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及其专用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机的翻转机构以及其专用茶杯。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报于2005年8月24日公告的专利号为CN200420071469.6,名称为自动泡茶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此专利的翻转机构包括传动马达以及与机壳相连接的支承架,采用此技术方案的翻转机构由于其支承架位于泡茶机中的茶杯下方,支承架、茶杯于茶室内纵向摆布而两侧的空间没有利用,因而泡茶机的体积偏大,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现有的泡茶机翻转机构的专用茶杯以出水口为接水嘴,有水路长,量热散失多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缩小,成本降低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与其相配套的专用茶杯。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包括传动马达以及与机壳相连接的支承架,所述的支承架位于泡茶机的茶室外侧;传动马达的传动轴透过支承架和泡茶机的茶室侧壁与夹持架的侧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夹持架由螺丝固定在传动轴的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架为卧置的U形,其顶面也开有U形缺口,其腰部设有开口弹性抱环;茶杯装入夹持架中,位于茶杯的杯盖上的接水嘴能从夹持架顶面的U形缺口中伸出。
所述的夹持架的底部周边压有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专用的茶杯,包括杯盖以及设有出水口的杯身,所述的杯盖顶部开设有接水嘴。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由于采用了支承架装在泡茶机的茶室外侧,传动马达的传动轴与夹持架的侧壁相连接的结构,因而结构简单,泡茶机体积减小,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的专用茶杯由于接水嘴开设于杯盖顶部,因而热水的路径缩短,泡茶效果更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专用的茶杯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中所示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包括传动马达以及与机壳相连接的支承架2,所述的支承架2位于泡茶机的茶室外侧;传动马达的传动轴1透过支承架2和泡茶机的茶室侧壁3与夹持架4的侧壁相连接。这样传动轴1便以支承架2为活动的支点,挑起夹持架4并带动其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夹持架4由螺丝5固定在传动轴1的未端。夹持架4能随传动轴1作相应的旋转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架4为卧置的U形,其顶面也开有U形缺口,其腰部设有开口弹性抱环6。与其配套的茶杯的杯盖顶部的接水嘴12能从顶面的U形缺口中伸出,放便热水直接注入。另外,弹性抱环6以及夹持架4顶部的弹簧片13能将整个茶杯夹紧,使倒茶动作更安全。
所述的夹持架4的底部周边压有凸条7,此凸条7能限制茶杯的装入位置,使其位置更准确。
图2、图3中所示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专用的茶杯,包括杯盖以及设有出水口11的杯身,其杯盖顶部开设有接水嘴12,这样热水能直接注入茶杯中,泡茶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包括传动马达以及与机壳相连接的支承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架(2)位于泡茶机的茶室外侧;传动马达的传动轴(1)透过支承架(2)和泡茶机的茶室侧壁(3)与夹持架(4)的侧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夹持架(4)由螺丝(5)固定在传动轴(1)的未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架(4)为卧置的U形,其顶面也开有U形缺口,其腰部设有开口弹性抱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架(4)的底部周边压有凸条(7)。
5.一种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专用的茶杯,包括杯盖以及设有出水口(11)的杯身,其特征在于杯盖顶部开设有接水嘴(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包括传动马达以及与机壳相连接的支承架(2),所述的支承架(2)位于泡茶机的茶室外侧;传动马达的传动轴(1)透过支承架(2)和泡茶机的茶室侧壁(3)与夹持架(4)的侧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上述的自动泡茶机的翻转机构专用的茶杯,其包括杯盖以及设有出水口(11)的杯身,所述的杯盖顶部开设有接水嘴(12)。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翻转机构中。
文档编号A47J31/16GK2889094SQ2005201215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郑庭伟 申请人:郑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