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183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科拉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普外科拉钩。
【背景技术】
[0002]普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拉钩来拉伸伤口或者切口,以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现有的具备冲洗功能的拉钩的冲洗方式为直冲,冲洗力度大的时候容易造成组织损伤,此夕卜,直冲方式的反冲力大,易造成拉钩滑脱,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0003]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用带光带冲洗的拉钩[申请号:CN200920198882.1],包括拉钩基板,拉钩基板的前端翻折并延伸成拉钩钩板,拉钩基板的后端设置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基板上设置冲洗管和光纤管,冲洗管和光纤管的前端顺着拉钩钩板翻折并固定在拉钩钩板上,冲洗管和光纤管的尾端穿过手柄后,在冲洗管的端口设置冲水接头,在光纤管的端口设置光纤接头。
[0004]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冲洗方式为直冲,冲洗力度大的时候容易造成组织损伤,此外,直冲方式的反冲力大,易造成拉钩滑脱,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普外科拉钩。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普外科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钩本体,所述的拉钩本体内开有冲洗腔,所述的拉钩本体的尾部安装有冲洗插头,所述的拉钩本体的头部滑动连接有拉钩头且拉钩本体的头部逐渐收缩形成狭窄冲洗口,所述的拉钩头上开有第一侧流口,所述的拉钩本体的头部开有第二侧流口,且第一侧流口和第二侧流口相叠合时重叠处形成侧冲洗口,所述的狭窄冲洗口和拉钩头之间设有引流块,所述的拉钩头中开有供引流块进入的容置腔,所述的引流块和拉钩头之间设有位于容置腔内的预紧弹簧且当预紧弹簧处于正常伸缩状态时引流块位于第一侧流口侧部,所述的容置腔的开口端内壁内凹形成滑动开槽,所述的拉钩本体头部轴向向外延伸有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的外圈直径小于拉钩本体直径,所述的延伸段外壁为第一滑动面,所述的滑动开槽的内壁为第二滑动面,所述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表面均涂覆有耐磨层。拉钩头可相对于拉钩本体头部滑动,当滑动到第一侧流口和第二侧流口相叠合时重叠处形成侧冲洗口,冲洗液先将引流块冲向从侧冲洗口冲出容置腔内部,再通过侧冲洗口流出,从而改直冲方式为侧冲方式,避免了直冲方式造成的组织损伤和拉钩滑脱,此外,只有冲洗液的力度达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冲开引流块才能从侧冲洗口冲出,引流块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07]在上述的普外科拉钩中,所述的第一侧流口开于延伸段上,所述的第二侧流口开于滑动开槽上。延伸段沿着滑动开槽滑动过程中第一侧流口和第二侧流口重叠。
[0008]在上述的普外科拉钩中,所述的延伸段的开口端外壁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限位环,所述的滑动开槽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挡环,所述的环形挡环和滑动开槽内端之间形成供环形限位环滑动的滑动空间。环形挡环和环形限位环对拉钩头的移动具有限位作用,防止拉钩头从拉钩本体上滑脱。
[0009]在上述的普外科拉钩中,所述的环形限位环与滑动开槽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环形挡环与延伸段外壁相贴合。
[00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普外科拉钩的优点在于:
[0011]第一,拉钩头可相对于拉钩本体头部滑动,当滑动到第一侧流口和第二侧流口相叠合时重叠处形成侧冲洗口,冲洗液先将引流块冲向从侧冲洗口冲出容置腔内部,再通过侧冲洗口流出,从而改直冲方式为侧冲方式,避免了直冲方式造成的组织损伤和拉钩滑脱。
[0012]第二。只有冲洗液的力度达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冲开引流块才能从侧冲洗口冲出,引流块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13]第三,环形挡环和环形限位环对拉钩头的移动具有限位作用,防止拉钩头从拉钩本体上滑脱。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中,拉钩本体1、冲洗腔2、冲洗插头3、拉钩头4、狭窄冲洗口 5、第一侧流口 6、第二侧流口 7、引流块8、容置腔9、预紧弹簧10、滑动开槽11、延伸段12、环形限位环13、环形挡环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2所示,本普外科拉钩包括拉钩本体1,拉钩本体1内开有冲洗腔2,拉钩本体1的尾部安装有冲洗插头3,拉钩本体1的头部滑动连接有拉钩头4且拉钩本体1的头部逐渐收缩形成狭窄冲洗口 5,拉钩头4上开有第一侧流口 6,拉钩本体1的头部开有第二侧流口 7,且第一侧流口 6和第二侧流口 7相叠合时重叠处形成侧冲洗口,狭窄冲洗口 5和拉钩头4之间设有引流块8,拉钩头4中开有供引流块8进入的容置腔9,引流块8和拉钩头4之间设有位于容置腔9内的预紧弹簧10且当预紧弹簧10处于正常伸缩状态时引流块8位于第一侧流口 6侧部,容置腔9的开口端内壁内凹形成滑动开槽11,拉钩本体1头部轴向向外延伸有延伸段12,延伸段12的外圈直径小于拉钩本体1直径,延伸段12外壁为第一滑动面,滑动开槽11的内壁为第二滑动面,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表面均涂覆有耐磨层。拉钩头4可相对于拉钩本体1头部滑动,当滑动到第一侧流口 6和第二侧流口 7相叠合时重叠处形成侧冲洗口,冲洗液先将引流块8冲向从侧冲洗口冲出容置腔9内部,再通过侧冲洗口流出,从而改直冲方式为侧冲方式,避免了直冲方式造成的组织损伤和拉钩滑脱,此外,只有冲洗液的力度达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冲开引流块8才能从侧冲洗口冲出,引流块8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19]其中,第一侧流口 6开于延伸段12上,第二侧流口 7开于滑动开槽11上。延伸段12沿着滑动开槽11滑动过程中第一侧流口 6和第二侧流口 7重叠。作为一种改进,延伸段12的开口端外壁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限位环13,滑动开槽11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挡环14,环形挡环14和滑动开槽11内端之间形成供环形限位环13滑动的滑动空间。环形挡环14和环形限位环13对拉钩头4的移动具有限位作用,防止拉钩头4从拉钩本体1上滑脱。环形限位环13与滑动开槽11内壁相贴合,环形挡环14与延伸段12外壁相贴合。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拉钩本体1、冲洗腔2、冲洗插头3、拉钩头4、狭窄冲洗口 5、第一侧流口 6、第二侧流口 7、引流块8、容置腔9、预紧弹簧10、滑动开槽11、延伸段12、环形限位环13、环形挡环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普外科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钩本体(1),所述的拉钩本体(1)内开有冲洗腔(2),所述的拉钩本体(1)的尾部安装有冲洗插头(3),所述的拉钩本体(1)的头部滑动连接有拉钩头(4)且拉钩本体(1)的头部逐渐收缩形成狭窄冲洗口(5),所述的拉钩头(4)上开有第一侧流口出),所述的拉钩本体(1)的头部开有第二侧流口(7),且第一侧流口(6)和第二侧流口(7)相叠合时重叠处形成侧冲洗口,所述的狭窄冲洗口(5)和拉钩头(4)之间设有引流块(8),所述的拉钩头(4)中开有供引流块(8)进入的容置腔(9),所述的引流块⑶和拉钩头⑷之间设有位于容置腔(9)内的预紧弹簧(10)且当预紧弹簧(10)处于正常伸缩状态时引流块(8)位于第一侧流口(6)侧部,所述的容置腔(9)的开口端内壁内凹形成滑动开槽(11),所述的拉钩本体(1)头部轴向向外延伸有延伸段(12),所述的延伸段(12)的外圈直径小于拉钩本体(1)直径,所述的延伸段(12)外壁为第一滑动面,所述的滑动开槽(11)的内壁为第二滑动面,所述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表面均涂覆有耐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流口(6)开于延伸段(12)上,所述的第二侧流口(7)开于滑动开槽(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外科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段(12)的开口端外壁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限位环(13),所述的滑动开槽(11)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挡环(14),所述的环形挡环(14)和滑动开槽(11)内端之间形成供环形限位环(13)滑动的滑动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外科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限位环(13)与滑动开槽(11)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环形挡环(14)与延伸段(12)外壁相贴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普外科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拉钩本体内开有冲洗腔,拉钩本体的尾部安装有冲洗插头,拉钩本体的头部滑动连接有拉钩头,拉钩头上开有第一侧流口,拉钩本体的头部开有第二侧流口,且第一侧流口和第二侧流口相叠合时重叠处形成侧冲洗口,狭窄冲洗口和拉钩头之间设有引流块,拉钩头中开有供引流块进入的容置腔,引流块和拉钩头之间设有位于容置腔内的预紧弹簧且当预紧弹簧处于正常伸缩状态时引流块位于第一侧流口侧部,容置腔的开口端内壁内凹形成滑动开槽,拉钩本体头部轴向向外延伸有延伸段,延伸段的外圈直径小于拉钩本体直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IPC分类】A61M3/02, A61B17/02
【公开号】CN204951023
【申请号】CN201520443367
【发明人】吴延德
【申请人】吴延德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