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包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453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伤口包扎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伤口包扎带。
【背景技术】
[0002]意外受伤时往往需要紧急包扎,以止住流血,防止伤口感染。目前常见的包扎带大多设计简单,仅仅为绷带缠绕着消毒棉,此类包扎带与伤口结合过于紧密,拆除时往往会拉开伤口,造成二次流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伤口包扎带,在消毒棉周围设计一圈硅胶制造的支撑环,支撑环截面呈半圆形,包扎伤口后,支撑环可以贴合在伤口周围,防止空气进入感染伤口,还可使消毒棉与伤口结合不会过于紧密,防止拆除包扎带时拉伤伤口,造成二次流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伤口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包扎带包括片状的基础带,基础带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穿绳孔,每个穿绳孔内均系有一根绑绳,基础带一侧设有一圈环形的支撑环,支撑环由柔性材料制造,且支撑环截面呈半圆形凹陷,支撑环内部的基础带上设有一层消毒棉,消毒棉的厚度比支撑环的厚度小2-3mm。
[0005]优选的,所述基础带由绷带制造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绑绳由尼龙线制造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由硅胶材料制造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消毒棉由纱布和棉花制造而成。
[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伤口包扎带的基础带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穿绳孔,每个穿绳孔内均系有一根绑绳,基础带一侧设有一圈环形的支撑环,支撑环内部的基础带上设有一层消毒棉,使用时可先将伤口消毒,再将消毒棉对准伤口处,将支撑环凹面压住伤口周围皮肤,吸盘式设计的支撑环可有效防止病菌进入伤口造成感染,支撑环还可保障消毒棉与伤口保持适当的距离,再通过对应的绑绳将包扎带绑好固定。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伤口包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伤口包扎带的侧面剖视图。
[0013]其中,1-基础带、2-支撑环、3-消毒棉、4-穿绳孔、5-绑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伤口包扎带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5]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伤口包扎带的【具体实施方式】:该伤口包扎带包括片状的基础带1,基础带1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穿绳孔4,每个穿绳孔4内均系有一根绑绳5,基础带1 一侧设有一圈环形的支撑环2,支撑环2由柔性材料制造,且支撑环2截面呈半圆形凹陷,支撑环2内部的基础带1上设有一层消毒棉3,消毒棉3的厚度比支撑环2的厚度小2-3mm,可让消毒棉3与伤口保持适当的距离。
[0016]结合图1和图2,基础带1由绷带制造而成,坚固耐用。绑绳5由尼龙线制造而成,用于捆绑好基础带1,固定在伤口上。支撑环2由硅胶材料制造而成,吸附能力好。消毒棉3由纱布和棉花制造而成。
[0017]使用时可先将伤口消毒,再将消毒棉3对准伤口处,将支撑环2凹面压住伤口周围皮肤,吸盘式设计的支撑环2可有效防止病菌进入伤口造成感染,支撑环2还可保障消毒棉3与伤口保持适当的距离,再通过对应的绑绳5将包扎带绑好固定。
[0018]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伤口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包扎带包括片状的基础带(1),基础带(1)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穿绳孔(4),每个穿绳孔(4)内均系有一根绑绳(5),基础带⑴一侧设有一圈环形的支撑环(2),支撑环(2)由柔性材料制造,且支撑环(2)截面呈半圆形凹陷,支撑环⑵内部的基础带⑴上设有一层消毒棉(3),消毒棉(3)的厚度比支撑环(2)的厚度小 2_3mm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带(1)由绷带制造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绳(5)由尼龙线制造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由硅胶材料制造ΟΤΙ 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棉(3)由纱布和棉花制造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伤口包扎带,涉及急救设备领域,该伤口包扎带的基础带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穿绳孔,每个穿绳孔内均系有一根绑绳,基础带一侧设有一圈环形的支撑环,支撑环内部的基础带上设有一层消毒棉,使用时可先将伤口消毒,再将消毒棉对准伤口处,将支撑环凹面压住伤口周围皮肤,吸盘式设计的支撑环可有效防止病菌进入伤口造成感染,支撑环还可保障消毒棉与伤口保持适当的距离,再通过对应的绑绳将包扎带绑好固定。
【IPC分类】A61F13/00
【公开号】CN205094781
【申请号】CN201520759191
【发明人】高玉莲
【申请人】高玉莲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