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烟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35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油烟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锅,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油烟锅。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无油烟锅主要有两种,一种由内、外层双层锅体构成,在夹空层中加入导热介质,无油烟效果较好,但热效率低,现逐渐被市淘汰;另一种由铝合金压铸成型,再对锅内、外层表面作抛光处理和对锅作环状整形而成,以图达到无油烟效果,但热效率受锅体厚等因素的影响,达不到原设计的效果。鉴此,现有的无油烟锅体结构有待改进,以消除锅在使用中散发出的油烟对人体的伤害与对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油烟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锅体、锅盖及其手柄,其特征在于其锅体外表面上设有呈太阳光线放射状凹槽,凹槽数自锅底至锅边分层递增,以便使火焰接触锅外表面的面积增大,使火焰顺其槽向上加热锅体,减小火焰向锅体外热辐射;锅底至锅口的厚度均匀递减,其数值为3mm-1.5mm5至5mm-3.5mm;其锅口直径为30cm-36cm。上述锅体可由厚度3cm-6cm陶瓷合金板料模压成。
其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凹槽的层数为3-15层。
其凹槽可为呈圆柱面凹槽。其锅体可为平底锅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可使锅在使用中无油烟,又能提高热效率,节约热资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体正视剖面图与摘要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锅体的一种具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锅体为平底2锅体3,其平底外表面中心部位设有两圈圆弧状凹槽4,用以储热量,在凹槽4外围设有一圈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圆柱面凹槽5,在平底外围的外表面上设有8圈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圆柱面凹槽1,每圈凹槽数自锅底至锅口均匀递增,以便增大火焰接触锅外表面的面积,使火焰顺其槽向上加热锅体,减小火焰向锅体外热辐射;其锅口直径为30cm-35mm,锅底直径为8cm-18cm,锅底厚度3mm-5.5mm,锅口厚度1.5mm,其间厚度自锅底至锅口均匀递减。上述锅体由厚3mm-6mm的陶瓷合金板料模压成形。
对本实用新型的其它要求可沿用现有工艺满足。
权利要求1.一种无油烟锅,包括锅体、锅盖及其手柄,其特征在于其锅体外表面上设有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凹槽,凹槽数自锅底至锅口分层递增;锅底至锅口的厚度为3mm-1.5mm至5.5mm-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烟锅,其特征在于其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凹槽的层数为3-15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烟锅,其特征在于其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凹槽可为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圆柱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烟锅,其特征在于其锅体可为平底锅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油烟锅,其特征在于其锅体平底外表面中心部位设有两圈弧状圆柱面凹槽(4),在其凹槽外围设有一圈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圆柱面凹槽(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锅,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油烟锅,其特征在于其锅体外表面上设有呈太阳光线放射状的凹槽,凹槽数自锅底至锅口分层递增;锅底至锅口的厚度为3mm-1.5mm至5.5mm-3.5mm;其锅口直径为30cm-36cm。有益效果是既可使锅在使用中无油烟,又能提高热效率,节约热能源。
文档编号A47J37/10GK2817673SQ200520027029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7日
发明者李时宏 申请人:天津市申恒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