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88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套,特别是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
背景技术
雨天用过的湿雨伞的放置和携带很不方便,不仅会沾湿人们的衣物,而且水极易弄湿地板或地毯而使其损坏,一些公共场合使用长塑料袋供人们放置雨伞,但这种塑料袋不透气,湿雨伞会产生异味;针对这个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多节套式可伸缩的雨伞套,其由多个套管套接而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雨伞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湿雨伞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用车的人们;水滴到车上,会损坏座椅或车内的地毯,车作为一种昂贵的消费品,各零件的损坏就等于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而目前市场上的雨伞套体积较大,制作工艺较复杂,不适合在车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可将湿雨伞置于其内,防止了雨水外流。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拆装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包括套体,所述的套体是由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基套、连接套及底筒组成的,在基套的上端内壁上设有一挂钩,所述的连接套容置于基套内且在套壁的上端开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小孔,底筒容置于连接套内,在底筒上部的筒壁上也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小孔。
所述的套体外还设有固定件,固定件是套接在套体上的。
所述连接套的数量为1-3个。
所述的基套上还设有挂孔。
本实用新型的套体是由多节组合而成的,自上而下分别为基套、连接套和底筒,其口径依次缩小,且连接套上端口径略大于基套下端的口径,底筒上端的口径略大于连接套下端的口径,以致于连接套和底筒容置于基套和连接套内不会掉出,并且连接套和底筒都可以从基套的上端口处取出,使用时只要将湿雨伞放置在套体内,水滴会沿着雨伞和套壁流到底筒内,使用后只需将底筒取出将里面的水倒掉就可以了;另外在所述的基套上设挂钩,在其下的各节中均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小孔;在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可以将连接套和底筒提上来挂在挂钩上,使得伞套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也方便携带。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收缩状态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包括套体和固定件5,所述的套体是由上端口径大于底部口径的基套2、连接套3及底筒4组成的,固定件5套接在基套2上,在基套2的上端内壁上设有一挂钩21和挂孔22,所述的连接套3容置于基套2内且在套壁的上端开有与挂钩21相配合的小孔31,底筒4容置于连接套内3,在底筒4上部的筒壁上也设有与挂钩21相配合的小孔41。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固定件的背部粘上特殊的粘纸,将雨伞套粘在仪表盘或者车内的某个部件上,也可以直接用吊钩钩在基套上的挂孔,将雨伞套挂在座椅的靠背上。使用时,将连接套3和底筒4从基套2的挂钩21上脱离,在重力作用下基套2、连接套3和底筒4内部形成一个伞型的套体,然后将湿雨伞放置在套体1内,水滴就会顺着雨伞和套壁流到套体1最下面的底筒4内,水就不会滴到车内,使用后,只需将底筒4从套体1内取出,将里面的水倒掉就可以了,非常之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连接套3和底筒4挂接在基套2的挂钩21上,这样占用空间更小,且方便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包括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是由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基套、连接套及底筒组成的,在基套的上端内壁上设有一挂钩,所述的连接套容置于基套内且在套壁的上端开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小孔,底筒容置于连接套内,在底筒上部的筒壁上也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外还设有固定件,固定件是套接在套体上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数量为1-3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套上还设有挂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可拆式雨伞套,包括套体,所述的套体是由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基套、连接套及底筒组成的,在基套的上端内壁上设有一挂钩,所述的连接套容置于基套内且在套壁的上端开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小孔,底筒容置于连接套内,在底筒上部的筒壁上也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小孔。采用上述结构,可将湿雨伞置于雨伞套内,防止了雨水外流,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拆装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G25/00GK2840848SQ20052001415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8日
发明者夏炳异 申请人:夏炳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