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用容器的栓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0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饮料用容器的栓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特别是涉及一种也可以适用于保存碳酸饮料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例如设置在作为一种饮料用容器的金属制双重绝热结构的保温瓶上设置的栓体,一般是由合成树脂形成,并由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开口部中的栓和开闭该栓的开口部的开闭部件构成。
此种饮料用容器大多是在容器本体的开口部与开闭该开口部的盖体之间,或者是在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开口部中的栓部件与开闭该栓部件的开口部的盖体之间,通过一密封垫(packing)保持不透水性。
而且,一般设置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中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在下部的外周上装有可紧贴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的段部的密封垫,该密封垫可以保持不透水性。
但是,在此种饮料用容器装入碳酸饮料后密闭起来时,由于容器内的压力会上升,而使栓体朝向外方向的力增加,恐怕会使通过螺旋连接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外周壁中的栓体容易从容器本体脱落。此外,就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配设有密封垫保温瓶等容器而言,因为在开栓时下部的密封垫会经由内压力而变形,难以使压力顺利地释放,而会产生在释放压力的瞬间使饮料物喷出的问题。所以制造者通常会告知在该保温瓶内不可保存碳酸饮料。
此外,就重复使用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而言,还需要洗净密封垫,由于一般密封垫是嵌合在盖体的顶壁内侧,所以取出十分困难而不能充分进行清洗。
另外,就在容器本体开口部中设置可以自由螺旋装卸的栓体的饮料用容器而言,因为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所形成的螺纹部与栓体外周所形成的螺纹部之间有间隙,在通过螺旋进行安装栓体与感觉密封垫倾斜的对应容器本体的曲段部时,容器侧的螺纹部与栓体侧的螺纹部的中心并不一致,使突出容器本体上部的栓体上部对应容器本体倾斜的直立设置,看来并不合适。而且,因为密封垫并没有均匀地接触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所以可能会引起漏水。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该栓体在即使装入碳酸饮料时,也不容易脱落,在开栓时可以顺畅的进行压力释放,同时可容易的洗净密封垫,而且在通过螺纹使栓体旋入容器本体开口部内时,栓体可以直立的装入容器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中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按照本发明的第1栓体,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中装有紧贴的下部密封垫,并在该下部密封垫的嵌入槽的上部壁形成一缺口部。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2栓体,通过使容器本体侧开口,并使中空主体部的上面成为密闭结构。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第3栓体,在顶部的一部分形成开口部,在该顶壁内侧设置塞住上述开口部并覆盖上述筒体开口部的弹性密封垫(Seal)部件。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4栓体,具有紧贴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的下部密封垫和紧贴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上部的舌片状的上部密封垫。
上述栓体最好是由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于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上并使上部从容器本体开口部向上方凸出的筒体和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该筒体上部关闭筒体开口部的盖体构成。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并进一步对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进行解释,下面特举一些优选实施例,并结合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饮料用容器的上部剖面图。
图2表示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饮料用容器的上部剖面图。
图3是沿图1和图2的线II-II剖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饮料用容器的上部剖面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饮料用容器的上部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饮料用容器的上部剖面图。
附图中的标号含意如下1饮料用容器2容器本体3、220栓体
4内容器4a、5a、9a、20a、220a主体部4b、9b肩部4c、5b、9c首部4d段部4e、5c、9d、9i、10c、20c、120b、220b螺纹部5外容器6绝热部7握柄部8首部部件9筒体9e、9f嵌合槽9g上部壁9h缺口部10、20、120盖体10a120a周壁10b、120c顶壁10d连接部10e、120d开口部10f、120e锷部11下部密封垫12上部密封垫13握柄部部件14连结部件15、115密封部件15a外周部15b折曲部15c塞子部20b、220b天板220c底板以下根据适用于保温瓶的栓体的实施方式和图示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图1与图3为公开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饮料用容器1是由具有绝热结构的容器本体2和安装在容器本体2上部且能够拆卸的栓体3构成。容器本体2是使上部开口的金属制的内容器4与外容器5的开口末端接合形成一体。内容器4与外容器5之间具有真空绝热结构的绝热部6。内容器4从主体部4a连接到肩部4b逐渐缩小内径,肩部4b连接到首部4c的内径与肩部4b最上部的内径大致相等,首部4c的下部分形成段部4d,在首部4c的内周壁中形成可螺旋安装上述栓体3的螺纹部4e。外容器5在主体部5a的外周嵌入安装合成树脂制的握柄部7,在首部5b外周部中形成可螺旋安装合成树脂制的首部部件8的螺纹部5c。
上述栓体3具有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上的上述螺纹部4e中并使上部从较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向上方凸出的合成树脂制的筒体9,和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该筒体9上部并关闭筒体9的开口部的合成树脂制的盖体10。
上述筒体9是由在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内所螺旋装着的主体部9a、连接该主体部9a的上部而突出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较上方的肩部9b与连接该肩部9b的上部的首部9c组成,使在肩部9b的内径形成为逐渐缩小的形状。
在上述主体部9a的外周上,形成可在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内螺合的螺纹部9d,同时在该螺纹部9d的上下部中分别形成在下部中紧贴在上述内容器4的段部4d内周壁上的下部密封垫11的嵌合槽9e,和在上部中紧贴在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上部的内周壁上的上部密封垫12的嵌合槽9f。在上述下部密封垫11的嵌合槽9e的上部壁9g上形成缺口部9h。而且,肩部9b外周上固定设置螺旋转动筒体9的握柄部部件13。另外,在首部9c外周上形成螺旋安装上述盖体10的螺纹部9i。
上述盖体10具有周壁10a和顶壁10b。在周壁10a的内周上形成螺合上述筒体9的螺纹部9i的螺纹部10c。而且,周壁10a外周下部上,形成连接在上述首部部件8与其之间的纽状连结部件14的连接部10d。在顶壁10b中,形成在中央部圆形的开口部10e和包围该开口部10e周围下面的筒状的锷部10f。在此顶部10b的内侧具有由全面覆盖上述筒体9的开口部可饶性材料(例如是弹性材料)组成的密封部件15。此密封部件15是由夹在顶壁10b和筒体9的开口部上端边缘所固定的外周部15a、和夹在上述锷部10f的折曲部15b插入上述锷部10f内侧的上述开口部10e的塞子部15c构成。此外,也可以使用紧贴筒体9的开口部上缘的环状密封部件与插入开口部10e剖面为帽状的弹性部件来代替密封部件15。
通过这样的构成,当将筒体9通过螺旋纹安装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上时,借助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和筒体主体部9a的螺纹部9d之间的间隙,即使下部密封垫11变成倾斜的螺合,也能使上部密封垫12滑接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上,使下部密封垫11与上部密封垫12的整个外周均匀地接触在开口部内周壁上,从而可以使筒体9的中心与开口部的中心吻合。而将筒体9以直立状态安装在容器本体2中。此外,作为下部密封垫11,通过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状的O形环,可以适当的保持内容器4的段部4d间的不透水性。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上部密封垫12,通过形成剖面为卜字状的舌片状密封垫,可以适当的调整内容器4的偏心等。
而且,在通过螺旋安装筒体9的容器本体2中装入碳酸饮料后,在筒体9上安装盖体10时,由于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气产生而造成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使上述筒体9往径方向膨胀,增强螺纹部9d与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之间的螺合,同时也使下部密封垫11和上部密封垫12强力的紧贴在内容器4的首部4c内周壁上。因此栓体3成为很难从容器本体2脱落的结构。
因此,在卸下强力紧贴的栓体3时,握住握柄部部件13缓缓的转动栓体3,使筒体9往上方向移动,同时下部密封垫11经由压力而往外方向移动,而在嵌合槽9e与其之间产生间隙,容器本体2的内部压力从此间隙通过上述缺口部9h泄漏至容器本体2外部,筒体9的螺纹部9d与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的螺合变弱,同时下部密封垫11的紧贴力也变弱,从而能够顺利卸下栓体3。而且,由于主体部5a外周的握柄部7与转动筒体9的握柄部部件13是利用弹性树脂等弹性部件形成的防滑物,所以可以容易且确实的进行筒体9的螺旋安装和卸下。
此外,由于使筒体9的上部从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向上方凸起,而在筒体9内的上部形成空洞,所以即使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也可以利用此空洞部分维持压力得到缓冲的效果。而且,在减弱盖体10内所装有的密封部件15的塞子部15c的弹性力,在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时,密封部件15的塞子部15c从盖体10的开口部10e向外膨胀,在装有盖体10的状态下可以确认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状态。另外,并不是只限于碳酸饮料,在容器本体2中因装入热的饮料而使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检测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
而且,在洗净密封部件15时,使从筒体9上卸下的盖体10开口部10e内的塞子部15c从外压出,可以取出密封部件15,从而能够充分的洗净密封部件15。
此外,经由使盖体10的顶壁10b与密封部件15的塞子部15c的颜色不同,可以使塞子部15c更为显眼。并且通过可转动地嵌合在盖体10下部上的环状部件与容器本体2的首部部件8之间的纽状连结部件14,即使例如容器本体2内残留若干压力,盖体10也不会飞开,而打开盖体10时也可以容易的打开。另外,以能够伸缩的弹性部件作为连结部件14,可以缩短连结部件的长度,不会因过分松驰而造成妨碍。
图2与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图,而且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说明。在筒体主体部9a外周的螺纹部9d的上下分别形成在下部中紧贴内容器4的段部4d内周壁上的剖面为大致圆形的下部密封垫11的嵌合槽9e,在上部中紧贴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上部的内周壁上的舌片状的上部密封垫12的嵌合槽9f。而且,上述下部密封垫11的嵌合槽9e的上部壁9g形成缺口部9h。
盖体10具有周壁10a和顶壁10b,在顶壁10b内侧装有紧贴筒体9的开口部周缘环状的密封部件115。
通过这样的构成,当使筒体9通过螺纹安装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上时,利用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和筒体主体部9a的螺纹部9d之间的间隙,即使下部密封垫11变成倾斜螺合,上部密封垫12也能滑接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上,使下部密封垫11与上部密封垫12的整个外周均匀地接触在开口部内周壁上,可以使筒体9的中心与开口部的中心吻合。而且,使筒体9以直立状态安装在容器本体2上。此外,作为下部密封垫11,借助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状的O形环,可以适当的保持内容器4的段部4d间的不透水性。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上部密封垫12,通过形成剖面为卜字状的舌片状密封垫,可以适当的补偿内容器4的偏心等。
而且,在通过螺旋安装的筒体9的容器本体2中装入碳酸饮料后,在筒体9中安装盖体10时,由于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气产生而造成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使上述筒体9往径方向膨胀,而增强螺纹部9d与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之间的螺合,同时也使下部密封垫11和上部密封垫12强力的紧贴在内容器4的首部4c内周壁上。因栓体3成为很难从容器本体2脱的结构。
因此,在卸下强力紧贴的栓体3时,握住握柄部部件13缓缓的转动栓体3,使筒体9往上方向移动,同时下部密封垫11经由压力而往外方向移动,而在嵌合槽9e与其之间产生间隙,容器本体2的内部压力从此间隙通过上述缺口部9h泄漏至容器本体2外部,筒体9的螺纹部9d与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的螺合变弱,同时下部密封垫11的紧贴力也变弱,从而能顺利卸下栓体3。而且,由于主体部5a外周的握柄部7与转动筒体9的握柄部部件13是利用弹性树脂等弹性部件所形成的防滑物,所以可以容易且确实的进行筒体9的螺旋安装和卸下。
此外,由于使筒体9的上部从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向上方凸起,而在筒体9内的上部形成空洞,所以即使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也可以利用此空洞部分维持压力得到缓冲的效果。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图。凡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说明。在图4中,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的螺纹部4e上的盖体20是被顶板20b塞在容器本体2侧开口中空主体部20a的上部,在中空主体部20a的外周上形成与上述螺纹部4e螺合的螺纹部20c,在该螺纹部20c的下部嵌合下部密封垫11,在该螺纹部20c的上部嵌合上部密封垫12。
按照此种构成,因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气产生而造成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使中空主体部20a往径方向膨胀,而增强螺纹部20c与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之间的螺合,同时也使下部密封垫11和上部密封垫12强力的紧贴在内容器4的首部4c内周壁。如此构成的盖体20成为很难从容器本体2脱落的结构。而且盖体20的中空主体部20a形成空洞,即使容器本体2内的压力上升也可以利用此空洞部分获得维持压力的缓冲效果。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图。而且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说明。杯状的盖体120装有在周壁120a内周中形成与容器本体2的螺纹部5c螺合的螺纹部120b,在顶壁120c上形成在中央部圆形的开口部120d和包围该开口部120d的周围下面的筒状的锷部120e,在顶壁120c内侧与实施例相同装有覆盖容器本体2的整个开口部的弹性密封部件15。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图。凡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说明。设置可自由螺旋装卸地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的螺纹部4e上的栓体220是用顶板220b分别塞在中空主体部220a上部和下部的底板220c上,也可以在中空主体部220a的外周上形成与上述螺纹部4e螺合的螺纹部220d,并在该螺纹部22d的下部上嵌合下部密封垫11,在该螺纹部220d的上部上嵌合上部密封垫12。
按照此种构成,当将栓体220螺旋安装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上时,利用上述内容器4的螺纹部4e与栓体220的螺纹部220d间的间隙,即使下部密封垫11变成倾斜的螺合,上部密封垫12也能滑接在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内周壁上,使下部密封垫11与上部密封垫12的整个外周均匀地接触在开口部内周壁上,可以使栓体220的中心与开口部的中心吻合。而且,栓体220是以直立状态安装在容器本体2上。
而且,密封部件的形状并不是只限定于上述各实施例,也可以配合盖体顶壁的形状而形成平板状或剖面为帽状。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是以在容器本体2内装入碳酸饮料做说明,也可以对应装入热汤后加上震动而使压力上升的情况。
如以上说明所述,本发明的栓体是可以自由螺旋装卸的设置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上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按照本发明的第1方案是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中装有紧贴的下部密封垫,在该下部密封垫的嵌合槽的上部壁上形成一缺口部,当容器本体内的压力上升时,使下部密封垫强力紧贴在容器本体内周壁上,即使装入碳酸饮料时栓体也不容易脱落,而且卸下栓体时,缓缓的转动螺合的栓体,使下部密封垫经因压力而往外方向推出,并在嵌合槽与下部密封垫之间产生间隙,容器本体的内部压力从此间隙通过上述缺口部而泄漏至容器本体外部,使下部密封垫的紧贴力变弱,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开栓时的压力释放。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第2方案是使栓体变成为使容器本体侧开口的中空主体部的上部密闭结构,随着容器本体内的压力上升,下部密封垫强力紧贴于容器本体内周壁,同时中空主体部往径方向膨胀而增强与容器本体之间的螺合,即使装入碳酸饮料时栓体也不容易脱落,即使容器本体内的压力上升也可以利用此中空主体部维持压力得到缓冲的效果。此外,栓体是由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内周壁上并使上部从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向上方凸起的筒体和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该筒体上部并关闭筒体的开口部的盖体所构成。当容器本体内的压力上升时,使筒体往径方向膨胀而增强容器本体与盖体之间的螺合,所以即使装入碳酸饮料时栓体也不容易脱落。
此外,按照本发明第3方案是在可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开口部的栓体的顶壁的一部分上形成开口部,塞住该顶壁开口部,同时在顶壁内侧设置覆盖筒体开口部的弹性密封垫(seal)部件,如果从外推盖体开口部内的密封部件,则可以从盖体中卸下密封部件,对密封部件进行充分的清洗。而且,减弱密封部件的弹性力,当容器本体内的压力上升时,开口部内的密封部件膨胀,可以确认容器本体的压力状态。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4方案,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上的栓体具有紧贴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的下部密封垫和紧贴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上部的上部密封垫,因此对旋转力的抵抗小,螺合时可以利用较小的力装卸,当栓体螺旋安装在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内周壁上时,利用上述内容器的螺纹部与栓体的螺纹部间的间隙,即使下部密封垫变成倾斜的螺合,上部密封垫也能滑接接在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内周壁上,使下部密封垫与上部密封垫的整个外周均匀地接触在开口部内周壁上,可以使栓体的中心与开口部的中心吻合。而且,使栓体以直立状态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可以改善饮料用容器的外观。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但这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作各种的更动和改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是一种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一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中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该栓体具有一个紧贴在该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的一下部密封垫,在该下部密封垫的嵌合槽的上部壁上形成一缺口部。
2.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是一种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一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中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该栓体是通过使容器本体侧开口,而使中空主体部的上部成为一密闭结构。
3.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是一种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一容器本体开口部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该栓体是在一顶壁的一部分上形成一开口部,在该顶壁内侧设置塞住该开口部并覆盖一筒体开口部的一弹性密封部件。
4.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是一种可以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一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中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该栓体装有紧贴该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下部的一下部密封垫以及紧贴该容器本体开口部内周壁上部的舌片状的一上部密封垫。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该栓体是由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该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内周壁上并使上部从该容器本体开口部向上方凸出的一筒体,和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该筒体上部并关闭该筒体的开口部的一盖体构成。
全文摘要
在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在容器本体(2)开口部内周壁上并使容器从该开口部向上方凸出的筒体(9)上装有紧贴在该开口部内周壁上的下部密封垫(11)和紧贴在该开口内周壁上部的上部密封垫(12),在下部密封垫(11)的嵌合槽(9e)的上部壁上形成一缺口部(9h),筒体(9)上部可自由螺旋装卸地设置的盖体(10)。盖体(10)的顶壁(10b)的一部分形成开口部(10e),塞住顶壁开口部(10e)同时在该顶壁(10b)内侧设置弹性密封部件(15)覆盖筒体开口部。优点是即使在装入碳酸饮料时,栓体也不容易脱落,在开栓时可以顺利释放压力,可容易洗净密封垫,并使栓体能直立装在容器中。
文档编号A47J41/00GK1340326SQ01117560
公开日2002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5日
发明者松山真, 古和康弘, 初本邦生 申请人: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