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68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壶,涉及生活中餐桌用具领域。
常见的茶壶,是将金属环固紧于壶身的颈部,再使该环的两端与塑胶提把连接为一体,茶壶盖顶面的中心处设一扣头,供扭转与拉掀盖体。该壶使用不甚方便,尤其是在金属环与壶颈接合处的积垢无法刷洗,日久即形成一道污渍,从而影响茶壶的观瞻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壶,该茶壶便于使用、易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壶,包括壶身、套座与顶盖,其特征是壶身的环状壶口端设有外螺纹,中空环状的套座,其下端设有内螺纹,其上端的内环缘设有唇边,该套座的外侧缘连接有提把,顶盖为环状的盖体,顶盖下缘对置各设一卡榫,顶盖盖面的一侧缘设置有出水口,另一侧缘连接有板杆。
出水口可以为栅状出水口。
也可以在该套座的上环缘设置泄引槽,泄引槽也可以为斗形泄引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茶壶使用组件连接,故便于拆装、易于清洗。
2、顶盖紧密盖合,同时藉助板杆可方便地转动顶盖调整出水口的方向及掀启顶盖(图4、5所示)。
3、藉助套座与壶身处相应内外螺纹的连接,可以改变不同的壶身,形成诸如咖啡瓶、果酱罐、糖果罐等不同的容器a(图3所示),扩大使用范围。
栅状出水口可起缓流和过滤的作用。
泄引槽尤其斗形泄引槽的设置利于杯体尤其是小型杯体的倾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座组合其他形式的瓶、罐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中的点划线为旋转顶盖后,板杆所处的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手指开启顶盖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套座设置泄引槽时的立体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图2所示的茶壶,包括壶身10、套座20与顶盖30。壶身的环状壶口端设有外螺纹11(


图1所示)。中空环状的套座,其下端设有可与壶身壶口端外螺纹相连接的内螺纹22,其上端的内环缘设有唇边24,该套座的外侧缘连接有提把21。顶盖为环状的盖体,顶盖下缘对置各设一卡榫31,顶盖盖面的一侧缘设置有出水口32,出水口为栅状,另一侧缘连接有板杆33。套座的唇边供顶盖扣覆及顶盖卡榫的挤撑,在该套座的上环缘23上相对于提把的另一端设置泄引槽b(图6所示),泄引槽为斗形。
权利要求1.一种茶壶,包括壶身、套座与顶盖,其特征是壶身的环状壶口端设有外螺纹,中空环状的套座,其下端设有内螺纹,其上端的内环缘设有唇边,该套座的外侧缘连接有提把,顶盖为环状的盖体,顶盖下缘对置各设一卡榫,顶盖盖面的一侧缘设置有出水口,另一侧缘连接有板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水口为栅状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该套座的上环缘设置有泄引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所述的泄引槽为斗形泄引槽。
专利摘要一种茶壶涉及生活中餐桌用具领域,包括壶身、套座与顶盖,壶身与套座螺纹连接,套座上端的内环缘设有唇边,外侧缘连接有提把,顶盖为环状的盖体,下缘对置各设一卡榫,顶盖盖面的一侧缘设置有出水口,另一侧缘连接有板杆,出水口可以为栅状,套座的上环缘设置有泄引槽。本茶壶便于拆装,易于清洗,可方便地调整出水口方向、掀启顶盖并便于杯体的倾注,另外套座可与不同的壶身组合为不同的容器,扩大使用范围。
文档编号A47G19/00GK2436045SQ00243888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7日
发明者廖福地 申请人:华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