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毛刷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刷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拥有一件美国发明专利号码US6226828B1「BRUSH FOR REMOVING DUST」,该一旧型伸缩毛刷,请参阅图11、12所示其藉由一外筒主体1,于其中空内部可供一毛刷座体2作伸缩,并于不用时能作隐藏。
该外筒主体1于筒身有一滑沟槽11,于滑沟槽11的前端设有一挡止槽12;而毛刷座体2于前端扎入有一束刷毛21,毛刷座体2后方筒身22一体延设有上弹性片23及下弹性片24,使毛刷座体2装入外筒主体1中空内部时,藉由上、下弹性片23、24而能与外筒主体1中空内部成涩止配合,然后再通过上弹性片23上的推钮25与滑沟槽11成滑动配合,于使用时,即借由推动推钮25以将毛刷座体2推出,当完全推出时,推钮25会受到该挡止槽12挡止,当使用完毕再将推钮25往后推,即可将毛刷座体2含盖刷毛21隐缩于外筒主体1内部。
但发现,当使用完毕要将推钮25往后推,欲将毛刷座体2包括刷毛21隐缩于外筒主体1内部时,因施压该推钮25会略微下陷(如图13所示),导致会与滑沟槽11隘口13相干涉,而不利于往后推动操作。
再者,该刷毛21是借由铁线26(如图12所示)预先扎束捆绑而成,然后再黏固于毛刷座体2内部,因此在制作上较为耗时,人工组装不易,且铁线26的材料成本也增加许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刷的改良结构,其推钮不会与滑沟槽相干涉,使其不管在前推与后推时皆能顺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刷的改良结构,其制作组装上迅速简化,且刷毛可分离,以清洗或换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毛刷的改良结构,主要由套匣、刷毛、扣夹元件、推钮所组成;其中该套匣本身具有一容纳室,在套匣面处预定处设有一滑沟槽,该滑沟槽设有数对定位用的卡制弧;该扣夹元件本身具有可装配于套匣容纳室的嵌入部,并于嵌入部预定位置处设有接设部,且该嵌入部一体延制有一夹柄,该夹柄一端设有扣接部,嵌入部预定处设有承扣位;当于组装时,将刷毛安置妥,再将夹柄挠折,借由扣接部与承扣位成相对扣合,即将刷毛压扣住,再将嵌入部推入于套匣的容纳室里,并使接设部凸出于滑沟槽之外,最后推钮与接设部成固定。
所述夹柄里侧设有等距啮齿凸痕。
所述嵌入部前端设有啮齿凹痕。
所述推钮设有挡缘。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推钮推向前,即能将刷毛推出,而由于滑沟槽设有数对定位用的卡制弧,其使刷毛作不同长度的推出,更由于推钮加设挡缘,当施压推动该推钮时,不会与滑沟槽相干涉,从而使其不管在前推与后推时皆能顺畅操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刷毛由于通过夹持元件的夹柄做夹设,在制作组装上较为迅速简化;再者,当刷毛使用一段时间有脏污时,即可将夹柄的扣接部扳开,使其与承扣位分离,从而可轻易将刷毛取出,来作清洗或换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装完成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刷毛伸出时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刷毛隐缩时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最佳结构组装图(一);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最佳结构组装图(二);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最佳结构组装完成图;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习知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习知的组合剖视图;图13是习知的操作瑕疵情形图。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说明习知部分1外筒主体11 滑沟槽12 挡止槽13 隘口2 毛刷座体 21 刷毛22 筒身23 上弹性片 24 下弹性片
25 推钮 26 铁线本实用新型部分3套匣31 容纳室32 滑沟槽321 卡制弧 4刷毛 41 压固线5扣夹元件51 嵌入部511 接设部512 啮齿凹痕513 承扣位52 夹柄521 啮齿凸痕522 扣接部6推钮61 挡缘7扣夹元件 71 握柄72 夹柄721 扣接部73 凹槽731 承扣部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套匣3、刷毛4、扣夹元件5及推钮6所组成;该套匣3本身具有一容纳室31,在套匣3面处预定处设有一滑沟槽32,该滑沟槽32设有数对定位用的卡制弧321;该刷毛4概制成具厚度的片状,并在其位于适中处设有压固线41;该扣夹元件5本身具有可装配于套匣3容纳室31的嵌入部51,并于嵌入部51预定位置处设有接设部511,该嵌入部51一体延制有一夹柄52,夹柄52里侧则设有等距啮齿凸痕521,且夹柄52一端设有扣接部522,另外,于嵌入部51前端设有啮齿凹痕512,并于嵌入部51预定处设有承扣位513;当于组装时,将刷毛4的压固线41置于啮齿凹痕512处,再将夹柄52挠折(如图2所示),顺势藉由扣接部522与承扣位513成相对扣合,即将刷毛4压扣住后(如图3所示),再将嵌入部51推入于套匣3的容纳室31里(如图4所示),并使接设部511凸出于滑沟槽32外,再将推钮6与接设部511成套设固定,从而完成组装。
接续,再请配合图5、6所示,当在使用时,即通过将推钮6推向前,即能将刷毛4推出,且由于滑沟槽32设有数对定位用的卡制弧321,能令刷毛4作不同长度的推出擦拭利用,当用毕时,再将推钮6后推,即能将刷毛4隐缩,且由于推钮6加设有挡缘61,当施压推动该推钮6亦不会与滑沟槽32相干涉,使其不管在前推与后推时皆能顺畅操作。
最后,请再配合图7、8所示,另外,该扣夹元件7本身具有一握柄71,并于一侧延制有一夹柄72,且夹柄72于一端设有扣接部721,又该扣夹元件7再设有一凹槽73,在凹槽73周边预定处设有承扣位731;当于组装时,将刷毛4的压固线41置于凹槽73处,再将夹槽72挠折(如图8所示),顺势藉由扣接部721与承扣位731成相对扣合(如图9、10所示),即将刷毛4压扣住,然后通过握拿握柄71来作擦拭,提供消费者多元选择;另外,当刷毛4如果使用一段时间有脏污时,即可将夹柄72的扣接部721扳开,使其与承扣位731分离,即可轻易将刷毛4取出,从而来作清洗或换新。
权利要求1.一种毛刷的改良结构,主要由套匣、刷毛、扣夹元件、推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套匣本身具有一容纳室,在套匣面处预定处设有一滑沟槽,该滑沟槽设有数对定位用的卡制弧;该扣夹元件本身具有可装配于套匣容纳室的嵌入部,并于嵌入部预定位置处设有接设部,且该嵌入部一体延制有一夹柄,该夹柄一端设有扣接部,嵌入部预定处设有承扣位;当于组装时,将刷毛安置妥,再将夹柄挠折,借由扣接部与承扣位成相对扣合,即将刷毛压扣住,再将嵌入部推入于套匣的容纳室里,并使接设部凸出于滑沟槽之外,最后推钮与接设部成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毛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柄里侧设有等距啮齿凸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毛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前端设有啮齿凹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毛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设有挡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刷的改良结构,主要由套匣、刷毛、扣夹元件及推钮所组成;在套匣预定处设有一滑沟槽,该滑沟槽设有数对定位用的卡制弧;该夹扣元件本身具有可装配于套匣容纳室的嵌入部,在嵌入部预定位置处设有接设部,并由嵌入部一体延制有一夹柄,且夹柄一端设有扣接部,嵌入部预定处设有承扣位;在组装时,将刷毛藉由夹柄夹扣住,再将嵌入部嵌入于套匣的容纳室内,使接设部凸出于滑沟槽外,再将推钮与接设部成固定,从而使刷毛作不同长度的推出擦拭。
文档编号A46B7/00GK2865404SQ20052012134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林家豪 申请人:林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