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热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炊具,特别是一种利用对流和辐射加热的电热炊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热炊具的主要工作原理为通电使发热盘加热,通过直接热传导的方式使盛装食物的内胆(底部与发热盘全接触)升温,利用温控技术实现食物的制作,这种加热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内胆自身的温度自上而下存在温度梯度(即温度不均),以烹制米饭为例,成熟的米饭存在如下明显的缺陷1、底层米饭微黄或焦糊、中间米饭湿度大、表层米饭干硬。
2、米饭易结成块状。
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对流和辐射加热的电热炊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电热炊具,包括外壳、上盖、内衬及金属内胆,其特征在于电热管与所述金属内胆呈分离状态,所述金属内胆与内衬之间形成对流与辐射空间。
电热管设置于内衬上,并与所述金属内胆呈分离状态。
所述电热管设置于金属内胆的下方或底部或底部侧翼的内衬上。
所述金属内胆的底部与内衬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金属内胆接触。
所述支撑装置与金属内胆的接触为线接触或点接触或二者的混合接触。
所述支撑装置可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空间分布,例如采用三角形,或采用两个梯形重合。其顶端以线接触或点接触方式支撑金属内胆的底部。所述支撑装置可为悬浮的。
所述电热炊具顶部设置排气孔。
所述电热炊具底部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内衬及外壳之间的空间相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利用限制加热体与被加热体的接触,形成对流和辐射空间,使得盛装食物或烹炸油的的内胆上下温场基本一致,避免局部过热,本实用新型可以是电炸锅或电饭煲,当加热米饭时,使米饭的软硬、干湿度基本一致,米饭更不易结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选用的三角形支架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选用的重合梯形支架示意图图中1上盖,2夹圈,3内衬,4外壳,5电热管,6支撑装置,7金属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电热炊具,包括外壳4、上盖1、内衬3及金属内胆7,其特征在于电热管5与所述金属内胆7呈分离状态,所述金属内胆与内衬之间形成对流与辐射空间。
电热管5设置于内衬3上,并与所述金属内胆呈分离状态。
所述电热管5设置于金属内胆7的下方或底部或底部侧翼的内衬3上。
电热管5环绕设置于金属内胆7的底部或底部侧翼的内衬3上。
所述金属内胆的底部与内衬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6,所述支撑装置与金属内胆7接触。
所述支撑装置6与金属内胆7的接触为线接触或点接触或二者的混合接触。
所述支撑装置6可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空间分布,例如采用三角形支架(如图2),或采用重合梯形支架(如图3)。其顶端以线接触或点接触方式支撑金属内胆的底部。所述支撑装置6可为悬浮的。
所述金属内胆优选合金铝、铝或其他导热性良好的无毒金属材料。夹圈2的设置位置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1.电热炊具,包括外壳、上盖、内衬及金属内胆,其特征在于电热管与所述金属内胆呈分离状态,所述金属内胆与内衬之间形成对流与辐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电热管设置于内衬上,并与所述金属内胆呈分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电热管设置于金属内胆的下方或底部或底部侧翼的内衬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电热管环绕设置于金属内胆的下方或底部或底部侧翼的内衬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胆的底部与内衬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与金属内胆的接触为线接触或点接触或二者的混合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空间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呈一个三角形或两个梯形重合的空间分布,其顶端以线接触或点接触或二者的混合接触方式支撑金属内胆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炊具顶部设置排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热炊具,包括外壳、上盖、内衬及金属内胆,其特征在于电热管与所述金属内胆呈分离状态,所述金属内胆与内衬之间形成对流与辐射空间。所述电热管设置于金属内胆的下方或底部或底部侧翼的内衬上。所述金属内胆的底部与内衬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电热炊具顶部设置排气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利用限制加热体与被加热体的接触,形成对流和辐射空间,使得盛装食物的内胆上下温场基本一致,当加热米饭时,使米饭的软硬、干湿度基本一致,米饭更不易结块。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作为电炸锅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A47J27/086GK2706099SQ20042004634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4日
发明者祁明顺 申请人:祁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