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抗寒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71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体抗寒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必须用品,具体是一种对人体的肩、背及脚等部位保暖的人体抗寒被。
背景技术
人们使用被子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体在睡眠过程中的抗寒问题,而人体最需要抵抗寒气的部位是肩部、背部和脚部。
肩部如果人体的肩部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风寒湿邪便客于血脉筋骨,造成脉则血凝而不流通,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侵淫筋肉则屈而不伸,痿而不用,就发生了感冒或肩周炎,而肩周炎的病人局部特别怕风,中医也称“漏肩风”。
背部传统医学称“背为阳中之阳”。如果保暖不好,则风寒之邪会通过背部进入人体,损伤元气,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引起感冒或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特别是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和心血管等疾病的人。
脚部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循环不畅,保温性能差。脚一旦受凉,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管收缩,血循环减缓,抗病能力下降,诱发疾病。我国民间素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脚部有许多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并参与和调节大脑的活动。依解剖学的观点,人的双脚远离心脏,供血相对较少,同时,脚的皮下脂肪又薄,保温性能较差,所以脚的温度相对偏低。因为脚与上呼吸道粘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
长期以来,人们使用的被子多为长方形,长方形被子最为明显的缺陷是不易将肩部、背部和脚部盖严,尤其是在熟睡翻身时,肩部、背部和脚部容易被敞开,极易着凉;在冬天,脚部往往需要许久的时间才能暖和,在翻身时脚部也容易伸出被子外而着凉。
另外现有的被子尚没有睡眠时促进人体血脉筋络微循环、调节皮肤酸碱度、抗寒保健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人体形态而专门设计的一种人体抗寒被。该被子不仅适用性好、使用方便、舒适、灵活,而且能够更好地防止人在睡眠时受凉,保障健康,它还可以起到睡眠时促进人体血脉筋络微循环、调节皮肤酸碱度、大大提高睡眠质量,达到抗寒保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人体盖被子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脚套,或/和在人体盖被子的上端处设计有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所述缺口顶端两侧具有能够相互连接的重合件。脚套和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可以是直接在一个长方形被子的两端处加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把带有脚套的被子下端部分和带有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的被子上端部分连接而成。
所述人体抗寒被的全部或部分面料可以采用已知的远红外微元素生化纤维,它是从天然矿石中提取,由多种微量元素组成的超细无机复合材料,它在人体的作用下可以诱发波长为4-14um的远红外线,用这种功能纤维加工的制品在近似人体体温的条件下,可以自动吸收周围环境和人体自身辐射的能量,产生热导效应,持久地发射人体吸收的特定的电磁波,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等多种生物效应。这种远红外微元生化纤维作为目前国内新型的功能材料,汇集了当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纺织科学、化学工程、环境保护科学、医学等众多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此材料生产的保健纺织品是先进纺织工艺制作与高新技术材料相结合而研发出的一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环保型功能性纺织品。远红外微元生化纤维有利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同时,在临床上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上述人体抗寒被还可以采用由中药制剂处理后的夹层,或面料,所述夹层或面料可以是完整的或局部的。
中药制剂的制备先将各味中药拣选净选,切制粉碎(珍珠磨成超细粉)再添加分散剂、粘合剂等助剂制成中药制剂,然后利用高分子凝聚作用将中药制剂包容在高分子生物膜层内,形成10-50μm的药物药袋,通过选择药袋壁材及厚度形成不同的药物缓释作用。可采用的药袋壁材有聚乙烯醇、明胶、聚氨酯等。涂层粘合剂有改性聚氨酯、有机硅等。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1.该被子适应性好,使用方便、舒适、灵活,突出人体的特点。
2.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人体卧床休息和睡眠中的肩部、背部及脚部受凉。经过反复使用测试,冬天晚上人的脚部温度可以从原来的3~5℃提升到10~15℃,人体感觉温暖舒适。
3.当采用远红外微元生化纤维,或由中药制剂处理后的面料或夹层,经过使用测试证明,睡眠时可以促进人体血脉筋络微循环、调节皮肤酸碱度,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抗寒免疫能力。
4.睡眠时大大提高睡眠质量,达到抗寒保健健康的目的。
5.可以在达到保暖保健功能的情况下有效节约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单人被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单人被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单人被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双人被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A-重合件,B-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C-连接件,D-脚套,E-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
图1单人被子,在人体盖被子的下端处设置有一个脚套D。在人体盖被子的上端中央处具有与颈部相适应的圆弧形缺口B。被子的上端和下端由连接件C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套D的形状与圆弧形缺口B的形状一致,以避免材料的浪费。被子的下端与普通单人被套的规格一致,可以直接套用普通的被芯使用。
参见附图2和附图3单人被子,在人体盖被子的下端处设置有一个脚套D。在人体盖被子的上端中央处具有与颈部相适应的带护盖E的穿洞。被子的上端和下端由连接件C连接。所述护盖E为与穿洞一体的剪裁片,可以更严实地为背部抗寒。被子的下端与普通单人被套的规格一致,可以直接套用普通的被芯使用。
参见附图4,在双人被的实施例中,在人体盖被子的下端处设置有两个脚套D。在人体盖被子的上端处具有两个与颈部相适应的圆弧形缺口B。被子的上端和下端由连接件C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套D的形状与圆弧形缺口B的形状一致,以避免材料的浪费。被子的下端与普通双人被套的规格一致,可以直接套用普通的被芯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圆弧形缺口B顶端两侧有能够相互连接的重合件A,如尼龙搭扣或其它扣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脚套和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E的穿洞可以是直接在一个长方形被子的两端处加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把带有脚套的被子下端部分和带有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E的穿洞的被子上端部分连接而成,连接件为纽扣或尼龙搭扣或拉链或其他扣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人体盖被子的下端处设计脚套;或仅在人体盖被子的上端设计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所述护盖可以是与穿洞一体的剪裁片,该剪裁片与穿洞一体的部分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定,例如附图2的位置在上,而附图3的位置在下。
所述缺口顶端两侧可以有能够相互连接的重合件,也可以没有重合件。
所述穿洞的一旁具有拉链或扣件,便于头部的穿入,或头部穿入后,缩小穿洞的口径。
上述人体抗寒被还可以采用由中药制剂处理后的夹层,或面料,所述夹层或面料可以是与被子大小一致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如仅设置在脚套处、腹部、或肩背部等。
药制剂处理夹层或面料层的工艺先将各味中药拣选、净选、切制、粉碎(有的药物需要磨成超细粉)再添加分散剂、粘合剂等助剂制成中药制剂,然后利用聚乙烯醇、明胶、聚氨酯等高分子凝聚作用将中药制剂包容在高分子膜层内,形成10~20μm的药物整理液。将未经整理远红外微元生化纤维被子面料或夹层的面料浸在整理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烘干、拉幅定型,在155~165℃焙烘3~5min,然后裁剪缝制被套,或将其制成的夹层安放在被子里,如脚套处。
在使用的时候,人体盖被子的上端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与人体颈部相贴,并把缺口顶端两侧的重合件连接起来,这样被子就可以紧贴住人体的颈部、肩部和背部,从而达到盖严人体的颈部、肩部和背部的效果,熟睡的人翻身也不会把颈部、肩部和背部漏出被子保护之外,同时,在被子与颈部相适应缺口的两侧部位,被子里面还配置有保健功能的药物及远红外发射保暖物质,提供人体睡眠休闲时的保暖保健要求,松开连接件,被子就和其他普通被子的使用方法一样;把腿脚直接伸到人体盖被子的下端的脚套里面,就可以彻底隔绝外部冷空气,把人体的脚部保护起来,同时,在脚套上或与脚套相同部位的被子里也配置有保健功能的药物及远红外发射保暖物质,提供人体睡眠休闲时的保暖保健要求,当不把脚伸进脚套里时,被子与其他普通被子的使用方法一样。
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抗寒被,其特征是在人体盖被子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脚套,或/和在人体盖被子的上端处设计有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所述脚套和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可以是直接加工在一个长方形被子的两端,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把带有脚套的被子下端部分和带有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的被子上端部分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抗寒被,其特征是所述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的顶端两侧具有能够相互连接的重合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抗寒被,其特征是所述脚套的形状与圆弧形缺口的形状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抗寒被,其特征是所述抗寒被采用由中药制剂处理后的夹层或面料,所述夹层或面料可以与被子大小一致,也可以是局部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必须用品人体抗寒被,其特征在于在人体盖被子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脚套,或/和在人体盖被子的上端处设计有与颈部相适应的缺口或穿洞或带护盖的穿洞。所述被子的上端和下端由连接件连接,缺口顶端两侧具有能够相互连接的重合件,可以具有中药制剂处理后的夹层或面料。本实用新型具有优点是适应性好,使用方便、舒适、灵活,体现对人体的关爱。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人体卧床休息和睡眠中的肩部、背部及腿脚部受凉。
文档编号A47G9/00GK2845597SQ20052001002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靳燕, 崔国胜, 万历, 王海鹏, 靳萍 申请人:重庆历柯佳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