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再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84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再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再改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的湿法擦拭地板的机械的改良结构,用来擦掉地板上的污痕、水迹,除去灰尘、碎屑、毛发等小体积垃圾。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410010527.9,名称为《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中国专利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包括沿被擦拭平面平行移动的机壳、首尾相连的清洁组件、圆柱体第一内壁和与第一内壁同轴设置的转盘,转盘上的圆柱体侧壁和在侧壁底部的向外的旋转体水平翻边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构成一个旋转体空间,清洁组件的部分区段多层单列依次缠绕叠置在旋转体空间中,设置在所述侧壁和水平翻边上的凸筋嵌入清洁组件的外层柔性的清洁元件内,使与转盘接触部分的清洁组件相对于转盘不动,转盘转动时,清洁组件所述区段与转盘一起转动,并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使清洁组件获得动能。申请文件的说明书附图中显示上述方案是直接在机壳上设置第一内壁,为了安装和更换首尾相连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内壁上开有一缺口,(参见图1所示门槛38处)其不足之处在于1)使第一内壁缺乏整体性,从而削弱其结构强度。2)由于流经缺口处的清洁组件的外侧失去了第一内壁的依靠,易使清洁组件的流动状态失稳。3)由于直接在机壳上设置第一内壁,限制了第一内壁的材料选择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第一内壁的结构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再改良,即提供一种第一内壁新结构,以克服上述技术的以上三点不足之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再改良,包括沿被擦拭平面平行移动的机壳、在机壳上设置的可拆卸的含有圆柱体第一内壁的内胆和与第一内壁同轴设置的转盘,所述第一内壁与转盘上的圆柱体侧壁和在侧壁底部的向外的旋转体水平翻边之间构成一个旋转体空间,所述内胆在纵向上开有一缝隙,在该缝隙的两侧第一内壁的外面设置有一对条状翻边,在条状翻边上设置若干副紧固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或更换清洁组件时,拆下内胆,利用内胆材料的弹性,打开内胆上的缝隙,即可套入或取出清洁组件;当套入清洁组件后,合拢内胆上的缝隙并用紧固件固定之,再将内胆固定在机壳上,即可获得具有完整壁面的圆柱体第一内壁,可大大提高第一内壁的结构强度,由于圆柱体第一内壁采用了完整壁面,消除了使清洁组件的流动状态失稳的因素,有效改善了清洁组件在所述旋转体空间内的流动状态。由于设置了拆卸式内胆,为内胆与机壳采用不同材料创造了条件,使第一内壁的材料选择范围大大扩大,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要改进的技术——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示意图,拆去盖5部件。图2为图1拆去清洁组件1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加盖5部件,减速器和电动机不剖(以下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拆去清洁组件1后的示意图(俯视),图5为图4的开盖5示意图,图6为图5拆去内胆106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4的A-A剖视图,图8为图6拆除的内胆106和相关紧固件的同向示意图,图9为图7的I放大图,图10为图7的II放大图,图11为图4的B向局部剖视图。图12为图11拆去内胆106和相关紧固件后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拆除的内胆106和相关紧固件的同向示意图。图14为图5的I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先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要改进的技术——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见图1、图2和图3,包括沿被擦拭平面平行移动的机壳、首尾相连的清洁组件1、圆柱体第一内壁57和与第一内壁57同轴设置的转盘2,所述机壳包括外壳体3和内壳体4,转盘2上的圆柱体侧壁11和在侧壁11底部的向外的旋转体水平翻边12与所述第一内壁57之间构成一个旋转体空间73,清洁组件1的部分区段多层单列依次缠绕叠置在旋转体空间73中,设置在所述侧壁11和水平翻边12上的凸筋13嵌入清洁组件1的外层柔性的清洁元件内,使与转盘2接触部分的清洁组件1相对于转盘2不动,转盘2转动时,清洁组件1所述区段与转盘2一起转动,并与所述第一内壁57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使清洁组件1获得动能。申请文件的说明书附图中显示所述方案——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是直接在机壳上设置第一内壁57,为了安装和更换首尾相连的清洁组件1,在第一内壁57上开有一缺口,见图1和图2所示门槛38处,也可参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2。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见图4至图14。一种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再改良,包括沿被擦拭平面平行移动的机壳和转盘2,在机壳上设置一可拆卸的含有圆柱体第一内壁57的内胆106,所述内胆106在纵向上开有一缝隙108,在该缝隙108的两侧第一内壁57的外面设置有一对条状翻边110,在条状翻边110上设置三副最常见的紧固件——螺钉66、垫圈和螺母。所述机壳包括外壳体3和内壳体4。内胆106的上沿径向均匀设置四个凸台109,每个凸台109上都设置螺孔,合拢的内胆106装入所述机壳后,其下沿插入内壳体4的垂直翻边107内,两者之间互相配合。四个凸台109的外缘与外壳体3的相关部位配合,外壳体3与凸台109的配合处设置有通孔,内胆106通过其凸台109上的螺孔用螺钉66与外壳体3固定。所述第一内壁57与转盘2上的圆柱体侧壁11和在侧壁11底部的向外的旋转体水平翻边12之间构成一个旋转体空间73。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擦拭平面的机械的再改良,包括沿被擦拭平面平行移动的机壳、圆柱体第一内壁和与第一内壁同轴设置的转盘,转盘上的圆柱体侧壁和在侧壁底部的向外的旋转体水平翻边与第一内壁之间构成一个旋转体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机壳上设置一可拆卸的含有圆柱体第一内壁的内胆,所述内胆在纵向上开有一缝隙,在该缝隙的两侧第一内壁的外面设置有一对条状翻边,在条状翻边上设置若干副紧固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的湿法擦拭地板的机械,包括沿被擦拭平面平行移动的机壳、在机壳上设置的可拆卸的含有圆柱体第一内壁的内胆和与第一内壁同轴设置的转盘,所述第一内壁与转盘上的圆柱体侧壁和在侧壁底部的向外的旋转体水平翻边之间构成一个旋转体空间,所述内胆在纵向上开有一缝隙,在该缝隙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条状翻边,在条状翻边上设置若干副紧固件。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使圆柱体第一内壁具有完整壁面,可大大提高第一内壁的结构强度,并改善清洁组件在所述旋转体空间内的流动状态,也使第一内壁的材料选择范围大大扩大。
文档编号A47L11/29GK2877542SQ200620008638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
发明者陈光中 申请人:陈光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