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方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27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方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方便器,尤其是多用途的活动方便器。
人们方便一般有蹲和坐两种姿势,坐式方便器分固定和活动的两类,使用固定的虽舒适,但当有部分人不习惯用时,甚至拒绝使用。中国专利“活动坐便凳”(ZL982235934.9)虽可翻上不用,有人却在蹲时因腿部受力过大深感不适,而且只有一个不变的高度,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功能齐备的多用方便器,它的使用位高低可调,能坐可蹲,特别是蹲用时便于采取多种方式减轻腿部的承受力,以保持一定的舒适状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用方便器由安装于墙体的固定架、主架及置其上的坐盖和站腿组成,固定架与主架之间为活动连接;组成主架上八字梁的两前端各固有滑转轴,左、右两呈半月形的坐盖对称置于平面上,当展开或合拢时,在以两坐盖前端扣合的碰扣为圆心,由固于两坐盖反面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卡沿滑转轴相对往返滑移,合拢能坐,展开可蹲;主架上的可伸缩移动铰轴与焊接在固定架上的调位滑槽内的高低孔活动插离,同时拉线的一端固定于移动铰轴上,并随移动铰轴联动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弯管站腿上的楔块同步动作,调整主架与站腿间的夹角,升降主架及其上坐盖的使用位;两弯管站腿对称铰销连接在八字梁下部,主架处低位时弯管站腿上端的直管部分与八字梁呈一条直线并重合。
为了蹲用时可后靠,在组成主架的八字梁与连接梁上对称焊接一圆弧靠背,两末端与滑转轴的支点焊接,以碰扣为圆心,至滑卡之距为靠背中部段的半径,八字梁两后端固接移动铰轴,将八字梁、连接梁、靠背及移动铰轴一并焊接成主架平面,固定于八字梁两前端的滑转轴轴线垂直于主架平面,使沿滑转轴滑移的两坐盖始终平置于主架平面上。与高低位孔活动插离的移动铰轴的一端为管状,内置可伸缩轴,为滑动配合;空心伸缩轴内置有单向簧,并在管壁上开有条形孔,由定位螺栓穿孔并固定在铰轴上控制伸缩轴的伸缩度;移动铰轴及伸缩轴端头均有台阶,当用手指按压伸缩轴端头时,移动铰轴可脱离调位孔移出。由一横梁将两平行大梁焊接成固定架的平面结构,两大梁前端垂直焊接调位滑槽的中部,滑槽上开有高、中、低位孔,供移动铰轴选插;调位滑槽下端焊接有斜撑,加大固定架组合强度,大梁后端头及斜撑下端头均有安装孔将固定架牢固于墙体。
为加大两坐盖在展开时外边沿的承重力,在左、右坐盖反面的后部固有圆弧滑卡,以碰扣为圆心,卡住靠背并沿其中部滑动,靠背两端圆弧曲线小于中部圆弧的半径,滑卡滑此即可限位,也可以焊一限位块使滑卡滑此限位,以免坐盖过于展开;在两坐盖后部合拢坐用时,滑卡与靠背接触处可适当增加摩擦或是置有较浅台阶,锁定两盖防滑离,同时应利于两坐盖在展开时的操作;靠背上有非金属簿板附着层,减小人体接触时的不适感。安装于两坐盖前端部的碰扣由右坐盖上的上下含口和左坐盖上的碰柱架及连接其上的滑管,滑管内的斜面碰柱、双向簧和定位螺钉组成,在两坐盖合拢或展开时起铰轴作用;两斜面碰柱的一端为空心且相互重合,并有条形孔由定位螺钉穿其孔并将两斜面碰柱置于滑管两端,在弹力或外力作用下滑动,两斜面碰柱中间置有双向簧,当两坐盖前端部相碰时,两斜面碰柱嵌入含口,用手指按压两斜面碰柱使其缩回,可将两坐盖脱开。
与移动铰轴同步动作的两组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移动铰轴的两端部,另一端先串接拉簧后固定在塑胶圆腿上,在拉簧前的中间段串有滑嵌在弯管站腿直管部分上的楔块,在楔块前与后的拉线上有上、下移结,楔块在两移结间的拉线作前后滑动时是不动的。在楔块的下部用螺钉连接有置于弯管站腿直管部分管内的滑柱,在直管管壁的上部开有长条形孔,滑柱在管内,与管壁外的楔块同步滑移;两移结间的拉线在滑柱中心孔是滑动穿过的;在滑柱下部可钻一小孔,内置碰珠和碰珠簧,与钻于直管下部的碰珠阻孔作用,产生一定阻力,防止拉线在滑柱中心孔内滑动时带动了滑柱及连接其上的楔块,但当迂上、下移结作用楔块滑动时,也较容易滑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动插离铰轴并与滑动楔块同步动作,所以能调节主架上坐盖的使用高低位,扩大了适应范围;两坐盖在主架平面上以前端部碰扣为圆心,可相对滑移,使两坐盖合拢时可坐用,展开扩大又可容纳蹲用体位,便利不习惯坐用的人使用;另外还可在蹲用时后靠靠背,或前趴、前撑、侧撑于坐盖上,或是以上述方式交替、综合、间歇使用,均可有效减轻腿部的承受力,减小因蹲用、尤其是久蹲所带来的不适。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用方便器的仰视图。
图2表示多用方便器的侧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用方便器的细节及使用情况。
图1所示多用方便器由安装于墙体的固定架、主架及置其上的左、右坐盖(1)、(17)和弯管站腿(14)组成,固定架与主架之间为活动连接,
图1中虚线所示为两坐盖展开状。组成主架上角钢做的八字梁(5)的两前端各固有用螺栓做的滑转轴(15),是主架承受坐盖前端部重力的支撑点,尽可能置前。左、右两半月形坐盖(1)、(17)对称置于主架平面上,可用木板或粘压板做成,合拢时坐用,两坐盖前端部由碰扣扣合,后部合拢;展开时蹲用,前端部依然扣合,后部由固于两坐盖反而的圆弧滑槽(16)和圆弧滑卡(13)在以碰扣为圆心,沿滑转轴(15)相对向外滑移展开,扩大两坐盖中孔,容纳下蹲体位,就蹲前,先将碰扣按开,两盖前端部也向外扩开,待人体就蹲后,再将碰扣扣合锁定。图2为方便器低位侧视图,虚线所示为调至高位状,主架上的可伸缩移动铰轴(9)在焊接于固定架上的调位滑槽(25)中任选高、中、低各孔位(24)、(26)、(29),并与之活动插高;同时将拉线(32)的一端固定于铰轴上,并随铰轴上下插离移动,联动另一端连接于弯管站腿(14)上的楔块(23)同步动作,以此调整主架与弯管站腿(14)间的夹角,升降主架及置其上坐盖的使用高低位。两弯管站腿(14)由销钉(2)对称连接在八字梁(5)下部,当主架处低位时,楔块未起作用,弯管站腿(14)上端的直管部分与八字梁(5)呈一条直线并重合,此时主要为坐式使用,坐盖承重最大,方便器的受力结构也最为合理。为使坐盖为水平状,八字梁(5)与直管结合处设有固定在八字梁(5)下的,用扁钢或类似型材做的垫片(34)。当铰轴选插其它位孔,如中位孔时,还可将主架及坐盖调整为前部略高,后部略低的状态,以利蹲用时更合理地采用减轻腿部承重力的各种方式。
为了蹲用时可向后靠,在八字梁(5)与角钢或钢管做的连接梁(4)上对称焊接一扁钢做的圆弧靠背(3),圆弧靠背(3)的两末端与滑转轴(15)的支点焊接,碰扣至圆弧滑卡(13)为靠背(3)中部段的圆弧半径。移动铰轴的一端为管状,内置可伸缩轴(12),为滑动配合,空心伸缩轴(12)内置有单向簧(11)并在管壁上开有条形孔,由定位螺栓(10)穿孔并固定在铰轴上控制伸缩度。移动铰轴及伸缩轴端头均有台阶,按压伸缩轴端头时,可移动铰轴。一角钢或钢管横梁(6)将两平行角钢或钢管大梁(8)焊接为固定架的平面结构,大梁(8)前端垂直焊接开有位孔的槽钢形调位滑槽(25)的中上部,调位滑槽(25)下端焊有加大组合强度的角钢或钢管斜撑(28),大梁(8)及斜撑(28)端头均有上、下安装孔(7)、(27)将固定架用膨胀螺栓牢固于墙体。
在左、右坐盖(1)、(17)反而的后部固有圆弧滑卡(13)为一槽钢形,缺口对靠背,沿圆弧靠背(3)中部滑动,加大坐盖展开时外边沿的承重能力,圆弧靠背(3)两端弧线半径小于中部,滑卡滑此可以限位,也可以焊一坐盖展开限位块,使滑卡滑此限位,以免坐盖过份展开。在两坐盖合拢坐用时,滑卡与靠背接触处可增加摩擦或设浅台阶,防止两盖滑离分开。圆弧靠背(3)上可有非金属簿板附着层,使人体接触舒适,还可以在两调位滑槽上端部的两侧钻孔设一活动提手式上靠背(图中未画出),用时翻向前接触背部,由鱼尾螺栓活动定于调位滑槽上,上靠背两端头是活动铰轴,不用时翻向后搁置在大梁上。碰扣由右坐盖(17)上的含口和左坐盖(1)上的碰柱架(18)及连接其上的滑管(41)、斜面碰柱(19)、双向簧(21)和定位螺钉(42)组成,在两坐盖合拢或展开时起铰轴作用,两斜碰柱(19)在滑管(42)内可伸缩,相碰时,两斜面碰柱(19)嵌入含口(20),按压碰柱,可使两坐盖脱开。
两组拉线(32)的一端固定在铰轴两端部,拉线用细软钢丝或钢绞,另一端经过半圆线槽(30)和直角线槽(31)后先串接楔块(23),再串接拉簧(39)后固定于塑胶圆腿(38)上,塑胶圆腿(38)紧插在弯管站腿(14)下管端,半圆线槽(30)固定在调位滑槽(25)的下端部,直角线槽(31)固定在八字梁(5)的端头。在楔块(23)前后的拉线(32)上有上、下移结(40)、(35),楔块在两移结的拉线前后移动时是不需要移动的。在楔块(23)的下部连接有置于弯管站腿(14)直管部分内的滑柱(22),拉线在滑柱中心孔中是滑动穿过的,滑柱(22)下部钻孔设有碰珠(36)及碰珠簧(37),与碰珠阻孔(33)作用,防止楔块在不应该动作时被滑动拉线带动移位。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方便器,由固定架、主架及置其上的坐盖和站脚组成,固定架和主架之间为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架上八字梁(5)的两前端各固有滑转轴(15),左、右两坐盖(1)、(17)对称置于主架平面上,在以两坐盖前端扣合的碰扣为圆心,由固于反面的圆弧滑槽(16)和圆弧滑卡(13)沿滑转轴(15)相对往返滑移;主架上的可伸缩移动铰轴(9)与高低位孔活动插离,拉线(32)一端固定于移动铰轴(9)上,随移动铰轴(9)联动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弯管站腿(14)上的楔块(23),调整主架与站腿间的夹角;两弯管站腿(14)对称铰销连接在八字梁(5)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方便器,其特征是在组成主架的八字梁(5)与连接梁(4)上对称焊接一圆弧靠背(3),圆弧靠背(3)的两末端与滑转轴(15)的支点焊接,八字梁(5)两后端固接移动铰轴(9),八字梁(5)、连接梁(4)、靠背(3)及移动铰轴(9)焊接成主架平面,固定于八字梁(5)两前端的滑转轴(15)轴线垂直于主架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方便器,其特征是移动铰轴(9)的一端为管状,内置伸缩轴(12),空心伸缩轴(12)内置有单向簧(11)并在管壁上开有条形孔,由定位螺栓(10)穿孔并固定在铰轴上控制其伸缩度,移动铰轴(9)两端头均有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方便器,其特征是一横梁(6)将两平行大梁(8)焊接成固定架的平面结构,两大梁(8)前端垂直焊接调位滑槽(25),调位滑槽(25)上开有高低位孔,调位滑槽(25)下端焊接有斜撑(28),大梁(8)后端头及斜撑(28)下端头均有上、下安装孔(7)、(2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方便器,其特征是两坐盖反面的后部固有圆弧滑卡(13),以碰扣为圆心,沿靠背(3)中部滑动,靠背(3)两端是小于中部的圆弧曲线,滑卡(13)滑此限位,也可焊一限位块限位;在两坐盖后部合拢时,滑卡(13)与靠背(3)接触处可有浅台阶防滑;靠背上有附着层,调位滑槽上可设活动提手式上靠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方便器,其特征是安装于两坐盖前端部的碰扣由右坐盖(17)上的含口(20)和左坐盖(1)上的碰柱架(18)及连接其上的滑管(41)、管内的斜面碰柱(19),双向簧(21)和定位螺钉(42)组成;两斜面碰柱(19)的一端为空心并重合,开有条形孔由定位螺钉(42)穿其孔并将两斜面碰柱(19)置于滑管(41)两端滑动,两斜面碰柱(19)中间有双向簧(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方便器,其特征是两组拉线(32)的一端头固定在移动铰轴(9)的两端,另一端串接拉簧(39)后固定在塑胶圆脚(38)上,中间段串有滑嵌连接在弯管站腿(14)上的楔块(23),楔块(23)前、后的拉线(32)上有上、下移结(40)、(35),楔块在两移结间的拉线作前后滑动时是不动的,拉线经过的半圆线槽(30)固定在调位滑槽(25)的下端部,直角线槽(31)固定在八字梁(5)的端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用方便器,其特征是楔块(23)下部用螺钉连接有置于弯管站腿(14)直管部分管内的导柱(22),管壁上部开有长条形孔,导柱(22)中心孔有拉线(32)滑动穿过,在导柱(22)下部可钻一孔,内置碰珠(36)和碰珠簧(3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坐可蹲、高低可调的多用方便器。固定架与主架由活动插离铰轴连接并联动滑动楔块同步动作,调节主架及其上坐盖使用的高低位,两坐盖以碰扣为圆心相对滑移,使两坐盖合扰时可坐用,展开扩大又可容纳蹲用体位,并在蹲用时能后靠靠背,或前趴、前撑、侧撑于坐盖上,或是以上方式的交替、综合、间歇使用,均可有效减轻腿部的承受力,减小因蹲便、尤其是久蹲时所带来的不适,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体胖身重及有病体弱者。
文档编号A47K13/00GK2428075SQ00230099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6日
发明者周泰山, 周恒 , 周巍, 白传珍 申请人:周泰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