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式健康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89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整式健康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式健康枕头,特别是一种使用者可自行调整枕体至适当高度及曲弧度,以形成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枕体,从而达到最舒适睡眠效果的调整式健康枕头。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总是感觉疲惫不堪,因而回到家之后能够充分休息显得非常重要的,而最好的休息方法就是睡眠,因为睡眠是消除疲劳、增加体力的最好方法,而不良的睡姿更会影响睡眠的品质,所以一般人睡觉时都会利用枕头来调整适合自己的睡姿;因而枕头对于我们来说可算是非常熟悉且必要的物品,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它,但是枕头的种类繁多,从古代所使用的硬式枕头,到后来内部填充有棉花的枕头,枕头的形式不断地进行演进,人们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研究,希望创造一种枕头,使人枕睡于其上时,能够睡得更加舒适、更加自然、且更加健康,从而达到充分休息的目的。
但是,就一般市面上的枕头而言,最普遍的就是内部填充有棉花的枕头,该枕头是在一布套内装填棉花,所以该枕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由于个人睡姿的习惯而产生变形,变成两边较低、中间较高,或两边较高、中间较低,所以当我们仰卧时,头向前缩或后仰,会使颈椎弯曲,形成了对颈部椎间板神经不当的压力,这样,不仅容易造成骨刺外,而且还压迫胸腔,使得颈、肩部肌肉紧绷,无法放松,影响睡姿会使得全身的肌肉跟着紧绷、酸痛,并会影响正常的呼吸,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造成第二天醒来之后,脖子酸痛、头昏、及产生精神不振的现象。
此外,当我们侧卧时,一般的枕头,无法给予头部足够的空间,也会形成颈椎的扭曲,除了对椎间板造成压力之外,还会压迫头部、肩膀的肌肉,造成同上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为避免该缺陷的存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整式健康枕头,使用者可自行调整枕体至适当高度及曲弧度,从而达到最舒适的睡眠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第一枕体,一配置于前述第一枕体一端开口端的适当处的第二枕体,并且该第一枕体与第二枕体内具有多个填充物,而使使用者可自行调整枕体至适当高度及曲弧度,并将第二枕体回折,使第一枕体与第二枕体无法互通而形成一固定状态,并通过第二枕体枕垫脖子以形成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枕体,因而构成一调整式健康枕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折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示意图;以及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与技术内容,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形、剖面状态与收折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调整式健康枕头,包括一第一枕体1、一第二枕体2、及多个装设于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内的填充物16,使用者可自行调整枕体至适当高度及曲弧度,并将第二枕体2回折,使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无法互通而形成一固定状态,另外,通过第二枕体2枕垫脖子以形成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枕体,从而达到最舒适的睡眠效果。
上述所提到的第一枕体1,具有多个容置部11,形成多个枕垫13、14、15,且第一枕体1的一端具有一开口端12;第二枕体2,具有一容置部21,及在一端设有的一开口22,配置于上述第一枕体1一端开口端12的适当处,使第一枕体1上的枕垫13、14、15与第二枕体2的容置部21呈一相通的状态,且容置部11、21内具有填充物16,且该填充物可为棉球、羽毛、绿豆壳、干燥茶叶等;这样可构成一调整式健康枕头,可让使用者在睡觉之前根据个人的睡姿,利用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之间呈一相通的状态,将枕垫13、14、15与容置部21内的填充物16推挤至适合使用者的高度及曲弧度,如果使用者习惯仰睡,则可将填充物16推挤至第一枕体1的枕垫14中,而习惯侧睡的人,可将填充物16推挤至第一枕体1两侧的枕垫13、15中,然后将第二枕体2加以收折,此时第一枕体1上的枕垫13、14、15将不再与第二枕体2的容置部21互通,且第二枕体2收折后,也可让使用者用来枕垫脖子。
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使用者在调整完该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之后,将第二枕体2加以收折,而为使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在调整后固定于一定的高度及曲弧度,且收折后的第二枕体2不再松脱,该枕体可用一布套3加以套设,让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调整过后的高度及曲弧度不再任意变形,以达到固定高度及曲弧度的效果。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固定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高度及曲弧度的方式,也可为在第一枕体1上的适当处加设多条带体4,当第二枕体2收折后,利用多条带体4以绑固的方式使第二枕体2固定于开口端12的内部。
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在第一枕体1的开口端12装设一接合部5,且接合部5可为拉链,当第二枕体2调整后加以收折再拉上接合部5即可使第二枕体2固定于开口端12的内部。
请参阅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在该第一枕体1的开口端12设置魔鬼毡6,利用魔鬼毡6的特性使第二枕体2固定于开口端12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可使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式健康枕头,达到固定其高度及曲弧度的效果,并且第二枕体2可用来枕垫使用者的脖子。
请参阅图8、9、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及其剖面状态与收折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枕体2具有一袋体23,位于其开口22处,其中袋体23具有一容置部24用以容置第二枕体2;当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之间呈一相通的状态时,可将枕垫13、14、15与容置部21内的填充物16推挤至适合使用者的高度及曲弧度;当使用者欲调整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至适当高度及曲弧度时,可将填充物16推挤至容置部11、21,并将第二枕体2回折使第一枕体1与第二枕体2无法互通而形成一固定状态,最后再利用设于第二枕体2开口22的魔鬼毡6(也可为布套3、拉链、带体4等)将第二枕体2置入容置部24后固定;另外,第二枕体2的一连通部211的宽度(W)较第二枕体2的一本体部212及袋体23的宽度(W’)小,使得第二枕体2也可不需要上述的魔鬼毡6(也可为布套3、拉链、带体4等)即可将其置入固定于袋体23的容置部24内。
请参阅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在袋体23的容置部24置入补充物25,可为冰枕、热水袋,或芳香包等,用以冰敷、解热或散发香气等,使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具有多重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式健康枕头包括一第一枕体(1),所述第一枕体(1)上具有多个容置部(11),形成多个枕垫(13、14、15),且所述第一枕体(1)的一端具有一开口端(12);一第二枕体(2),所述第二枕体(2)具有一容置部(21),且所述容置部(11)、(12)内具有填充物(16),而所述第二枕体的一端设有一开口(22),配置于所述第一枕体(1)的开口端(12),使所述第一枕体(1)上的枕体与所述第二枕体的容置部呈一相通的状态,以调整枕体高度及曲弧度,而通过将所述第二枕体(2)回折,使所述第一枕体(1)与所述第二枕体无法相通而形成一固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1)上的适当处可加设多条带体(4),以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枕体(2)加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1)的所述开口端(12)可装设一接合部(5),以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枕体(2)加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5)可为拉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1)的所述开口端(12)可加设魔鬼毡(6),以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枕体(2)加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体(2)具有一袋体(23),位于所述第二枕体(2)的所述开口(22),及所述袋体(23)具有一容置部(24)用以置入所述第二枕体(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体(2)的开口(22)设有魔鬼毡(6),以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枕体(2)加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体(2)的所述开口(22)的适当位置处可设有拉链,用以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枕体(2)加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体(2)的所述开口(22)的适当位置处可设有带体(4),用以将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枕体(2)加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式健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23)的所述容置部(24)可置入补充物(25),所述补充物(25)可为冰枕、热水袋、或芳香包。
专利摘要一种调整式健康枕头,包括一第一枕体,一配置于前述第一枕体一端开口端的适当处的第二枕体,并且该第一枕体与第二枕体内具有多个填充物;通过前述结构,使用者可自行调整枕体至适当高度以及曲弧度,并将第二枕体回折使第一枕体与第二枕体无法互通而形成一固定状态,另外,通过第二枕体枕垫脖子可形成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枕体,从而达到最舒适的睡眠效果。
文档编号A47G9/00GK2732107SQ20042000710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2日
发明者王隆文 申请人:王隆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