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锅节便蒸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49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锅节便蒸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锅的附接器具,尤其是一种节能、省时且方便实用的多功能蒸炊器具。
据我所知,时下的家庭对高压锅的使用已极为普遍,使用率比电饭锅要高出许多倍。用高压锅煲汤、煮饭,不单速度快,而且效果好,味道地道,很受人们欢迎。然而在煮饭或煲汤过程中,如果想顺便蒸一些其他食物,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了。传统的“搭车”蒸物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在高压锅内放置一个矮小的三脚支架,再把装有需蒸物品的盘子放在支架上,然后盖锅起火,直到锅内的食物被煮熟。这种方法的不足有三一是锅内原本用于煮食物的水份由于沸腾而流入盛放蒸物的盘子里,导致二者水份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二者的预期状态。二是盘中的食物会因上述原因而发生串味。三是使用盘子蒸出来的米饭甚至不够一家三口食用。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电饭锅的蒸笼“搭车”蒸物。这种方法同样不够理想一是因为锅内的蒸汽会发生流失,导致热量不够;二是电饭锅本身所能达到的温度不高,不能蒸熟量多或难熟的食物。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种“搭车”蒸物的方法,都没能很好地解决既节能、省时、又方便实用多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为人们提供一种能使用在高压锅上的,且便捷节能的蒸具。它不单能通过一锅多能而为人们有效地节能、省时、省工,还能为人们烹制各种佳肴提供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套蒸具由蒸笼、容器、蒸饺架和起放器组成。蒸笼的上端开口,下端有一带孔底板(底板可活动,也可与蒸笼体固连),底板上的小孔可据消费者的不同喜好而排列组合成不同的字,如“福、禄、寿、康”等(以下将提到的蒸饺网架、起放器底架等也可依此而制)。蒸笼的上、下两个端口设有齿形卡口,下端的卡口内侧还可以放置密封橡胶垫圈。蒸笼可通过上、下两端的卡口分别与高压锅的锅、盖相扣合,形成密封。蒸笼上下两端的外侧分别安装有手柄,以方便使用。此外,装有食物的容器、蒸饺架或盛载器皿的起放器等均可各自置放于蒸笼内。这样,高压锅在煲煮食物时所产生的蒸汽,便能有效地把蒸笼中的食物蒸熟。真正实现“搭车”蒸物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的家庭蒸具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节约能源。
2、节省时间。
3、一具多用,一举两得;能减少麻烦和防止此“冷”彼“热”;且蒸饭味道好,能满足一个普通家庭的饮食需求(可粥饭同锅,汤饭同煮,饭饺同熟等,避免了先煮熟一种食物、后用另一器皿将其转出,再开始煮另一食物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了待煮熟第二种食物后第一种食物已变冷的烦恼)。
4、能避免锅里的水因沸腾而流入蒸物,造成两种食物水份的失调,从而使蒸、煮物均达不到预期效果。
5、避免了蒸物因锅里沸水的“入侵”而发生串味。
6、增大了可蒸熟的食物量,能轻松满足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需。
7、由于提升了高压锅盖的高度,同时因为中间有蒸笼底板的隔挡,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因沸腾而导致的锅盖出气孔被堵塞的可能,增大了安全系数。
8、为增加日常的炊煮花色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方便。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中的蒸笼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蒸饺架结构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起放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图4,该高压锅节便蒸具由蒸笼(图1)、容器(图2)、蒸饺架(图3)和起放器(图4)四部件构成。蒸笼(图1)由蒸笼体(1)和位于蒸笼体(1)上下两外侧的手柄(4)组成。蒸笼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齿形卡口(3),下端的卡口(3)内侧可放置一橡胶垫圈。蒸笼体(1)的底部设有一层穿孔底板(2),该底板(2)可制成与蒸笼体(1)相固连,也可制成活动的结构。容器(图2)由容器体(5)与可折放手柄(7)组成,容器体的底部设有4个支脚(6)。蒸饺架(图3)可由上下数层网架(8)组成(图示仅给出两层),每层网架(8)上均有一可折放的提柄(9),位于最下层的网架(8)的底部设有4个支脚(14),下层的网架(8)的一侧镶着一截竖立的圆管(12),圆管(12)自管口而下开有一倒“F”形的滑动槽(13)。位于上层的网架(8)的一侧则镶着一截下垂的圆柱(10),圆柱(10)上位于中下部的位置设有一圆形凸钉(11)。起放器(图4)由底架(15)和提柄(16)组成,底架(16)与提柄(15)之间由轴钉(17)连接。
使用时,先和往常一样在高压锅中放入要煲煮的食物,然后把蒸笼(图1)通过底部的卡口与高压锅相扣接,然后把食物或装有食物的容器(图2)或承着器皿(器皿中装有食物)的起放器(图4)放入蒸笼(图1)内,然后盖上高压锅盖,起火煮食。若要蒸饺时,可把蒸饺架(图3)中圆柱(10)上的圆形凸钉(11)顺着倒“F”形滑动槽(13)滑至最低位置,并向右旋转一定角度,以调小两层网架(8)之间的间距,增加网架(8)的层数,多蒸饺子;若要蒸面包或馒头时,则调高圆形凸钉(11)在倒“F”形滑动槽(13)上的位置,以增加两层网架(8)之间的高度,从而能顺利地实现包、饺双蒸的目的。如果蒸饺架(图3)高达数层,则可把蒸笼(图1)中的活动底板(2)拆除,使高压锅与蒸笼(图1)之间没有阻隔,以便能放置多层的蒸饺架(图3)。
权利要求
1.一种简便节能的高压锅蒸具,由蒸笼(图1)、容器(图2)、蒸饺架(图3)和起放器(图4)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齿形卡口(3)且上下相通的蒸笼(图1)能分别与高压锅的锅、盖扣接并密封。
2.蒸笼(图1)的底板(2)的特征在于可以固连或分离于蒸笼体(1),底板(2)上的小孔排列组合成诸如“福、禄、寿、康”等字,蒸饺架(图3)中的网架(8)和起放器(图4)中的底架(15)也可制成与此相似特征的样式。
3.蒸饺架(图3)的特征在于可以通过分别镶连于网架(8)上的圆柱(10)和圆管(12)的插接而叠加至数层,并通过圆柱(10)上的圆形凸钉(11)和圆管(12)上的倒“F”形滑动槽(13)实现勾接和调节间隔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的高压锅节便蒸具,它是由蒸笼、容器、蒸饺架、起放器组成。其特征在于高压锅上附接一蒸笼,蒸笼内可放置蒸饭用的容器、蒸包饺用的蒸饺架,起放器皿用的起放器等。其中蒸饺架的上、下两层网架之间通过镶连于其上的圆柱和圆管连接,并通过圆柱上的圆形凸钉和圆管上的倒“F”槽相扣牢和调节间隔高度。使用时,可以粥饭同锅,汤饭同煮,饭饺同熟。既节能、省时、省工,又能大大减少诸如“饭热汤凉”的烦恼,能极大地满足普通家庭的不同饮食之需。
文档编号A47J27/04GK1504156SQ0215234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30日
发明者梁璐, 梁 璐 申请人:梁璐, 梁 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