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式卫生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65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更换式卫生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更换式卫生筷。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人的专利,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筷子。它既简单又实用,在使用过程中使手指关节得到锻练。传统筷子有木质、竹子及无毒硬塑的,其中木、竹质的筷子占多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一些饭店、餐馆、宾馆等餐饮营业单位,近年来都是用一次性木质筷子。目前使用的筷子都是一体质杆件,尤其是木质一次性筷子用量大,浪费惊人。国家森林资源是有限的,虽三令五申再三强调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但因它造价低,使用方便,仍然出现一次性筷子。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避免浪费分两体的可更换式卫生筷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筷杆上手持杆与夹持头可分成两体,分离端的一端是螺杆,另一端是螺帽,又可连为一体。将筷杆分段成较长的手持杆和较短的夹持头,二者可用粗扣型连接,一次用后更换夹持头,因它较短,用料少,成本低,避免浪费。
在上述方案中,手持杆与夹持头可为插接,其中前者的长度长于后者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将筷子杆分段成手持杆和易更换的较短夹持头,其中手持杆每次用后经清毒长期使用;另一端夹持头每次用后更新弃之。因夹持头短,消毒后既达到作为一次性筷子卫生标准,生产厂家少投料,多生产配套的夹持头,投资少,从全国而言,避免原材料大量的浪费。对接受使用的饭店、餐馆、宾馆等单位则少支出,有利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是本筷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附图所示,将筷杆上手持杆1与夹持头2分成两体,使分离端的一端是螺杆3、另一端是螺帽4,二者又可连为一体。
在上述方案中,手持杆1与夹持杆2可为插接,使杆头插入另一端的帽筒里,形成紧配合。手持杆1的长度长于夹持头2的长度,其中手持杆1每次用后经消毒作为长期使用,更换新的夹持头2又可上桌使用,每次用后只是更新夹持头,可选用无毒硬塑材料,经高温消毒后不变形,筷杆的截面可为方形或圆形,色泽要新颖。
权利要求1.一种涉及可更换式卫生筷,筷杆上分为手持杆和夹持头,其特征在于筷杆上手持杆(1)与夹持头(2)可分成两体,分离端的一端是螺杆,另一端是螺帽,又可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筷,其特征在于手持杆(1)与夹持头(2)可为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卫生筷,其特征在于手持杆(1)的长度长于夹持头(2)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更换式卫生筷,一根筷杆分成两体,每次更换夹持头,节约用料、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它将筷子分成易更换的两体,即手持杆(1)和更换的夹持头(2),二者(1,2)可螺纹(粗扣型)连接或插接。因夹持头(2)短,用料少,方便消毒,一次用后更换新的,为生产厂家少投入、多生产配套的夹持头,为使用单位也带来经济效益,从国家来说减少浪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应大力推广。
文档编号A47G21/10GK2521997SQ0220442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3日
发明者李世昌 申请人:李世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