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多用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11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多用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饼铛,特别是一种燃气多用铛。
背景技术
目前广为使用的电饼铛虽为技术成熟产品,具有用途多、操作简单、温度调控方便、清洁卫生、保护环境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自身的原理和构造原因,导致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可克服的缺点1、电能消耗大、使用成本高。电饼铛的功率一般为5Kw,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用电较其他能源价格偏高,因此这种用电水平对用户而言使用成本较高。
2、功率低(相对使用要求),冷态升温速度慢,预热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0min能达到使用温度,影响工作效率。
3、发热元件为电热丝,同时配备调温器、电源开关等附属元件。由于工作工程中元件易产生过热,因此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维修量大。
4、对用户的配备设施容量要求高,使用条件受限。380V动力电源一般用户不具备,就220V市电而言电饼铛5Kw的功率为大负荷,要求用户必须配备大容量的表具和线路,同时电饼铛使用时会对市电网络带来不良影响;此外电饼铛一般要求输入电压不低于200V,否则影响使用效果,因此网络电压低的地区不宜使用。
5、主要构件不可拆卸,不便于清洁保养。由于电饼铛的铛体背面安装有电热丝及绝缘材料,因此不许拆卸,不得受潮浸水,否则易烧毁元件或触电,所以清洁保养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使用的电饼铛的缺点,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的燃气多用饼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多用铛,它包括上盖部分、铛及铛支架、燃烧器、本体外壳、支腿和地脚;所述上盖部分、铛支架均固定在所述本体外壳的台面上,所述铛放置在所述铛支架上,所述燃烧器安装在所述铛底部下方,其接口与燃气管路相接,所述本体外壳通过支腿和地脚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部分包括上盖外壳、锥形导流烟罩和带吸热鳍片的内盖。所述上盖外壳内侧立面与所述内盖外缘之间有一均匀的环形空间,此环形空间通过所述锥形导流烟罩与所述内盖吸热鳍片之间的通道和所述上盖中央的排烟口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铛的外缘与所述支架内壁之间亦有一均匀的环形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为环状大气引射式多火孔燃烧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但解决了铛与内盖双面同时均匀加热的问题,而且使烟气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气体燃料应用广泛,供应充足。燃气多用铛对环境设施无特殊要求,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天然气用气接口即可。
2、燃气多用铛使用费用比电饼铛低,燃气多用铛的使用费用是电饼铛的40%。由于利用烟气余温对铛内盖加热,实现对食品上下双面同时及加温,并提高热能利用率。
3、由于采用压电陶瓷高压电火花点火,两档火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燃气多用铛功能与电饼铛相同,安全性和环保性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4、铛体受热均匀,温度均衡。冷态升温速度快,4.5分钟可达到220度,比电饼铛快1倍,预热时间短。
5、无易损件,使用寿命长,维修量小。
6、铛体可自由拆卸,不怕潮湿,清洁保养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气多用铛开启状态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气多用铛的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气多用铛上盖构造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气多用铛燃烧器总成外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气多用铛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燃气多用铛由上盖部分1、铛2、本体外壳3、支腿4、可调地脚5、本体台面6、燃烧器7和铛支架8组成。所述上盖部分1及铛支架8均固定在所述本体外壳3的本体台面6上,所述燃烧器7安装在所述铛2底部下方,其接口与燃气管路相接,所述本体外壳3通过支撑部件支腿4和可调地脚5固定。所述铛2被放置在支架8的凸爪上,铛可以自由拆卸。铛2的外缘与支架8内壁之间亦有一均匀的环形缝隙,这一缝隙在上盖1压合之后与上盖内的环形空间相通,起到把铛底部排出的热烟气向上盖内部的热交换空间均匀转移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外观构件采用不锈钢材料,铛体及内盖采用铸铝合金,清洁卫生。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燃气多用铛的外形图。75为燃气接口,76为燃气阀门旋钮。
如图3、图5所示,所述上盖部分由上盖外壳11、铰轴座16、锥形导流烟罩12、带吸热鳍片的内盖13、上盖支撑圈18、把手19等零部件组成。整个上盖部分由铰轴座16固定在本体台面6上,可绕铰轴在垂直平面内作90度范围内旋转,实现开、合动作。上盖外壳11内侧立面与内盖13外缘之间有一均匀的环形空间,此环形空间通过锥形导流烟罩12与内盖13吸热鳍片之间的通道(即热烟气与内盖之间的热交换空间)和上盖中央的排烟口14相通。采用这种构造,使其具有利用烟气余热对内盖加热和排烟双重功能。10为隔热圈,15为烟气流。
如图4、图5所示,71为燃烧器头部,72为燃气喷觜,73为调风板,74为引射管。所述燃烧器7为环状大气引射式多火孔燃烧器,设有三环火焰,可以实现对铛2进行均匀加热。这种形式的燃烧器燃烧充分,火焰稳定,使用安全。燃气管路系统通过压电陶瓷点火式燃气阀门76对燃烧器供气和点火,同时控制火力强弱,性能可靠,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产品形状(铛与上盖)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等多种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燃气在燃烧器头部被压电陶瓷产生的电火花电燃后,三环火焰对铛底面进行均匀加热。当热烟气上升至铛底面后,由铛底面中心向边缘扩散,由于外侧隔热圈的阻挡作用,烟气随即转折上行,经过铛支架与铛之间的环形缝隙进入上盖内锥形导流烟罩与内盖吸热鳍片之间的通道,在这里烟气与内盖之间发生热交换作用,内盖被烟气余温加热。最后烟气从上盖中央的排烟口处排出。当上盖开启后,烟气即由铛支架与铛之间的环形缝隙直接排出,对铛的受热没有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多用铛,包括本体外壳、支腿和地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多用铛还包括有上盖部分、铛、铛支架、燃烧器;所述上盖部分、铛支架均固定在所述本体外壳的台面上,所述铛放置在所述铛支架上,所述燃烧器安装在所述铛底部下方,其接口与燃气管路相接,所述本体外壳通过支腿和地脚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多用铛,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分包括上盖外壳、锥形导流烟罩和带吸热鳍片的内盖;所述上盖外壳内侧立面与所述内盖外缘之间有一均匀的环形空间,此环形空间通过所述锥形导流烟罩与所述内盖吸热鳍片之间的通道和所述上盖中央的排烟口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多用铛,其特征在于所述铛的外缘与所述支架内壁之间亦有一均匀的环形缝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多用铛,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为环状大气引射式多火孔燃烧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多用铛。该燃气多用铛包括上盖部分、铛及铛支架、燃烧器、本体外壳、支腿和地脚。所述上盖部分包括上盖外壳、锥形导流烟罩和带吸热鳍片的内盖。所述上盖外壳内侧立面与所述内盖外缘之间有一均匀的环形空间,此环形空间通过所述锥形导流烟罩与所述内盖吸热鳍片之间的通道和所述上盖中央的排烟口相通。所述铛的外缘与所述支架内壁之间亦有一均匀的环形缝隙。所述燃烧器为环状大气引射式多火孔燃烧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但解决了铛与内盖双面同时均匀加热的问题,而且使烟气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文档编号A47J37/06GK2693150SQ20042000271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7日
发明者乔善毅 申请人:乔善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