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洁乐器的金属弦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52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清洁乐器的金属弦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清洁有弦乐器的金属弦的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种乐器装有铜或磷青铜制成的金属弦,包括6和12弦吉他(电和声吉他)以及班卓琴。已知对于这种弦,不仅在它实际与手指接触的弦顶部上容易快速地积聚污物和汗,尤其在这些弦的下面更容易快速地积聚污物和汗。污物不仅来源于被演奏者的手指携带至弦的微粒,还来源于演奏期间从音品板(fret board)上磨掉的微粒。
这种弦污物的主要影响是导致弦快速丧失音质,变得不太清晰响亮,并且典型地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量程之后发声“降半音”,最终产生腐蚀,就需要换弦。被腐蚀的金属弦比新的弦更易引起磨损,因此弦对音品的磨损率增大。
对于演奏者来说,时不时地用手帕或类似能去除一些汗和污物的物品擦拭弦的顶部是很平常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音品与弦之间的距离小,因此布质清洁件不能进入的弦下方不能被清洁。尤其是对于乐器颈部,在该处擦拭弦下侧的尝试将会绷紧弦,使弦走调。并且,这种清洁方法不能解决腐蚀问题。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用于现场清洁有弦乐器上的金属弦,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手动可弯曲的弹性叠片,所述叠片具有第一平面部分和末端部分,所述末端部分延伸出第一部分的平面,所述叠片包括塑料材料层,所述塑料材料层夹持在两层塑料微纤维织物之间。
塑料微纤维织物能吸收水分,并且充分耐磨以从弦上擦拭掉污物和腐蚀物。装置的形状允许末端部分插到弦的下面,同时吉他保持在例如演奏状态。因为可弯曲,因此当所述装置在弦与音品之间上下移动时,所述装置能适应跨过颈部的弦的轮廓线。这样,所述装置能被按下以接触所有弦的所有顶部,同时能迅速清洁顶部表面。由于是弹性的,因此完成清洁后所述装置能回复至原始形状。
织物可以是聚酯和尼龙的混合物,例如76%重量的聚酯和24%重量的尼龙的混合物。
末端部分可以从第一平面部分向外弯曲,或者可以是平面的,并且在直的边缘处与第一平面部分相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已经发现第一平面部分和末端平面部分之间以150度的角相交是最方便的,然而两个平面部分也可以以135度至160度之间的某一角度相交,末端部分从第一部分向外延伸大约10mm并且从第一平面部分延伸出平面大约5mm。优选的是,所述装置的拐角是圆形的。
优选的是,织物覆盖塑料层的每个侧面。
两层织物可以是连续织物件的一部分,其中所述连续织物件沿末端部分的被延伸边缘覆盖塑料层的末端。
理想的是,叠片应不到1mm厚。厚度不是重要的,但是越薄就越便于使用,而弹性越好所述装置就可以越薄,同时为手动弯曲作好准备,并且在弯曲之后能恢复形状。
在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本发明所述装置的方法,包括通过将微纤维材料层固定至平面的、可手动弯曲的弹性材料基片的每一侧来形成叠片;然后使所述叠片的末端部分变形自叠片的剩余部分离开平面。
织物层可以通过粘合剂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方法固定至基片。
在固定至基片以形成叠片前,织物单件可以环绕过基片的末端。具有形成叠片后暴露在外的基片边缘的叠片边缘可以被热密封,或者织物边缘被缝至塑料层,以帮助对抗织物的磨损。
通过加热末端部分、将边缘弯曲至所期望的形状和方向、以及在末端部分处于所期望的形状和位置的状态下冷却叠片,从而可以使末端部分变形伸出叠片的剩余部分所在的平面。


下面将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清洁装置的实施例以及制造所述清洁装置的一种方法,其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解后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图解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方向看去的、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图解局部剖视图;图4是沿图2的IV-IV方向看去的,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图解部分剖视图;以及图5至8是示出了使用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的图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至4,已经由叠片形成了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2,其中所述叠片具有薄的塑料层4,所述塑料层4夹持在第一微纤维织物层6与第二微纤维织物层8之间。叠片具有第一平面部分10和向上翻的末端部分12,这两个部分在折叠线14处相交。在该实施例中,从图1的侧面看去,末端部分是平的,但是也可以是弯曲的。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塑料层4大约为0.7mm厚,并且是手动可弯曲的弹性塑料材料,以便允许叠片在手的压力作用下弯曲并且在压力解除时恢复至其原始形状。织物层6和8是弹性微纤维织物,其中聚酯为76%、尼龙为24%(重量百分比)。织物层是织物单件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织物单件翻过末端部分12的边缘14,以形成织物折叠部16(如图3中最佳所示)。所述装置的总厚度小于大约1.0mm。
在这种情况下,从平面图中看清洁装置2大体为矩形,并且拐角20被制成圆角。除了折叠部16以外的叠片侧面被熔化以密封织物边缘从而防止磨损,然而也可以被单独缝合或者结合热密封被缝合。
测得所示清洁装置宽为57mm(平行于折叠部14),第一部分10长为77mm,末端部分深10mm,从第一部分10的平面向外升高5mm,如图1所示。
尺寸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应该有所选择,以便末端部分12不会跨过将被装置清洁的乐器的两根弦,并且第一部分的叠片的长度应该足够长,足以能跨过乐器的所有弦。所示装置满足了标准6弦吉他的这些需要,同时它的尺寸便于携带在口袋或钱包里,因此对于舞台使用或者旅行的音乐家来说是理想的。
通过以下过程来制造所示装置2取信用卡大小的矩形塑料基片;将粘合剂涂敷到塑料基片上;一旦有些粘了,就将塑料微纤维织物层加到基片上,以覆盖基片的两侧,这些层被按压在一起以形成叠片。然后,叠片拐角被制成圆角,并且,织物/基片叠片的所有露出的边缘被加热以熔化和密封这些边缘。然后,由织物的折叠末端16形成的叠片末端被加热,弯曲出平面外,以形成带角度的末端部分并允许在该状态下冷却。
如参考图5至8所述的一样,所述装置2可以用来清洁吉他52的弦50以及音品板56的音品。
参考图5,清洁装置2插入在一对弦之间,以便装置的折叠部14位于弦之下。然后,所述装置2能沿着吉他颈部的长度向下移动,以便对可能出现在被清洁弦之下的汗、污物和腐蚀物进行吸收、清除和刮擦,以对弦进行抛光。同时,所述装置还清洁弦之下的音品线。该清洁操作能由演奏者在吉他的演奏状态下进行实施。
图6和7示出了另一个清洁模式,其中装置2的第一部分10插入在所有弦50之下,通过沿吉他52的颈部上下移动装置2可以使弦50和音品5一起被清洁。
图8示出了另一个清洁模式,其中第一部分12横放在弦50的顶部,通过在施加下压力的同时沿吉他的颈部上下移动所述装置来清洁弦50的顶部。
所述装置的可弯曲性(即挠性)使得即使在吉他颈部的顶部处弦的下面也能被抽出,而不会使张紧弦、使弦走调。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洁装置,用于现场清洁有弦乐器上的金属弦,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手动可弯曲的弹性叠片,所述叠片具有第一平面部分和末端部分,所述末端部分延伸出第一部分的平面,所述叠片包括塑料材料层,所述塑料材料层夹持在两层塑料微纤维织物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织物是聚酯和尼龙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混合物含76%重量百分比的聚酯和24%重量百分比的尼龙。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末端部分从第一平面部分向外弯曲,并且在直的边缘处与平面第一部分相交。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末端部分是平的,并且在直的边缘处与第一平面部分相交。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拐角是被制成圆角。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织物覆盖所有的塑料层的每一侧。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两层织物是连续织物件的一部分,所述织物也沿末端部分的被延伸边缘覆盖塑料层的末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平面部分和末端平面部分以135度至160度之间的某一角度相交,优选为150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末端部分从第一部分向外延伸大约10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末端部分从第一平面部分的平面延伸出来大约5mm。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叠片不超过1.0mm厚。
13.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的方法,包括通过将微纤维材料层固定至平面的、可手动弯曲的弹性材料基片的每一个侧来形成叠片;然后使所述叠片的末端部分变形自叠片的剩余部分离开平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层通过粘合剂固定至基片。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织物固定至基片以形成叠片前,织物单件环绕过基片的末端。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形成叠片后暴露在外的基片边缘的叠片边缘或者被热密封,或者被缝合。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叠片的拐角是被制成圆角。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加热末端部分、将边缘弯曲至所期望的形状和方向、以及在末端部分处于所期望的形状和位置的状态下冷却叠片,从而可以使末端部分变形离开叠片的剩余部分的平面。
19.一种装置,大致如参考附图所述和/或如附图所示。
20.一种制造大致如参考附图所述和/或如附图所示装置的方法。
全文摘要
一种清洁装置(2),用于现场清洁有弦乐器上的金属弦(50),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手动可弯曲的弹性叠片,所述叠片具有第一平面部分和末端部分,所述末端部分延伸离开第一部分的平面,所述叠片包括塑料材料层(4),所述塑料材料层夹持在两层(6,8)塑料微纤维织物之间。所述装置(2)允许在现场可靠地清洁例如吉他(52)的金属弦(50),同时保持乐器上弦的音质的明亮。并且也公开了一种制造所述装置的方法。
文档编号A47L13/16GK1638881SQ03804497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8日
发明者贾尔斯·约翰·克里斯汀·比尔博姆 申请人:贾尔斯·约翰·克里斯汀·比尔博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