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用的暖瓶及与其配套的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35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盲人用的暖瓶及与其配套的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瓶及与其配套使用的茶杯。
众所周知,盲人由于无法看不到眼前的一切,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例如,盲人在倒开水过程时,由于看不到水流、茶杯和暖瓶,致使烫伤、倒撒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尽量避免烫伤和倒撒,盲人多采用手摸杯口和凭经验听声音的办法判断水是否倒在茶杯里和是否倒满,这样仍不安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87211571的音乐茶杯中,当水倒满时,集成电路发出音乐声音,提醒盲人停止倒水,避免了开水过多而被烫伤,但是当水满后,如不饮用,音乐声会持续不断,影响工作和学习,同时并没有解决盲人如何将暖瓶中的水准确倒入茶杯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盲人方便知道水是否能准确流入茶杯内和茶杯是否已经盛满的暖瓶及与其配套的茶杯。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种盲人用的暖瓶和一与之配套的茶杯。其中暖瓶由外壳、储水装置、压水及出水机构组成,在暖瓶外壳上设有出水嘴,在出水嘴的下面,在外壳上装有外部弧型与茶杯的杯体弧型相适应的连接体,在连接体上左右排列两个导体片,在暖瓶外壳内装有一发音集成电路板,两个导体片分别与发音集成电路板的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与盲人用的暖瓶相配套的茶杯包括杯体和把手,在杯体远离把手一侧的杯体外壁上边沿设置一块导体片,该导体片的长度应不小于暖瓶连接体上的两个导体片之间的间距,当杯体上的导体片接触到暖瓶连接体上的两个导体片时,连接体上的两个导体片可以电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把手一侧杯体内壁设置有一引导管,在该引导管内放置有一个小球,该引导管的下端与杯体相通;在引导管的顶部设置有一盖板,该盖板上开一圆孔,圆孔应小于小球的直径;引导管为一栏栅,栏栅的栏格之间的间距、栏栅与杯体底部的距离及盖板上的圆孔均应小于小球的直径,在栏栅的顶部设置有一盖板,该盖板上开一圆孔;在把手与杯体的上连接柄内设置有一通道,通道内放置有一个小球,在杯体内壁与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网片;上连接柄为里低外高倾斜,且在该上连接柄远离杯体一端的上部设置有一与通道相通的孔,该孔小于小球;小球为轻质球,小球的内部偏下方镶有比重略大于小球的重块,小球的上部有尖状突块;在暖瓶外壳上开有发音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因茶杯和暖瓶上分别设置有导体片,且暖瓶上设置有发音集成电路,当茶杯接触到暖瓶的设定位置时,暖瓶上的两个导体片接通,发音集成电路即发音提醒盲人,出水嘴已对准茶杯,可以压水,避免水流在杯外。
2、因茶杯上设置有可圈住小球的引导管、栏栅或通道,引导管、栏栅或通道又与茶杯相通,盛水过程中,小球即可浮起,当水将近盛满时,盲人用手指即可接触到小球,从而停止压水,避免水流在手上。
3、因小球重心靠下,小球的上部有尖状突起,向茶杯里压水时,尖状突块不会接触到水,更卫生;当小球浮起时,手的感觉更敏感。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栏栅结构茶杯的剖面图;图2是
图1所示茶杯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暖瓶的正面图;图4是图3所示暖瓶的带有局部剖视侧面图;图5是图3所示暖瓶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是图6所示茶杯的俯视图;如
图1和图2所示,在把手2一侧的杯体1内壁设置有一上下排列的栏栅3,栏栅3内放置有一个小球5;在杯体1远离把手2一侧的杯体外壁上边沿设置一块导体片6,该导体片6的长度应不小于暖瓶连接体18上的两个导体片20之间的间距,导体片6与两个导体片20配合使用,当杯体1上的导体片6接触到暖瓶连接体18上的两个导体片20时,连接体18上的两个导体片20电连通;栏栅3的顶部设置有一盖板9,该盖板9上开一圆孔4,栏栅3的栏格之间的间距、栏栅3与杯体1底部的距离及盖板9上的圆孔4均应小于小球5的直径;小球5为轻质球,小球5的内部偏下方镶有比重略大于小球5的重块7,小球5的上部有尖状突块8。
在采用引导管3的结构中,引导管3下端与杯体内腔连通,上端开口,在该开口上也可以设置一盖板9,该盖板9上开一圆孔4,也可以不设置盖板9。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暖瓶外壳15上设有出水嘴17,在与出水嘴17的下面,导体片20通过电池与发音集成电路板21的两端连接,两个导体片20构成发音集成电路的开关端,在暖瓶外壳15上开有发音孔19。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形式还可为把手2与杯体1的上连接柄14内设置有一通道13,该通道13内放置有一个小球10,在杯体1内壁与通道13的连接处设置有网片11;在杯体1远离把手2一侧的杯体外壁上边沿仍设置一与暖瓶连接体18上的两个导体片20相对应的导体片6;上连接柄14为里低外高倾斜,且在该上连接柄14远离杯体1一端的上部设置有一与通道13相通的孔12,该孔12小于小球10。
使用时,盲人手持茶杯的把手2,同时用大拇指盖住孔4或孔12,并使杯体1逐渐靠近暖瓶15,当杯体1上的导体片6接触到暖瓶15上的导体片20时,两个导体片20即连通,发音集成电路21即发出提示音,盲人即可按压水机构16压水。随着茶杯中的水不断增多,小球5或10也随着漂浮起来,当小球5或10上的尖状突块接触到大拇指时,水已基本倒满,盲人即可停止压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栏栅式茶杯的栏栅也可为活动的整体,在杯体内壁上设置两个竖平行槽,活动栏栅可方便地插入平行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暖瓶可以是常用的压水暖瓶,也可以是饮水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与用触压实现排水,他们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盲人用的暖瓶,由外壳、储水装置、压水及出水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暖瓶外壳(15)上设有出水嘴(17),在出水嘴(17)的下面,在外壳(15)上装有外部弧型与茶杯的杯体(1)弧型相适应的连接体(18),在连接体(18)上左右排列两个导体片(20),在暖瓶外壳(15)内装有一发音集成电路板(21),两个导体片(20)分别与发音集成电路板(21)的两端连接。
2.一种与权利要求1的盲人用的暖瓶相配套的茶杯,包括杯体和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杯体(1)远离把手(2)一侧的杯体外壁上边沿设置一块导体片(6),该导体片(6)与暖瓶连接体(18)上的两个导体片(20)配合使用,当导体片(6)接触到两个导体片(20)时,两个导体片(20)电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在把手(2)一侧杯体(1)内壁设置有一引导管(3),在该引导管(3)内放置有一个小球(5),该引导管(3)的下端与杯体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在引导管(3)的顶部设置有一盖板(9),该盖板上开一圆孔(4),圆孔(4)应小于小球(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说引导管为一栏栅(3),栏栅(3)的栏格之间的间距、栏栅(3)与杯体(1)底部的距离及盖板(9)上的圆孔(4)均应小于小球(5)的直径,在栏栅(3)的顶部设置有一盖板(9),该盖板(9)上开一圆孔(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在把手(2)与杯体(1)的上连接柄(14)内设置有一通道(13),通道(13)内放置有一个小球(10),在杯体(1)内壁与通道(13)的连接处设置有网片(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上连接柄(14)为里低外高倾斜,且在该上连接柄(14)远离杯体(1)一端的上部设置有一与通道(13)相通的孔(12),该孔(12)小于小球(10)。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说小球(5、10)为轻质球,小球(5、10)的内部偏下方镶有比重略大于小球(5、10)的重块(7),小球(5、10)的上部有尖状突块(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瓶,其特征在于在暖瓶外壳(15)上开有发音孔(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种盲人用的暖瓶和一与之配套的茶杯。在暖瓶外壳上出水嘴的下面,在外壳上装有外部弧型与茶杯的杯体弧型相适应的连接体,在连接体上左右排列两个导体片,在暖瓶外壳内装有一发音集成电路板,两个导体片分别与发音集成电路板的两端连接。茶杯包括杯体和把手,在杯体远离把手一侧的杯体外壁上边沿设置一块与暖瓶连接体上的两个导体片相对应的导体片;在把手一侧杯体内壁设置有一引导管,在该引导管内放置有一个小球。
文档编号A47J41/00GK2464225SQ0023665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6日
发明者武艺博 申请人:武艺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