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61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火焰为能源,通过吸热传导,对其器具中的液体快速加热的热水加热器。
背景技术
根据燃烧火焰直流向上的特性,其传统的方式是将其器具的底部设计成平底或弧形底部。但是当火焰在器具底部燃烧作功的同时,又遇到底部阻力,迫使相当一部分热能量向其边缘飘移。因而这种向外飘移的热能除一部分为器具起到烘托作用外,其余的部分能源白白丧失跑掉。为解决这一问题,现行的做法是将器具的底部设计成凹形状或在其平底部分布成凸形环体,以延长火焰的滞留时间,增大受热面积,从而减少能源的快速流失。这一设计方式相对传统形式相对减少了能源的损失。但是该解决方式均是以增大器具底部受热面积为前提,未能注意和解决流失热能的有效利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加热器,通过安装于器具内,有效避免了热能的流失,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的一种热水加热器,它具有一带有呈梯形走火通道的弧形扁状器体,该扁状器体的走火通道内排列分布有若干冷、热交换加速管,各冷、热交换加速管的端部分别与扁状器体导通连接,由上至下的冷、热交换加速管的两端管口处设有不同安装位置的限压片和限入片。
另外,如上所述的冷、热交换加速管的排列,由上至下的排列方向可以是同一方向直列式分布,或彼此间相互错位排列分布。
上述的冷、热交换加速管的排列方式是同一方向排列的,也可以是纵向、横向分别交错排列分布。
另外,如上所述,在每一冷、热交换加速管两端的管口处所设的限压片或限入片为一半圆体,其中,两端管口处的限压片或限入片的设置位置为一上一下或一下一上彼此错位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热水加热器是利用与器具相结合成一体,并封闭固定安装在器具内,通过加热器上分布的加速管体,使其器具内的液体分割成若干单元,当器具旋转在火焰上时,由火焰直接作用于器具底部的主体部位,而飘移的热能通过走火通道,又直接作用于其上分布的加速管,使每一单元加速管内的液体得到快速加热,与器具内的液体进行冷热交换,实现器具内的液体整体快速加热,即节约了能源,又节省了时间,从而有效解决了热能的流失问题。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另一实施例。
图4是图1的另一结构实施例。
图5是加热器安装实例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在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2所示的热水加热器,根据导热性能,选用铝片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每一对称面均为向上倾斜形成梯形体,且为弧形扁状器体1,该器体1形成的开口内腔为走火通道6,沿走火通道6内由上至下按同一方向直列式排列有上、中、下三排同一中心线上的加速管2、4、4′,并通过每一加速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器体1端面上对应带有的圆孔上并与之走火通道6封闭固定,形成独立导通的单元。每一加速管2、4、4′两端的管口位置处分别设有限压片3和限入片5和5′另外,如上所述的冷、热交换加速管3、4、4′,在每一冷、热交换加速管两端的管口处设置的限压片3和限入片5、5′为一半圆体,其中,在同一加速管两端的管口处安装限压片3或限入片5和5′的位置应为一上一下,或一下一上。该设置方式的作用是用以实现平衡器具液体温差的循环,加速冷、热交换的速度、减少火焰的燃烧时间,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图3给出了冷、热交换加速管的另一排列方式。它是在图1直列式排列方式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变化,采用同样形状的扁状器体1,沿走火通道6内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三排独立导通的冷、热交换加速管2、4、4′,而且每一加速管间彼此相互错位,不在同一中心线上。这样可以使每排加速管同时增加接触火焰的机会。
图4给出了冷、热交换加速管的另一结构实施例。它是在图1纵向单一方向排列的加速管的结构形式上,又在每层加速管之间横向分布交错排列有加速管。该横向加速管的设置可以是直列式,或彼此间上下错位。
图5给出了本加热器具体的安装参考实施例。以水壶为例,它是利用上述的热水加热器对称安装在水壶内。其安装方式是将水壶体的底部和上部对应开有与器体1上下端的走火通道6相吻合的通道开口,使其上下配合端固定封闭。该贯穿走火通道6两端上的冷、热水交换加速管2、4、4′分别与水壶内部相通。当水壶注入冷水并放置火焰上,主火同到壶底阻碍而向周边飘移,同时飘移的热能直接进入加热器走火通道6内,直接作用于其上分布的加速管2、4和4′,使其加速管内的小容量的冷水迅速加热,并与水壶内的大容量冷水产生温差。由于各加速管两端管口上分别设置的限压片3和限入片5和5′起到单向偏流作用,使水壶内的冷水与加速管内的热水通过循环,使水温迅速提温,加之配以水壶底中主火的同步作用,将其水壶内的冷水在短时间内达到沸点。
上述中的加速管2两端管口处设置的一上下限压片3,将其加速管2管口半径部分进行封堵,其作用是使其一端的低位开口部进入低温液体,加热后的高温液体高位开口处位移;而加速管4和4′两端管口处设置的一下一上限入片5和5′,其安装形式与上述相同,其作用是使其下封堵端限止低温液体进入,使加速管4、4′内的高温液体由一端的上开口处排出,完成热能转换单向传递或循环。体现出“火从水中过,水在火上流”的实际应用。
该加热器可以从实验中看出结构方式 水温度 容量 100℃沸点时间传统结构 0℃50升 ~9.3分钟改进结构 0℃50升 ~4.8分钟以上的对比实验中得出节约时间约50%,也就说明了具有节能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加热器,其特征是它具有一带有呈梯形走火通道(6)的弧形扁状器体(1),该扁状器体(1)的走火通道(6)内排列分布有若干冷、热交换加速管(2、4、4′),各冷热交换加速管(2、4、4′)的端部分别与扁状器体(1)导通连接,由上至下的冷、热交换加速管(2、4、4′)的两端管口处设有不同安装位置的限压片(3)和限入片(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热交换加速管(2、4、4′)由上至下的排列方向可以是同一方向直列式分布,或彼此间相互错位排列分布。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热交换加速管(2、4、4′)也可以是纵、横向分别交错排列。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限压片(3)和限入片(5)为一半圆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加热器,它具有一带有呈梯形走火通道的弧形扁状器体,该器体的走火通道内排列分布有若干冷、热交换加速管,各加速管的端部分别与器体导通连接,由上至下的加速管的两端管口设有不同安装位置的限压片和限入片。具有减少热能损失、加热速度快、节能、节时效果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J27/02GK2678521SQ20042001589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1日
发明者李铁业 申请人:李铁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