,从而通过调节第二扶手调节管以及第三扶手调节管调节左右两个扶手座的距离,第四扶手调节管、第五扶手调节管呈竖直设置,第四扶手调节管的一端、第五扶手调节管的一端分别插入第二扶手调节管的另一端、第三扶手调节管的另一端,从而通过调节第四扶手调节管、第五扶手调节管调节扶手座高度,第六扶手调节管的一端以及第七扶手调节管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四扶手调节管的另一端、第五扶手调节管的另一端,第四扶手调节管的另一端、第五扶手调节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第六扶手调节管以及第七扶手调节管朝前下方转动的扶手支撑块,扶手座安装在第六扶手调节管以及第七扶手调节管上,从而可以转动第六扶手调节管以及第七扶手调节管,实现扶手转动抬起。采用这种结构,实现扶手的左右方向、高度方向的调节,从而适应于不同身高、体型用户的需求。
[0006]作为优选,扶手支撑块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第六扶手调节管以及第七扶手调节管的倾斜角度的第二调节螺栓。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栓,调整第二调节螺栓的顶部高度,从而可以调节左右两个扶手座倾斜角度。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实现扶手的左右方向、高度方向的调节,从而适应于不同身高、体型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彳丁走底座的结构不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彳丁走底座另一方向上的结构不意图。
[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轮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座垫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座垫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盖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调节螺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参见图1-图10,本实施例电动轮椅,包括行走底座和座椅,所述行走底座包括前轮支架1、后轮支架2、驱动轮装置和蓄电池31,驱动轮装置包括控制器41、驱动电机42和驱动轮43,所述前轮支架包括支撑管11、连接柱12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前轮安装板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和第二前轮安装板16,连接柱12穿过第一支撑板14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二支撑板15上的第二安装孔并与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固定,连接柱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前轮安装板13、第二前轮安装板16上,采用连接柱12实现了第一前轮安装板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和第二前轮安装板16之间的固定连接,不仅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工艺制造难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保证前轮支架强度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重量。第一支撑板14的左侧以及第二支撑板15的右侧均设置用于驱动电动轮椅行走的驱动轮43,用于支撑座椅的支撑管11位于第一支撑板14的后段和第二支撑板15的后段之间并与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片171,第一加强片171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的右侧面和第二支撑板15的左侧面,第一加强片171的前端转动安装有踏板5。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第一加强片171为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提供了强度更好的连接,并且为踏板5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安装位置。所述驱动轮装置还包括减速箱44,第一支撑板14的左侧以及第二支撑板15的右侧均固定减速箱44,减速箱4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轮43。采用这种结构,简化了驱动轮43的安装结构,安装效率提高。所述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之间设置有呈匚形的第二加强片172以及呈L形的第三加强片173,第二加强片172的两端以及第三加强片173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所述圆弧形的凹槽贴合并固定在支撑管11的柱面上,第二加强片172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的右侧面和第二支撑板15的左侧面,第三加强片173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的右侧面和第二支撑板15的左侧面。采用这种结构,支撑管11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得到很好的固定,使得支撑管11的安装结构更加牢固,提高支撑座椅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述支撑管11内插设有伸缩管18,支撑管11的上段开设有调节缝111,调节缝1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锁紧座112,锁紧座112上开设有可供第一调节螺栓114穿过的调节孔,伸缩管18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调整伸缩管18高度的定位孔,一锁紧螺丝113穿过第一支撑板14、支撑管11、定位孔、第二支撑板15并通过螺母实现第一支撑板14、支撑管11、第二支撑板15以及伸缩管18的固定。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调整伸缩管18的高度,并配合锁紧螺丝113插入相应高度的定位孔实现座椅的高度调节,通过松开第一调节螺栓114,可以使得调节缝111张开,方便伸缩管18在支撑管11内的抽动。
[0020]所述后轮支架包括第一后支架板21、第二后支架板22、第三后支架板23、第四后支架板24以及第五后支架板25,第一后支架板21前端开设有供支撑管11穿入的第三安装孔,支撑管11穿入第三安装孔并与第一后支架板21固定,第一后支架板21向后延伸出两个伸出板26,使得第一后支架板21呈V形,两个伸出板26的后端均设置有后轮,采用从支撑管11作为支撑点,并采用向后左侧和后右侧伸出的两个伸出板26作为后轮的安装点,不仅保证较为美观的设计效果,而且可以为蓄电池31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第二后支架板22和第三后支架板23位于伸出板26的上方,第四后支架板24、第五后支架板25位于伸出板26的下方,第二后支架板22上的两个侧边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上以及其中一个伸出板26左侧边沿,第三后支架板23上的两个侧边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5上以及另一个伸出板26右侧边沿,第四后支架板24上的两个侧边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和其中一个伸出板26左侧边沿,第五后支架板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