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磨式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70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用磨式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具体说是一种家用磨式豆浆机。
技术背景豆浆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高级营养食品,但因受生产、销售等条件的 限制,人们很难及时、方便地喝到能够满足个人口味新鲜的豆浆,为 此,人们生产了满足家庭使用的豆浆机,以便根据需要,随时可以自制 豆浆。然而,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豆桨机主要是利用刀片高速旋转将豆子 粉碎,这种加工方法只能将豆子打成细小颗粒状,打出的豆浆不能达到 乳液的效果,口感不好,感觉比较粗造,且豆浆与豆渣需要二次过滤。 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求新的豆子粉碎方法。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豆浆口感好、加工方便的家用磨式豆 浆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家用磨式豆浆机,包括外壳与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内腔设有上磨体与下磨体,上磨体通过一上磨架安装在外壳上,上磨体 的中央位置处设漏料孔,漏料孔与外壳的入料口相接;所述下磨体设有一托盘架,下磨体通过托盘架安装在外壳上,下磨体与电动机输出轴相 连接。所述下磨体的两侧对称置有刮板。 所述电动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在外壳上。 所述外壳内设有微动安全保护开关。 所述豆浆机还设有一煮桨器,煮浆器包括加热装置与加热容器,加 热容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与防溢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磨体与下磨体之间的相对转动,对磨体之间的豆 子进行研磨,经过研磨后的豆浆,颗粒非常小,完全达到乳液的效果, 因此,人们喝起来口感非常好,不会有粗造的感觉。研磨后的豆浆再进 入到加热容器内进行加热、煮沸,最后达到可以完全使用的目的。所 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使用方便、制作效果好,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简 单、重量轻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家用磨式豆浆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家用磨式豆浆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家用磨式豆浆机主要由外壳、电动机2、上磨体、下 磨体4及煮浆器组成,外壳由上盖11、中环12与主机座13组成,上 盖、中环与主机座通过板紧固在一起。上磨体通过上磨架紧固在上盖 上,上盖与上磨体上分别设有入料口与漏料孔,入料口与漏料孔相接。 下磨体上设有托盘架4,下磨体通过托盘架安装在中环中,下磨体的左 右两侧对称设置一刮板5。电动机通过电机固定板6安装在主机座上, 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托盘架螺纹连接,电动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托盘架转 动,进而带动下磨体转动。在主机座上设有微动安全保护开关7。煮浆 器位于主机座的旁侧,煮浆器主要由加热装置与加热容器组成,加热容 器由桶盖81与桶体82组成,桶盖上设有柱式支架83,桶体由不锈钢材 料制成,桶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84与防溢针85。在使用家用磨式豆浆 机时,将豆子放入上盖的入料口内,然后进入到上磨体中的漏料孔内。 电动机通过输出轴带动下磨体转动,上下磨体相对转动进而对豆子进行 研磨。研磨后的豆浆通过漏斗86进入到煮浆器内的容器内,加热装置 对容器内的豆桨进行加热、煮沸,最后达到食用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磨式豆浆机,包括外壳与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设有上磨体与下磨体,上磨体通过一上磨架安装在外壳上,上磨体的中央位置处设漏料孔,漏料孔与外壳的入料口相接;所述下磨体设有一托盘架,下磨体通过托盘架安装在外壳中环中,下磨体与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磨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磨体的两侧对称置有刮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磨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动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在外壳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磨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壳内设有微动安全保护开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磨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豆 浆机还设有一煮浆器,煮浆器包括加热装置与加热容器,加热容器内设 有温度传感器与防溢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磨式豆浆机,包括外壳与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设有上磨体与下磨体,上磨体通过一上磨架安装在外壳上,上磨体的中央位置处设漏料孔,漏料孔与外壳的入料口相接;所述下磨体设有一托盘架,下磨体通过托盘架安装在外壳上,下磨体与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下磨体的两侧对称置有刮板。所述电动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外壳内设有微动安全保护开关。所述豆浆机还设有一煮浆器,煮浆器包括加热装置与加热容器,加热容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与防溢针。本实用新型具有豆浆口感好、加工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J43/04GK201008509SQ20062006817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7日
发明者曾昭生 申请人:曾昭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