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6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水壶,属于烧水的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中广泛使用的烧水用壶,多是铝质整体水壶,这种水壶的制造工艺成熟,壶体自重轻,人们使用习惯。其不足之处是该种水壶经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的水垢难以去除,且使用时间越长,结垢越厚,较厚的水垢占据壶的有效容积,煮水时,热损耗大,浪费能源。结垢又多集中在壶底部位,这给清除水垢带来诸多不便。通常,人们去除壶内结垢的方法有如下三种一是用金属器物剔除水垢,如用螺丝刀或类似物剔除;二是用酸溶液溶解去除法,如用淡盐酸溶液溶解去除;三是在火上干烧壶底到一定温度后,迅速置入水中冷激,使结垢崩溃脱落。但是,不管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都会对壶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水壶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水壶破漏、整体报废,使用成本过高。另外,随着电磁炉的逐步普及,与其配套使用的不锈钢水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现有不锈钢水壶同样为整体式结构,且其用料成本相对较高,故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更为突出。有鉴于此,应对现有整体式水壶的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将水壶设计为上、下两体,以便及时清除壶中的水垢,同时,可据使用要求,将上下壶体选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如塑料、不锈钢制作,降低水壶的成本。
一种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其壶体由上、下两体构成,上体和下体间固定连接,二者间设有密封圈。
上述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所说壶体上、下两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上体与下体间设有多个吊杆,多个吊杆沿壶体上、下两体的外周圈均布,吊杆下端与连接耳铰接。连接耳与壶体的下体固定,吊杆上端置于吊耳的卡槽内,吊耳与壶体的上体固定,吊杆上端部设有锁紧螺母。
上述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所说壶体上、下两体间的固定连接方式还可以是,上、下两体间设有多个卡扣,多个卡扣沿壶体的上、下两体的外周圈均布,卡扣的锁紧环与手柄铰接,手柄与支座铰接,支座与壶体的上体固定,锁紧环的下端套装在挂钩上,挂钩与壶体的下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壶体的上、下两体之间还可采用螺纹连接或沿外周圈均布设有固定连接螺钉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烧水用水壶,其壶体采用上、下两体结构,二者间采用便于拆装的密封固定连接方式,当水壶结垢后,用户可方便地把壶体的上、下两体分开,除垢后,再迅速将壶体的上、下两体组装。除垢操作方便、快捷,且不易伤及壶体,可有效地提高水壶的使用寿命,节约能源。同时,两体结构形式可使水壶的上、下两体选用不同的材料,以便降低成本。如电磁炉用水壶,其上体可选用塑料,仅壶底用不锈钢制作即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局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局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局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局部局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壶体由上体2和下体1构成,且上、下两体间密封固定连接。图1-图4所示,壶体的上体2与下体1间设有橡胶密封圈3。其中,图3的密封圈未示出。图3所示实施例3中,上体2、下体1间设有多个卡扣,多个卡扣沿壶体的上、下两体的外周圈均布,卡扣的锁紧环10与手柄9铰接,手柄9与支座8铰接,支座8与壶体的上体2固定,锁紧环10的下端套装在挂钩11上,挂钩11与下体1间固定连接。
图1中所示实施例1的密封圈3其上部镶嵌在上体2的嵌槽内。密封圈3的下平面与下体1的连接环面贴紧。上体与下体间设有多个吊杆6,吊杆沿壶体上、下两体外周圈均布,吊杆6下端与连接耳7铰接。连接耳7固定于下体1外侧,吊杆6上端置于吊耳5的卡槽内,吊耳5与上体2固定,吊杆6上端部设有锁紧螺母4。
图2中所示实施例中,密封圈3的下部镶嵌在下体1的嵌槽内,密封圈3的上平面与上体2的水平连接环面贴紧,且上体2与下体1间为螺纹连接;图4所示实施例中,密封圈3被直接夹持在上体2和下体1之间,且上体2与下体1间沿外周圈均布设有固定连接螺钉12。
上体2选用无毒塑料、下体1选用不锈钢等铁质材料制作的分体式水壶适于电磁炉加热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其特征在于,壶体由上、下两体构成,上体[2]和下体[1]间固定连接,二者间设有密封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说壶体上、下两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上体[2]与下体[1]间设有多个吊杆[6],多个吊杆沿壶体上、下两体的外周圈均布,吊杆下端与连接耳[7]铰接,连接耳[7]固定于下体[1]外侧,吊杆[6]上端置于吊耳[5]的卡槽内,吊耳[5]固定于上体[2]外侧,吊杆[6]上端部设有锁紧螺母[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说壶体上、下两体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上、下两体间设有多个卡扣,多个卡扣沿壶体的上、下两体的外周圈均布,卡扣的锁紧环[10]与手柄[9]铰接,手柄[9]与支座铰接,支座[8]与壶体的上体固定,锁紧环[10]的下端套装在挂钩[11]上,挂钩与下体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体[2]和下体[1]间采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体[2]和下体[1]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沿外周圈均布设有固定连接螺钉[12],密封圈[3]被夹持在上体[2]和下体[1]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属于烧水的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将水壶设计为上、下两体,以便及时清除壶中的水垢,同时,可据使用要求,将上下壶体选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制作,降低成本。技术方案为,壶体由上、下两体构成,上、下体间固定连接,二者间设有密封圈。上、下体间采用便于拆装的密封固定连接方式。结垢后,可方便地把壶体的上、下两体分开,除垢后再迅速将壶体的上、下两体组装。除垢操作方便、快捷,且不易伤及壶体,可有效地提高水壶的使用寿命,节约能源。同时,也方便了水壶的上、下体选用不同材料,以降低成本。如电磁炉用水壶,其上体可选用塑料,仅壶底用不锈钢制作即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
文档编号A47J27/21GK2674997SQ20042001573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9日
发明者刘策 申请人:刘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