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76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式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式饭煲,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或旅行品大类,小包;旅行袋或篮;手提箱小类,其用途在1/00至9/00各组中不包括的容器大组,午餐或野餐盒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其用途在1/00至9/00各组中不包括的容器大组,午餐或野餐盒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对新式饭煲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王日平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22459Y,中国专利号(ZL)为94244937.1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多用饭盒》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其用途在1/00至9/00各组中不包括的容器大组,午餐或野餐盒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饭盒多用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天气热时,食物易坏,天气冷时,食物易凉,防止食物变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饭煲。以解决天气热时,食物易坏,天气冷时,食物易凉,防止食物变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主要由手把、太阳能装置、盖子、煲耳、煲身、电源装置、导线、导线及插头、煲底、弹簧、电池、加热制冷装置、锅、电池盖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手把的下部孔位置套连接在煲耳的外径位置,煲耳的较细端位置焊连接在煲身的外部上端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构成手把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电池的两极位置用导线连接在电源装置的内部下触点位置,电源装置的外部接口位置焊连接在导线及插头的左端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连接电源,平时可对电池充电及对饭煲供电的作用。电源装置的上部内触点位置用导线连接在加热致冷装置的电源接口位置,加热致冷装置的上部位置紧靠连接在锅的下部位置,结合成立体层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使锅受到热或致冷的作用。太阳能装置的下部位置嵌安装在盖子的内部位置,盖子的内螺纹位置螺纹安装在煲身的上部外螺纹位置,结合成立体柱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既充当了盖子,又为食物加热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解决天气热时,食物易坏,天气冷时,食物易凉,防止食物变坏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天气热时,食物易坏,天气冷时,食物易凉,防止食物变坏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其用途在1/00至9/00各组中不包括的容器大组,午餐或野餐盒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相比有三处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电池的两极位置用导线连接在电源装置的内部下触点位置,电源装置的外部接口位置焊连接在导线及插头的左端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连接电源,平时可对电池充电及对饭煲供电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电源装置的上部内触点位置用导线连接在加热致冷装置的电源接口位置,加热致冷装置的上部位置紧靠连接在锅的下部位置,结合成立体层形状的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使锅受到热或致冷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太阳能装置的下部位置嵌安装在盖子的内部位置,盖子的内螺纹位置螺纹安装在煲身的上部外螺纹位置,结合成立体柱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既充当了盖子,又为食物加热的技术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1手把 2太阳能装置 3盖子4煲耳5煲身6电源装置 7导线 8导线及插头 9煲底10弹簧11电池12加热制冷装置 13锅 14电池盖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为实现解决天气热时,食物易坏,天气冷时,食物易凉,防止食物变坏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主要由手把1、太阳能装置2、盖子3、煲耳4、煲身5、电源装置6、导线7、导线及插头8、煲底9、弹簧10、电池11、加热制冷装置12、锅13、电池盖14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手把1、盖子3、煲耳4、煲身5、导线7由市场选用。它的太阳能装置2是圆凸形状,以聚热树指为材料,经过热铸造磨光成型加工制造。它的电源装置6是长方形,上有按钮,能进行充电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热加工铸造成型加工制造。它的锅13是圆形腔状形状,以导热系数较大的合金为材料,经过铸造挤压热处理成型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手把1的下部孔位置套连接在煲耳4的外径位置,煲耳4的较细端位置焊连接在煲身5的外部上端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构成手把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电池11的两极位置用导线7连接在电源装置6的内部下触点位置,电源装置6的外部接口位置焊连接在导线及插头8的左端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连接电源,平时可对电池充电及对饭煲供电的作用。电源装置6的上部内触点位置用导线7连接在加热致冷装置12的电源接口位置,加热致冷装置12的上部位置紧靠连接在锅13的下部位置,结合成立体层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使锅受到热或致冷的作用。太阳能装置2的下部位置嵌安装在盖子3的内部位置,盖子3的内螺纹位置螺纹安装在煲身5的上部外螺纹位置,结合成立体柱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既充当了盖子,又为食物加热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新式饭煲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夏季致冷的时候,根据电学原理,首先按下电源装置6的致冷开关,然后加热制冷装置12中的致冷装置工作,再然锅13被致冷,从而完成冷却食物、保鲜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冬季加热的时候,根据电学原理,首先按下电源装置6的加热开关,然后加热制冷装置12中的加热装置启动,再然后锅13被加热,从而完成加热食物、保温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解决天气热时,食物易坏,天气冷时,食物易凉,防止食物变坏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合金为材料,利用金属制品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小规模生产,以供应家庭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饭煲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新式饭煲,它是由手把(1)、太阳能装置(2)、盖子(3)、煲耳(4)、煲身(5)、电源装置(6)、导线(7)、导线及插头(8)、煲底(9)、弹簧(10)、电池(11)、加热制冷装置(12)、锅(13)、电池盖(14)构成,它的手把(1)的下部孔位置套连接在煲耳(4)的外径位置,煲耳(4)的较细端位置焊连接在煲身(5)的外部上端位置,其特征是电池(11)的两极位置用导线(7)连接在电源装置(6)的内部下触点位置,电源装置(6)的外部接口位置焊连接在导线及插头(8)的左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饭煲,其特征是电源装置(6)的上部内触点位置用导线(7)连接在加热致冷装置(12)的电源接口位置,加热致冷装置(12)的上部位置紧靠连接在锅(13)的下部位置。
专利摘要新式饭煲,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小包;旅行袋或篮;手提箱小类,午餐或野餐盒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天气热时,食物易坏,天气冷时,食物易凉,防止食物变坏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手把、太阳能装置、盖子、煲耳、煲身、导线、导线及插头、弹簧、电池、加热制冷装置、锅构成。其特征是电源装置的上部内触点位置用导线连接在加热致冷装置的电源接口位置,加热致冷装置的上部位置紧靠连接在锅的下部位置,太阳能装置的下部位置嵌安装在盖子的内部位置,盖子的内螺纹位置螺纹安装在煲身的上部外螺纹位置,具有广泛用途,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47J36/24GK2737278SQ20042011230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日
发明者梁沫, 鞠振伟, 王海涛, 张洪玲 申请人:梁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