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力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66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压力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该排放装置能够根据用于蒸煮的内锅内部的压力来排放蒸汽,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该排放装置能够通过简化部件以有效地排放蒸汽并易于拆卸和清洁以及防止蒸汽直接向外排放而提高安全性并防止弄脏盖子。
背景技术
通常,压力隔热电饭锅是一种蒸煮装置,它通过由电加热器加热内锅来提高气密内锅中的压力,从而蒸煮在常压下很短时间内不能快速煮熟的食物。
图1是显示传统压力隔热电饭锅的侧剖视图。
参见图1,在该传统压力隔热电饭锅中,在主体2内设有外锅4,在外锅4内部安装有用于蒸煮和隔热的内锅6,并且在外锅4周边上安装有多个加热器(未示出),以加热外锅4以及用于蒸煮和隔热的内锅6。
盖子12安装在主体2的打开顶部上以被打开/关闭,用于覆盖内锅6的内锅盖14安装在内锅6的打开顶部上并与盖子12结合以被打开/关闭,转动盘8安装在内锅盖14和内锅6的周边上,用于当盖子12关闭主体2时使得内锅盖14紧密关闭内锅6。这里,内锅盖14安装为覆盖内锅6。当内锅6被加热时,内锅6内部的压力升高。
因此,当多个加热器加热内锅6时,为了防止内锅6内部的压力过度升高,在盖子12和内锅盖14之间安装蒸汽排放装置,用于根据内锅6内部的压力向外排放蒸汽。
详细地,该蒸汽排放装置包括连接在盖子12和内锅盖14之间的蒸汽排放通道22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在蒸汽排放通道22的端部安装有重物24,用于打开/关闭蒸汽排放通道22。这样,蒸汽排放通道22由重物24的重量打开/关闭。另外,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上安装有电磁阀34。打开/关闭部件36通过根据电信号操作电磁阀34而打开/关闭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
这里,当电信号传输到电磁阀34时,打开/关闭部件36通过电磁阀34打开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从而排放蒸汽。在没有电信号传输到电磁阀34的情况下,打开/关闭部件36通过电磁阀34关闭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从而防止蒸汽的排放。因此,即使由于停电而没有向电磁阀34供电,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也能被堵塞以防止蒸汽的迅速排放。
另外,当由于停电而没有向电磁阀34供电且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被堵塞时,为了防止内锅6内部的压力过度升高,安装残余压力排放装置26以从内锅6排放蒸汽。
如上所述,蒸汽排放通道22和重物24在蒸煮中保持内锅6内部的压力恒定,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和电磁阀34在蒸煮后从内锅6向外排放残余压力。
然而,由于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传统蒸汽排放装置通过蒸汽排放通道22或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直接排放蒸汽,因此蒸汽或米饭开水会喷出并溅在盖子12上。因此,使用者必须经常清洁由于蒸汽或米饭开水而弄脏的盖子12。
另外,由于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传统蒸汽排放装置通过蒸汽排放通道22和重物24而直接排放高温高压的蒸汽,因此重物24保持着高温。当使用者接触重物24或蒸汽时,他/她就会被烫伤。
当由于停电而没有向电磁阀34供电时,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传统蒸汽排放装置需要残余压力排放装置26从内锅6排放蒸汽。结果,增加了部件数量,生产工艺复杂,产品成本升高,并降低了生产率。
另外,在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传统蒸汽排放装置中,为了防止在隔热状态下内锅6内部的压力升高,使电磁阀34定时通电,从而打开/关闭部件36能够打开/关闭自动蒸汽排放通道32。因此,会周期性地产生操作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它能够通过在预定空间中收集内锅的蒸汽并将收集的蒸汽向外排放而改善卫生状况及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它能够通过去掉用于排放残余压力的额外部件和生产过程而提高生产率,并通过当在蒸煮或隔热状态中没有向电磁阀供电时打开一通道以排放蒸汽,并当该通道打开时防止蒸汽直接向外排放而减小周期性的操作噪音。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包括设在主体内部的内锅,用于容纳米和水并煮饭;安装为分别覆盖主体和内锅的盖子和内锅盖,用于当加热内锅时提高内锅内部的压力;连接在盖子和内锅盖之间的蒸汽排放通道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用于从内锅向外排放蒸汽;安装为覆盖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的重物,用于根据蒸汽的压力打开/关闭蒸汽排放通道;安装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上的自动蒸汽排放阀,当内锅内部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向该自动蒸汽排放阀提供电信号,以堵塞自动蒸汽排放通道;安装为覆盖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的罩盖,用于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处形成气密蒸汽流动空间;以及连接到该罩盖上的存储单元,用于收集流过该罩盖的蒸汽。
优选地,该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还包括紧密贴合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和罩盖之间的密封件,用于防止蒸汽从自动蒸汽排放通道和罩盖之间泄漏。
优选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容纳在形成于盖子上的安装槽中,并且盖子被固定到安装槽。
优选地,罩盖包括用于形成环形蒸汽流动空间的蒸汽引导件,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排放的蒸汽在该蒸汽流动空间中流动;以及排放孔,用于将由蒸汽引导件引导的蒸汽排放到存储单元。
更优选地,该罩盖包括下盖,其形成为覆盖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连接孔,其形成在下盖的与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相接触的部分处;以及上盖,其形成在下盖的上部以覆盖下盖,用于形成蒸汽流动空间的通道形成在上盖和下盖之间。下盖除了连接孔部分之外的部分形成为低于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
例如,蒸汽排放通道和重物安装为通过形成在下盖和上盖中心上的孔。
例如,蒸汽排放通道和重物安装为通过形成在下盖中心上的孔,且上盖安装为覆盖蒸汽排放通道和重物。
详细地,优选的是排放孔形成在下盖的比覆盖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端部的部分低的部分处,或至少一个或多个蒸汽排放孔形成在上盖的顶表面,以部分地排放蒸汽。
更优选地,该蒸汽排放孔形成在上盖的距离下盖的连接孔最远的部分上。
更优选地,在盖子上蒸汽排放通道附近还形成有用于将蒸汽通过蒸汽排放通道排放到存储单元的辅助排放孔。
更优选地,蒸汽引导件从下盖的顶表面或上盖的底表面伸出。


参照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以示例的方式给出因此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图1是显示传统压力隔热电饭锅的侧剖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侧剖视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侧剖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主要部件接合状态的一个示例的侧剖视图;以及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主要部件接合状态的另一示例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
图2和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侧剖视图和分解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内锅56安装在主体(未示出)的内部,盖子62安装为覆盖主体的顶表面,内锅盖64安装为覆盖内锅56的顶表面,转动盘58安装在周边上,用于当盖子62放在主体上时固定内锅56和内锅盖64,并且蒸汽排放装置安装在盖子62和内锅盖64之间,用于当内锅56被多个加热器加热时在预定空间中收集蒸汽或米饭开水,并由使用者安全地排放所收集的蒸汽或米饭开水。
这里,用于向外排放蒸汽或米饭开水的蒸汽排放通道72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以相互邻近的方式安装在盖子62和内锅盖64之间。在蒸汽排放通道72的一端上垂直形成有重物74。重物74被操作来打开/关闭蒸汽排放通道72。另一方面,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被弯曲为L形。电磁阀84和通过电磁阀84来打开/关闭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的打开/关闭部件86弹性支撑在通道82上。
当向电磁阀84供电时,打开/关闭部件86通过电磁阀84堵塞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当没有向电磁阀84供电时,打开/关闭部件86返回到初始位置,以打开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
特别地,下盖92安装为覆盖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并且上盖94安装在下盖92的上部。在其中流动蒸汽的气密蒸汽流动空间以环形形状形成在下盖92和上盖94之间。用于引导蒸汽或米饭开水的蒸汽引导件96a和96b形成在下盖92和上盖94之间。排放孔92H形成为排放由蒸汽引导件96a和96b引导的蒸汽。用于收集通过排放孔92H排放的蒸汽或米饭开水的存储单元(未示出)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的一侧。
详细地,优选的是孔92h’形成在下盖92的中心上,且蒸汽或米饭开水流过的环形通道形成在下盖92周边的上部。下盖92的与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的端部相接合的部分(以下称为“接合部分”)比其它部分突出更多,并且排放孔92H形成在接合部分以外的部分上,用于自然地排放蒸汽或米饭开水。连接孔92h形成在接合部分上,用于排放蒸汽或米饭开水。装配槽和装配凸起形成在接合部分上,以与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的端部接合。
更优选地,蒸汽排放通道72和重物74安装为穿过下盖92的孔92h’,且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接合到接合部分上。下盖92能够直接接合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的端部。然而,更优选地,下盖92接合到安装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端部处的密封部件96上,从而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排放的蒸汽不能泄漏而是输入到下盖92中。
优选地,在上盖94的与下盖92的孔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孔94h’,并且蒸汽或米饭开水流过的环形通道形成在孔94h’周边的底部处。至少一个或多个蒸汽排放孔94h形成在上盖94的顶表面上,用于部分地排放蒸汽。
为了防止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排放的蒸汽通过上盖94的蒸汽排放孔94h直接向外排放,当上盖94与下盖92接合时,上盖94的蒸汽排放孔94h不与下盖92的接合部分重叠。更优选地,蒸汽排放孔94h形成在上盖94的距离下盖92的接合部分最远的部分上。
优选地,装配凸起和装配槽分别形成为使得上盖94与下盖92接合。蒸汽引导件96a从下盖92靠近孔92h’的位置向上伸出,而蒸汽引导件96b从上盖94靠近孔94h’的位置向下伸出以与下盖92的蒸汽引导件96a接合。蒸汽引导件96a和96b可以形成在下盖92和上盖94的任意一个上。
如上所述,为了防止下盖92和上盖94从盖子62过度伸出以获得更好的外观,在盖子62上形成安装槽62a。蒸汽排放通道72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从安装槽62a伸出,并且下盖92和上盖94装配在安装槽62中。
另一方面,即使从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排放的蒸汽或米饭开水向下流过下盖92的排放孔92H,为了将蒸汽或米饭开水引导到存储单元,在下盖92的排放孔92H的底部处的安装槽62a上形成有第一辅助排放孔62h。另外,第二辅助排放孔62h’形成在同样的安装槽上,以将通过蒸汽排放通道72排放的蒸汽或米饭开水直接引导到存储单元。优选地,第一和第二辅助排放孔62h和62h’连接到存储单元。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操作。将米和水放入内锅56中。对内锅56加热以煮饭。随着在内锅56和内锅盖62之间的气密空间中的压力升高,蒸汽产生并输入到蒸汽排放通道72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中。
由于向电磁阀84供电,因此打开/关闭部件86堵塞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以防止蒸汽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被排放。
在内锅56内部的压力过度升高的情况下,切断向电磁阀84的供电。因此,打开/关闭部件86打开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从而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排放蒸汽和米饭开水。蒸汽和米饭开水通过下盖92的连接孔92h输入到在下盖92和上盖94之间的通道,部分地通过上盖94的蒸汽排放孔94h向外排放,且部分地通过下盖92的排放孔92H和盖子62的第一辅助排放孔62h而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从主体拆下存储单元而除去蒸汽或米饭开水或者清洁存储单元。
另外,当内锅56内部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重物74通过内锅56内部的压力而升高,以打开蒸汽排放通道72。内锅56内部的蒸汽和米饭开水通过蒸汽排放通道72流出,部分地通过上盖94的孔94h’向外排出,且部分地通过盖子62的第二辅助排放孔62h’被收集到存储单元中。同样,使用者可以通过从主体拆下存储单元而除去蒸汽或米饭开水或者清洁存储单元。
当蒸煮米饭时,由重物74和电磁阀84来控制蒸汽排放通道72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的打开/关闭,从而保持内锅56内部的蒸煮压力。
结果,当米饭煮熟时,蒸汽不会直接向外排放,以防止例如烫伤的意外事故。另外,盖子12没有被蒸汽或米饭开水弄脏。
另一方面,在隔热状态下,多个加热器工作以保持在内锅56内部的隔热温度,这提高了内锅56内部的压力。由于在隔热状态下没有向电磁阀84供电,因此打开/关闭部件86使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保持打开。因此,蒸汽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排放,从而保持内锅56内部的压力恒定。
通过蒸汽排放通道72排放的蒸汽部分地通过上盖94的蒸汽排放孔94h向外排放,且部分地通过下盖92的排放孔92H和盖子62的第一辅助排放孔62h而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从主体拆下存储单元而除去蒸汽或米饭开水或者清洁存储单元。
在隔热状态下,在内锅56的内部保持恒定的压力而不打开/关闭电磁阀84。因此,减小了周期性的操作噪音。另外,省去了用于去掉残余压力的结构,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图4和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侧剖视图和分解立体图。
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其第一实施例在结构上极为相似。然而,孔92h’形成在下盖92的中心上,并且蒸汽排放通道72和重物74安装为穿过孔92h’,但是上盖94的顶表面被完全堵塞以覆盖蒸汽排放通道72和重物74。
因此,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排放的蒸汽或米饭开水流过在下盖92和上盖94之间的通道,部分地通过上盖94的蒸汽排放孔94h向外排放,且部分地通过下盖92的排放孔92H和盖子62的第一辅助排放孔62h收集到存储单元中。
另外,通过蒸汽排放通道72排放的蒸汽或米饭开水没有通过上盖94向外排出,而是通过盖子62的第二辅助排放孔62h’被收集到存储单元中。
如上所述,当蒸汽或米饭开水被收集到存储单元中时,使用者可以通过从主体拆下存储单元而除去蒸汽或米饭开水或者清洁存储单元。
因此,高温高压蒸汽没有直接向外排放,并且接触高温高压蒸汽的重物74由上盖94覆盖,以防止例如烫伤的意外事故。另外,盖子12没有被蒸汽或米饭开水弄脏。
图6和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的主要部件接合状态的示例的侧剖视图。
下面将参考图6和图7详细地描述用在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中的上盖94和下盖92。下盖92形成为环形,在中心处具有孔。接合部分从下盖92的一侧向上伸出以接合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连接孔92h形成在接合部分的顶表面上,从而蒸汽或米饭开水可在其中流过。多个装配凸起92b形成在接合部分的底部处以接合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82。下盖92除了接合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得低于接合部分,且排放孔92h形成在其一侧以排放蒸汽或米饭开水。优选地,接合部分和排放孔92h形成在相对侧。
上盖94形成为覆盖下盖92。至少一个或多个蒸汽排放孔94h形成在上盖94的顶表面上,以向外排放一些蒸汽。
与下盖92相同,可以在上盖94的中心上形成孔(未示出)。
特别地,为了将使上盖94和下盖92相接合,装配端92a从下盖92的外周向上伸出,而装配端94a从上盖94的外周向下伸出。当上盖94接合到下盖92时,上盖94的装配端94a围绕下盖92的装配端92a。
另外,蒸汽引导件96a和96b形成在上盖94或下盖92上,以在上盖94接合到下盖92之后形成环形通道。详细地,如图6所示,蒸汽引导件96a从下盖92的孔92h’的内径向上伸出。下盖92的蒸汽引导件96a的端部与上盖94的后表面接合。另外,如图7所示,蒸汽引导件96b从上盖94的后表面向下伸出。上盖94的蒸汽引导件96b的端部与下盖92的孔92h’的内径接合。
已经通过如下方式详细介绍了蒸汽排放装置,即,以用于控制内锅内部压力的压力隔热电饭锅为例,在盖子和内锅盖之间形成两条用于排放蒸汽的通道并使用重物和电磁阀来控制在每条通道上的蒸汽排放。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优选实施例,而是在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通过上盖和下盖将内锅的蒸汽收集在存储单元中,并通过使用者将所收集的蒸汽排放到外部。因为蒸汽排放装置是卫生的,所以使用者不用进行专门的清洁工作。
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通过上盖和下盖将内锅的高温高压蒸汽收集在存储单元中,并排放所收集的蒸汽。即,高温高压蒸汽并不直接向外排放以防止烫伤。因此,使用者可以安全地使用该装置。
在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中,当没有向电磁阀供电时,自动蒸汽排放通道被打开。尽管自动蒸汽排放通道是打开的,但蒸汽通过上盖和下盖被收集在存储单元中并向外排放。蒸汽排放装置不需要用于排放残余压力的部件和生产过程,这提高了生产率。
在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中,在隔热状态中保持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打开状态,且上盖和下盖以及存储单元安装为暂时收集和排放蒸汽。即使内锅内部的压力在隔热状态中升高,也可以通过通过上盖和下盖将通过打开的自动蒸汽排放通道排放的蒸汽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向外排放。由于蒸汽通过自动蒸汽排放通道被有效地排放,因此通过电磁阀来打开/关闭打开/关闭部件的操作是不必要的。结果,减小了操作噪音。
在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中,上盖和下盖装配在一起,且下盖通过多个装配槽和装配凸起接合到从盖子伸出的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拆下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包括设在主体中的内锅,用于容纳米和水并煮饭;安装为分别覆盖主体和内锅的盖子和内锅盖,用于当加热内锅时使内锅内部的压力升高;连接在盖子和内锅盖之间的蒸汽排放通道和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用于从内锅向外排放蒸汽;安装为覆盖蒸汽排放通道端部的重物,用于根据蒸汽压力来打开/关闭蒸汽排放通道;安装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上的自动蒸汽排放阀,当内锅内部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向该自动蒸汽排放阀提供电信号,用于堵塞自动蒸汽排放通道;安装为覆盖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端部的罩盖,用于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形成气密的蒸汽流动空间;以及连接到该罩盖上的存储单元,用于收集流过该罩盖的蒸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密贴合在所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和所述罩盖之间的密封部件,用于防止蒸汽从所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和所述罩盖之间泄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容纳在形成于所述盖子上的安装槽中,且所述罩盖固定到所述安装槽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包括用于形成环形蒸汽流动空间的蒸汽引导件,通过所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排放的蒸汽在该空间中流动;以及用于将通过该蒸汽引导件引导的蒸汽排放到存储单元的排放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包括下盖,其形成为覆盖所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连接孔,其形成在下盖的与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相接触的部分处;以及上盖,其形成在该下盖的上部以覆盖该下盖,用于形成所述蒸汽流动空间的通道形成在上盖和下盖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除了连接孔部分之外的部分形成为低于所述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排放通道和重物安装为穿过形成在下盖和上盖中心上的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排放通道和重物安装为穿过形成在下盖中心上的孔,且上盖安装为覆盖所述蒸汽排放通道和所述重物。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孔形成在下盖的比覆盖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端部的部分低的部分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顶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或多个蒸汽排放孔,用于部分地排放蒸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排放孔形成在上盖的距离下盖的连接孔最远的部分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盖子上蒸汽排放通道附近形成有一辅助排放孔,用于将通过蒸汽排放通道排放的蒸汽排放到存储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引导件从下盖的顶表面或上盖的底表面伸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力隔热电饭锅的蒸汽排放装置,它能够根据用于蒸煮的内锅内部的压力排放蒸汽。一罩盖安装在自动蒸汽排放通道的端部处,该罩盖用于形成蒸汽在其中流动的气密蒸汽流动空间,并且存储单元连接到该蒸汽流动空间以收集蒸汽。因此,通过该自动蒸汽排放通道排放的蒸汽被同时收集和排放。结果,简化了部件,使得拆卸和清洁变得容易,蒸汽并不直接向外排放而提高了安全性,并且不会弄脏盖子。
文档编号A47J27/08GK1706324SQ20051006601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7日
发明者李昊燮 申请人:福库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