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0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
背景技术
铸铝炊具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能够一次成型,因而被大量地生产和应用。通过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用冷冲压工艺无法生产的锅形,很容易做到底厚壁薄,更适合于烹饪。铸造工艺非常适合于生产异型炊具和一些手柄、柄座与锅身一体的炊具,而且锅形的样式更多样。
现有的普通铸铝炊具都无法适用于电磁炉,有些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都是采用在铸造好的炊具底部复合上一层带孔的铁磁性不锈钢片。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平底容器〔申请号CN02250780 9〕,由非铁磁性材料平底容器与安置在容器内腔底部的铁磁性材料的穿孔件组成。这种炊具是将穿孔件直接固定在平底容器的底部,其生产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但是,由于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形变,因而导致穿孔件和容器底部的联接部产生间隙。另一方面,由于铸铝炊具所使用的材料所含的硅、铜等元素很高,这种底部复合不锈铁片的铸铝炊具底部的不锈铁片与锅体的结合力不强,在使用过程中不锈铁片可能会从锅的底部脱落。
还有人申请了一种具有加热底部的烹调器具〔申请号CN93109890.4〕的专利,该烹调器具包括用来加热特别是用来感应加热的加热底部,所述底部从里向外包括至少一块良好导热的金属板以及至少一块配有开孔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嵌在金属板上,以便使开孔由金属板上的金属装填。并且,上述开孔具有金属片总表面的5~20%的双层表面。上述方案是将金属片通过冲压方式嵌入底部的金属片内。但是仍然存在下述缺陷1.通过冲压方式强行压入开孔的金属片,制作工艺复杂,在制作工作中容易造成产品的报废,成品率低。2.在金属片上设置通孔虽然能够降低因为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形变差异,防止脱落;但是由于金属片仅有单面嵌入,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产生间隙,并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3.生产成本高,容易导致应力集中,使用寿命短,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固,配合牢靠,整个金属片基本埋嵌入底盘内,金属片的两面为相同的材质,受热膨胀的影响小,经久耐用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金属片与底部配合不牢靠,由于膨胀系数的差异容易导致脱落,使用寿命短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加工制作,工艺简单,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廉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炊具加工成型以后再将金属片强行嵌入,加工制作难度大,容易造成报废,生产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包括一个由铝材制成的敞口的本体,在本体上设有一个用于加热的底盘,底盘设有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金属片,在金属片上开有若干个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片埋嵌于所述的底盘内,在所述金属片的通孔边缘具有翻边,且此翻边延伸至底盘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将金属片基本包裹在底盘内,只有金属片通孔边缘的翻边露出于底盘的外表面,并与底盘的底面平齐,使磁通量从这些翻边的端面通过,进行加热。由于金属片的两面所接触的材质相同,具有相同的热膨胀系数,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相同的形变,不会造成接触不牢固的问题。通过在通孔边缘设置翻边成功地解决了将金属片包裹在底盘内部无法进行导磁的问题,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适用铸铝炊具,如压铸铝炊具和重力铸造铝炊具;加工时一次成型,无需强行压入金属片,成品率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金属片可以是有磁性不锈钢片,也可以是各种有磁性碳钢和合金钢片。
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中,所述的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通孔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中,所述的金属片上还设有若干个浇铸孔。本实用新型中的金属片上除了带有翻边的通孔外,还有一些不带翻边的浇铸孔。这些浇铸孔是便于在铸铝炊具的铸造过程中铝水能从金属片的一面流到另一面,使金属片的两面都铸满铝水,并且金属片两面的铝通过这些孔连接在一起,更加牢固不易脱落。当然,这里的浇铸孔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中,所述的金属片的边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将金属片分成若干区域的缺口,各区域的根部连成一体。
为了减小铸铝炊具底部因不同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应力,防止由此造成的底部发生向内凹或向外凸起,本实用新型将金属片分割成若干个区域,仅在金属片中部互相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底部的应力集中。
为了便于浇铸过程中铝水的流动,同时便于金属片翻边的制作,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中,所述的翻边与金属片所在的平面成的角度是45°~135°。
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中,所述的翻边的高度为0.2mm~5.0mm所述的金属片的厚度是0.2mm~5.0mm。
为了便于在浇铸过程中对金属片的固定,防止金属片在铝水注入时被冲走,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中,所述的金属片中心设有一个凸台,在凸台上设置有固定孔。在通孔内插入铝销钉将其金属片固定起来。
上述炊具是通过下述方法制作而成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金属片用导磁材料制作金属片,在金属片上开设若干通孔,在通孔边缘设置翻边;b准备模具将制备好的金属片固定在炊具模具的模腔底盘;c浇铸铝水在模腔中倒入铝水,使铝水注满整个模腔,在金属片的两面充满铝水;d脱模清理待冷却成型后,脱去模具,并对炊具表面进行清理或车削,使翻边的端面与炊具底盘的底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接浇铸的方式,将金属片浇铸在炊具的底盘内,并通过露出于底盘底面的翻边进行导磁。工序简单,制作起来非常方便,成本低廉,能够一次成型,对模具的要求也不高。若翻边没有露出底面,会造成磁屏蔽,无法在电磁炉上加热;为此,铸造好的炊具的底盘要用打磨清理或车削的方法将金属片上翻起的翻边的端面露出来,以便于磁感应。
金属片放入铸造模具中后,翻边的端面必须紧贴模具的底部,并被牢牢固定,以防止金属片在铝水注入时被冲走。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制造方法中,在步骤b中,通过在模腔底盘施加磁力将金属片固定起来。由于金属片由导磁材料制成,因此,通过施加磁力就能够将其固定在模具的底部。这里的磁力可以是由永磁体或电磁铁产生。
作为另一种固定方案,在上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制造方法中,在步骤b中,在金属片的中心凸台中插入固定销,通过固定销将金属片固定在模腔底盘。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的优点在于1.由于金属片的整体基本埋嵌入底盘,两面接触的材质相同,受膨胀变形的影响小,结构稳固,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
2.采用浇铸的方式一次成型,浇铸时金属片的两面都能顺畅地充满铝水,加工制作方便,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
3.有效地减小了底部的应力集中,使底部在浇铸以后平整,不会造成凹凸不平的现象;将浇铸加工方式和金属片的导磁性合理地融合起来。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炊具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炊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炊具中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沿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底盘2、金属片3、区域3a、通孔4、翻边4a、浇铸孔5、缺口6、凸台7、固定孔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由铝材制成的敞口的本体1、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圆盘状的金属片3、设置在金属片3上的通孔4等组成。
如图1所示,在本体1上设有一个用于加热的底盘2,底盘2设有金属片3,金属片3埋嵌于底盘2内。在金属片3上开有若干个通孔4,通孔4均匀地布置。通孔4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条形。设置通孔4能够方便地将金属片3设置在底盘2内,使两者的配合更加牢靠。
如图2所示,在金属片3的通孔4边缘具有翻边4a,且此翻边4a延伸至底盘2的外表面。翻边4a与金属片3所在的平面成90°角设置。由于整个金属片3的大部分被包裹在底盘2内,通过翻边4a能够实现导磁,对整个炊具进行加热,使之适用于电磁炉。金属片3上还设有若干个不带翻边4a的浇铸孔5。这些浇铸孔5是便于铸铝炊具在铸造过程中铝水能从金属片3的一面流到另一面,使金属片3的两面都铸满铝水,并且金属片3两面的铝通过这些孔连接在一起,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如图3和图4所示,金属片3的边缘设有八个均匀分布的将金属片3分成九个扇形区域3a的缺口6,各区域3a的根部连成一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小铸铝炊具底部因不同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应力,防止由此造成的底部发生向内凹或向外凸起。在本实用新型中,翻边4a的高度为1.0mm金属片3的厚度是0.5mm。为了便于在浇铸过程中对金属片3固定,在金属片3中心设有一个凸台7,在凸台7上设置有固定孔8。
上述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是通过下述方法制造的a制备金属片3用导磁材料制作金属片3,在金属片3上开设若干通孔4,在通孔4边缘设置翻边4a。这里的导磁材料可以是有磁性的不锈钢片,也可以是各种有磁性的碳钢和合金钢片。这里的通孔4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通孔4边缘的翻边4a可以与金属片3一体化设置,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连上去。
b准备模具将制备好的金属片3固定在炊具模具的模腔底盘。由于金属片3中心设有一个凸台7,可以将固定销插入凸台7的固定孔8内,通过固定销将金属片3固定在模腔底盘。
c浇铸铝水在模腔中倒入铝水,使铝水注满整个模腔,在金属片3的两面充满铝水。
d脱模清理待冷却成型后,脱去模具,并对炊具表面进行车削加工,使翻边4a的端面与炊具底盘2的底面齐平,以利于导磁。当然,若金属片3与模腔的位置放置的合理,在浇铸完成以后翻边4a的端面基本露出于底盘2,这样就不需要进行车削加工,直接进行表面清理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的浇铸工艺过程是公知技术,本文不做赘述。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片3上不设置凸台7和定位孔,通过在模腔底盘的永磁体或电磁铁施加磁力将金属片3固定起来。其余均与实施例1类同,本文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底盘2、金属片3、区域3a、通孔4、翻边4a、浇铸孔5、缺口6、凸台7、固定孔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包括一个由铝材制成的敞口的本体(1),在本体(1)上设有一个用于加热的底盘(2),底盘(2)设有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金属片(3),在金属片(3)上开有若干个通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片(3)埋嵌于所述的底盘(2)内,在所述金属片(3)的通孔(4)边缘具有翻边(4a),且此翻边(4a)延伸至底盘(2)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4)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片(3)上还设有若干个浇铸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片(3)的边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将金属片(3)分成若干区域(3a)的缺口(6),各区域(3a)的根部连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4a)与金属片(3)所在的平面成的角度是45°~1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4a)的高度为0.2mm~5.0mm;所述的金属片(3)的厚度是0.2mm~5.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片(3)中心设有一个凸台(7),在凸台(7)上设置有固定孔(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金属片与底部配合不牢靠,由于膨胀系数的差异容易导致脱落,使用寿命短,加工制作难度大,容易造成报废,生产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可用于电磁炉的铸铝炊具包括一个由铝材制成的敞口的本体,在本体上设有一个用于加热的底盘,底盘设有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金属片,在金属片上开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的金属片埋嵌于所述的底盘内,在所述金属片的通孔边缘具有翻边,且此翻边延伸至底盘的外表面。
文档编号A47J36/02GK2922703SQ20062004177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5日
发明者游强华, 黄恩点, 胡坚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