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176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机设备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市场上睡眠呼吸机有很多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睡眠呼吸机,所有型号的睡眠呼吸机都只针对治疗呼吸暂停一种疾病,避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低通气。市场上的睡眠呼吸机治疗的病种单一,性价比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能将药液雾化成微米级的分子颗粒,随空气一起吸入到患者的气道内,甚至可以进入肺泡,直达呼吸道病灶,以最小的剂量在睡眠的同时治疗其他各种呼吸道疾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所述药用雾化装置包括连接呼吸机主机1和患者连接口 3的气流管道2,所述气流管道2上设置加药罐4,所述加药罐4与气流管道2之间设置雾化件5,所述雾化件5由微孔片6和设置在微孔片6上的环形振荡片7组成,环形振荡片7中间的微孔片6上设置微孔域8,且该雾化件5由呼吸机主机1提供电源。
[0006]优选地,所述环形振荡片7采用陶瓷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作环形振荡片。
[0007]优选地,所述微孔域8上设置若干4-5微米的微孔。
[0008]本实用新型在呼吸机的气路上负载药用雾化装置,达到在治疗呼吸暂停的同时治疗呼吸道其它疾病的目的。
[0009]在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可以设定在某个时间段内,启动加药装置,通过呼吸机的稳定气流将雾化后的药水,输送到患者连接口,从而达到辅助治疗功效。
[00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加药罐中的药液经过雾化片的作用,将药水雾化,随气流送入患者连接口。
[0011]本实用新型的雾化件的工作原理是:呼吸机主机为雾化件提供电源信号,电源信号作用到雾化件上的陶瓷振荡片上,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振荡药水,达到雾化效果,然后通过微孔域(4-5微米的孔)进入气流通道。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药用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5]附图标记:1、呼吸机主机;2、气流管道;3、患者连接口 ;4、加药罐;5、雾化件;6、微孔片;7、环形振荡片;8、微孔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所述药用雾化装置包括连接呼吸机主机1和患者连接口 3的气流管道2,所述气流管道2上设置加药罐4,所述加药罐4与气流管道2之间设置雾化件5,所述雾化件5由微孔片6和设置在微孔片6上的陶瓷制成的环形振荡片7组成,环形振荡片7中间的微孔片6上设置微孔域8,所述微孔域8上设置若干4-5微米的微孔,且该雾化件5由呼吸机主机1提供电源。
[0018]本实用新型在治疗呼吸暂停的同时可以治疗其他呼吸道疾病,把雾化器的功能融入到了睡眠呼吸机中。
[0019]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所述药用雾化装置包括连接呼吸机主机(1)和患者连接口(3)的气流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管道(2)上设置加药罐(4),所述加药罐(4)与气流管道(2)之间设置雾化件(5),所述雾化件(5)由微孔片(6)和设置在微孔片(6)上的环形振荡片(7)组成,环形振荡片(7)中间的微孔片(6)上设置微孔域(8),且该雾化件(5)由呼吸机主机(1)提供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振荡片(7)采用陶瓷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域(8)上设置若干4-5微米的微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机气路负载药用雾化装置,所述药用雾化装置包括连接呼吸机主机(1)和患者连接口(3)的气流管道(2),所述气流管道(2)上设置加药罐(4),所述加药罐(4)与气流管道(2)之间设置雾化件(5),所述雾化件(5)由微孔片(6)和设置在微孔片(6)上的环形振荡片(7)组成,环形振荡片(7)中间的微孔片(6)上设置微孔域(8),且该雾化件(5)由呼吸机主机(1)提供电源。该雾化装置能将药液雾化成微米级的分子颗粒,随空气一起吸入到患者的气道内,甚至可以进入肺泡,直达呼吸道病灶,以最小的剂量在睡眠的同时治疗其他各种呼吸道疾病。
【IPC分类】A61M16/00, A61M11/00
【公开号】CN205031672
【申请号】CN201520627367
【发明人】高树民
【申请人】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