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96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咖啡壶,特别是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
背景技术
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动咖啡壶,该咖啡壶包括加热底座11、冲煮座12和调控开关14,冲煮座12直立地设在加热底座11的后部,调控开关14固设于该冲煮座12的侧边,用于切换控制该咖啡壶所需电源或其它各项控制设定,冲煮座12包括水槽部122和冲泡部121,水槽部122由该加热底座11的后端往上延伸而形成,冲泡部121组装在水槽部122的上端部并位于加热底座11上方,在加热底座11上方与冲煮座12的冲泡部121间留有可供一预定容器摆放的空间13。其基本原理为冲煮座12的水槽部122里的水形成水蒸汽进入冲泡部121,水蒸汽在冲泡部121内凝结并与其中的粉末状咖啡混合,冲泡成液体咖啡,从其下端滴入空间13中摆放的预定容器内,加热底座11对其加热保温。
由此可见,现有的电动咖啡壶的调控开关14固定结合地设在该冲煮座12侧边,若将此电动咖啡壶放置于较小空间中使用,如将其置于厨柜的狭小空间中,由于其冲泡部121和加热底座11之间的空间13必须朝向外侧,此时调控开关只能位于厨柜的内侧,因此往往会因为调控开关14的设置位置而使人们不易对调控开关14操作,将导致使用上产生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咖啡壶放置于较小空间中使用时,由于其调控装置的位置设置不合理,从而不但操作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单元、冲煮单元和调控单元,冲煮单元直立地固设于该支撑单元的后端,支撑单元内部设有电热盘,调控单元包括控制座和调控装置,调控装置设于控制座内部,调控装置通过控制导线组与电热盘及冲煮单元连接,控制座可滑动嵌设于支撑单元外边缘。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上下对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下壳体包括靠近冲煮单元的基座及基座前端的嵌插座,嵌插座顶部设有限位滑座,控制座包括结合部和本体部,该结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嵌插座内,本体部由结合部向外凸伸形成,并邻靠在支撑单元的外边缘,结合部上表面设有滑扣部,滑扣部向上凸伸并可滑动卡扣限位滑座内,调控装置安装于控制座的本体部内。
嵌插座后方的直立部分设有第一导槽,控制座的结合部后侧设有一透孔,控制导线组穿过结合部上的透孔和嵌插部后方的第一导槽。
基座顶面沿嵌插座的直立部分设有一轨槽,另外还包括一线材定位板,该线材定位板由直伸部和水平部组成,直伸部滑动配合于该轨槽内,水平部盖设于嵌插座的顶面后侧边缘,线材定位板的直伸部中间部位设有一卡扣部,该卡扣部穿过嵌插座后方的导槽配合于控制座结合部后侧的透孔内,控制导线组穿设并固定于该卡扣部中。
限位滑座由嵌插座的顶面向上凹陷形成,限位滑座前部直立面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二导槽,控制座结合部上表面的滑扣部穿过第二导槽并向下扣合于第二导槽下方的直立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座设于支撑单元的前部,且可以沿支撑单元的前部滑动,因此,即使将其置于极狭小的空间里,也可以方便地对该控制座进行操作。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动咖啡壶;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单元和调控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单元的下壳体与调控单元结合部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单元的下壳体与调控单元的附视图,调控单元位于下壳体的左侧;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单元的下壳体与调控单元的附视图,调控单元位于下壳体的右侧。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2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一支撑单元2、一直立地设于该支撑单元2后上方且可于导通电源时用来冲煮咖啡的冲煮单元3以及一调控单元4。冲煮单元3的原理及构造为现有技术。
该支撑单元2由大略呈圆盘状且一上一下对接组装的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以及一固设于该下壳体22中央的电热盘26组成。其中,有关电热盘26的具体构造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技术点,不再赘述。
该下壳体22具有一靠近该冲煮单元3的基座23,基座23前端设有一开口向前的嵌插座24,嵌插座24顶面向上凸起形成一限位滑座25。该嵌插座24具有一形成于其后端的直立板241、一由此直立板241的顶端往外延伸形成的水平顶板242、一沿该直立板241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一导槽243,限位滑座25的前部和顶部之间的边缘开设有第二导槽245,第二导槽245下方形成一前端板251,直立板241直立地设于该基座23的前端,由该直立板241与水平顶板242可共同分隔出一个嵌插空间244。
冲煮单元3直立地设在该支撑单元2的后端,该冲煮单元3具有由支撑单元2往上延伸并用来容装冲泡咖啡所需开水的水槽部31,以及一组装于此水槽部31的上端且位于该支撑单元2电热盘26上方的冲泡部32,此冲泡部32用来容纳咖啡粉末。
调控单元4包括可移动地组装于该支撑单元2的外边缘的控制座41和装设于该控制座41内且可切换控制冲煮单元3所需电源或其它各项控制设定的调控装置42。控制座41包括本体部44和结合部43,调控装置42组装于该控制座41的本体部44内,并具有数个穿出该本体部44外而可供按压的调控开关421以及一用来显示数据及咖啡壶状态的显示面板422,不同的调控开关421可调整或控制该电动咖啡壶的不同功能,如温度、加热时间等等,并可将前述各项数据显示于该显示面板422上。
控制座41的结合部43嵌设组装于该嵌插座24内,本体部由结合部向外向上延伸形成,并邻靠在支撑单元2的外边缘,结合部43的顶面设有两个滑扣45,滑扣部45往上伸入该限位滑座25内并穿过第二导槽245,向下扣合于前端板251上,滑扣部45可沿第二导槽245滑动,从而带动控制座41滑动。限位滑座25顶部设有穿口252,该穿口252与第二导槽连通,滑扣45通过此穿口252安装于控制座41的结合部43上表面。
其座23顶面沿与嵌插座24相接处设有轨槽231,在轨槽231中设有一可滑动的线材定位板47,该线材定位板47包括直伸部471和水平部472,直伸部471滑设于轨槽231中,水平部472盖设于嵌插座24的水平顶板242的边缘。线材定位板47的直伸部471中部设有一卡扣部473,控制座41的结合部43后侧设有一透孔431,线材定位板47的卡扣部473穿过第二导槽243并止合于该透孔431中,因此,控制座41与线材定位板47固定连接,并可一起于第一导槽243中滑动。可见,控制座41同时受第一导槽243和第二导槽245的约束,并在其约束的范围内滑动。
在线材定位板47的卡扣部473中穿设并固定有导线组46,该导线组将调控装置42与冲煮单元3及电热盘26连接。
由于控制座41可滑动地结合在支撑单元2的外侧边,组装于该控制座41本体部44内的调控装置42可以随控制座41移动至适合操作的位置,其移动范围大致上是由图5中相对靠近左侧位置滑移至图6中相对靠近右侧位置,同时在控制座41移动的过程中,该控制导线组46的各控制导线是配合线材定位板47同步与该控制座41移动,因此,不会使控制导线组46各条控制导线产生纠结缠绕的现象,可确保电动咖啡壶保持正常状态。
特别说明的是,该控制座41的本体部44在设计上并非必定向外突出该支撑单元2外,也可将其设计成为埋入形成于该嵌插座24之嵌插空间244内,仅将该调控装置42之各调控开关421外露以供操作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在于提出了一种将控制座滑动连接于本体上,从而实现挪动控制座位置的构思。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包括支撑单元、冲煮单元和调控单元,冲煮单元直立地固设于该支撑单元的后端,支撑单元内部设有电热盘,其特征在于调控单元包括控制座和调控装置,调控装置设于控制座内部,调控装置通过控制导线组与电热盘及冲煮单元连接,控制座可滑动嵌设于支撑单元外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上下对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下壳体包括靠近冲煮单元的基座及基座前端的嵌插座,嵌插座顶部设有限位滑座,控制座包括结合部和本体部,该结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嵌插座内,本体部由结合部向外凸伸形成,并邻靠在支撑单元的外边缘,结合部上表面设有滑扣部,滑扣部向上凸伸并可滑动卡扣限位滑座内,调控装置安装于控制座的本体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其特征在于嵌插座后方的直立部分设有第一导槽,控制座的结合部后侧设有一透孔,控制导线组穿过结合部上的透孔和嵌插部后方的第一导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其特征在于基座顶面沿嵌插座的直立部分设有一轨槽,另外还包括一线材定位板,该线材定位板由直伸部和水平部组成,直伸部滑动配合于该轨槽内,水平部盖设于嵌插座的顶面后侧边缘,线材定位板的直伸部中间部位设有一卡扣部,该卡扣部穿过嵌插座后方的导槽配合于控制座结合部后侧的透孔内,控制导线组穿设并固定于该卡扣部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其特征在于限位滑座由嵌插座的顶面向上凹陷形成,限位滑座前部直立面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二导槽,控制座结合部上表面的滑扣部穿过第二导槽并向下扣合于第二导槽下方的直立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活动控制座的电动咖啡壶,包括支撑单元、冲煮单元和调控单元,冲煮单元直立地固设于该支撑单元的后端,支撑单元内部设有电热盘,调控单元包括控制座和调控装置,调控装置设于控制座内部,调控装置通过控制导线组与电热盘及冲煮单元连接,控制座可滑动嵌设于支撑单元外边缘。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座设于支撑单元的前部,且可以沿支撑单元的前部滑动,因此,即使将其置于极狭小的空间里,也可以方便地对该控制座进行操作。
文档编号A47G19/14GK2680141SQ0328071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
发明者郑胜芳 申请人: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