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助残康复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47579阅读:来源:国知局
完成训练运动后,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103再次读取患者的身份识别标签,表示该训练项目结束,所述康复训练器械上的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智能终端102进行数据通信。
[0037]4、所述智能终端102将所述运动量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401,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401根据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下一个康复训练器械上的智能终端102进行呼叫,引导患者进行前往,从而开始下一个康复训练项目。
[0038]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康复训练器械采用重锤式手指训练桌100,所述第一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101包括开有贯穿孔122的横板121、固定在所述贯穿孔122下侧的触发开关123及与所述触发开关123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横板121与所述重锤式手指训练桌100固定连接,所述重锤式手指训练桌100中悬挂重锤120的绳索穿过所述贯穿孔122,且与所述横板121垂直。
[0039]采用上述技术,在不影响所述重锤式手指训练桌100原有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通过触发开关123,记录每个重锤120在受到拉力时的完成程度和次数,同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患者完成的所有运动量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102,然后,通过智能终端102传输到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401。
[0040]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康复训练器械采用平行杆200,所述第二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201包括红外探测装置220,所述红外探测装置220设置在所述平行杆200每端的一对立柱上。所述红外探测装置220采用对射方式设置。
[0041]采用上述技术,在不影响所述平行杆200原有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位于所述平行杆200每端的一对立柱上的红外探测装置220,记录患者行经两端的时间和次数,根据两端距离计算步速和步行距离,记录患者步态训练的完成速度和次数,同时,通过所述红外探测装置220将患者完成的所有运动量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102,然后,通过智能终端102传输到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401。
[0042]如图4所示,所述康复训练器械采用肘关节牵引训练椅300,包括牵引转动器,所述牵引转动器的转盘302上设有孔洞303,用于显示肘关节牵引力度。
[0043]如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三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301包括光线探测系统,所述光线探测系统安装在所述肘关节牵引训练椅300的牵引转动器上,且与所述牵引转动器的转盘302上的孔洞303对应设置。所述光线探测系统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孔洞303—一对应设置的光线传感器305。优选的,所述光线传感器305设置在所述转盘302的近圆心侧。
[0044]采用上述技术,在不影响所述肘关节牵引训练椅300原有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位于所述肘关节牵引训练椅300上的光线探测系统,当所述肘关节牵引训练椅300的牵引把手304转动时,记录患者肘关节牵引训练的完成角度和次数,同时,通过所述光线探测系统将患者完成的所有运动量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102,然后,通过智能终端102传输到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401。
[0045]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标签采用RFID电子标签,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103采用RFID读写器。优选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采用RFID卡片。
[0046]采用上述技术,RFID电子标签可以佩戴在患者身上,体积小,携带方便,不易丢失或损坏。RFID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平台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0047]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标签采用一/二维码标签,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103采用一 / 二维码扫描器。
[0048]采用上述技术,通过所述一/ 二维码扫描器扫描患者携带的所述一 / 二维码标签,来对患者的身份进行识别,同时,与所述智能终端102进行数据传输。采用一/二维码标签技术,易于制作,制造成本低,便于携带。
[0049]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102采用查询机、手机或电脑。
[0050]采用上述技术,所述智能终端102采用查询机、手机或电脑,均为常用的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开源性,便于数据传输。其中,手机中可以安装通信行业卡,通用性强,便于携带。
[0051]本实用新型通过每个康复训练器械上的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自动记录和统计患者在使用每个康复训练器械时的运动量数据,通过每个康复训练器械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103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通过智能终端102将所述运动量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401,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401对患者所使用的康复训练器械和运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执行和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器械数据采集子系统、器械物联子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所述器械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个康复训练器械以及与每个所述康复训练器械一一对应设置的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运动量数据包括:康复训练器械使用时的完成次数和程度; 所述器械物联子系统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身份识别标签及设置在每个所述康复训练器械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和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分别与所述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及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连接,传输运动量数据和康复训练计划; 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在所述服务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器械采用重锤式手指训练桌,其对应的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开有贯穿孔的横板、固定在所述贯穿孔下侧的触发开关及与所述触发开关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横板与所述重锤式手指训练桌固定连接,所述重锤式手指训练桌中悬挂重锤的绳索穿过所述贯穿孔,且与所述横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器械采用平行杆,其对应的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红外探测装置,所述红外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平行杆每端的一对立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装置采用对射方式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器械采用肘关节牵引训练椅,其对应的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光线探测系统,所述光线探测系统安装在所述肘关节牵引训练椅的牵引转动器上,且与所述牵引转动器的转盘上的孔洞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探测系统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设置的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盘的近圆心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标签采用RFID电子标签,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采用RFID读写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标签采用一/二维码标签,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采用一 / 二维码扫描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采用查询机、手机或电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助残康复系统,包括:器械数据采集子系统、器械物联子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述器械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个康复训练器械以及与每个所述康复训练器械一一对应设置的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器械物联子系统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身份识别标签及设置在每个所述康复训练器械上的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和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分别与所述运动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身份识别标签读写器及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连接,传输运动量数据和康复训练计划;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在所述服务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患者所使用的康复训练器械和运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执行和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IPC分类】A61H1/00
【公开号】CN205359906
【申请号】CN201620109575
【发明人】王臣昊, 陈志峰
【申请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2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