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孩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80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孩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婴孩坐便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婴孩用品越来越多,婴孩所用的坐便器也随之出现,市场上所销售的婴孩坐便器在使用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特别是对于小于六、七个月的婴孩来说,他(她)们的身体还比较柔软,在没有大人扶住的情况下很难使用,对于能够使用坐便器的婴孩来说,婴孩使用完坐便器后,坐便器内的污物冲洗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不便,不稳定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婴孩坐便器,包括坐体,坐体上部设置的靠背,坐体底部设置的排污孔,排污孔内设置有孔塞,坐体的中前部与靠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坐体与靠背之间设置有联接板;作为优选,婴孩坐便器的扶手的外形形状与坐体的侧边缘的形状相同;作为优选,婴孩坐便器的联接板与靠背接触面的相对面的螺纹孔周围设置有凹槽;作为优选,婴孩坐便器的与排污孔相接触的塞盖上可以设有螺纹,也可以不设置螺纹。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1.结构合理,靠背两侧扶手的设置,防止婴孩在使用时倒向一侧,增强了婴孩使用的安全性;排污孔和塞盖的设置,方便了坐便器的排污冲洗;2.成本低廉等特点,尤其是为婴孩的妈妈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助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坐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板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靠背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塞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4,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坐体1和靠背4。坐体1底部设置有排污孔2,排污孔2内设置有塞盖3,塞盖3与排污孔2接触的部位可以设置螺纹,也可以不设置螺纹,塞盖3上设置有防止丢失的绳。坐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联接板6和扶手5的安装孔。联接板6设置在坐体1和靠背4之间,起到连接固定靠背4的作用。联接板6与靠背4接触面的相对面的螺纹孔周围设置有凹槽7(如图3所示),连接靠背4和联接板6的螺钉的头部嵌入凹槽7内,使联接板6与坐体1的接触面保持水平。扶手5设置在靠背4的两侧,其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靠背4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坐体1的上表面上,扶手5安装好后,扶手5与靠背4整体成怀抱状,像妈妈的两只手将宝宝怀抱,使宝宝觉得还在妈妈怀里似的,消除了宝宝的恐惧感,更方便其使用。
婴孩要排便时,将宝宝放入由扶手5与靠背4形成的空间内,使宝宝坐在坐体1上,宝宝方便好后,将宝宝抱离坐便器,这时,妈妈可将坐便器拿入洗手间的排便池内,打开排污孔2处的塞盖3,然后用水冲洗坐便器,将污物排入便池,冲洗好后,再用塞盖3将排污孔2盖好,以便下次使用。
此婴孩坐便器使用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可以为广大使用者带来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婴孩坐便器,包括坐体(1),坐体(1)上部设置的靠背(4),其特征在于坐体(1)底部设置的排污孔(2),排污孔(2)内设置有塞盖(3),坐体(1)的中前部与靠背(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5),坐体(1)与靠背(4)底部之间设置有联接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孩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5)外形形状与坐体(1)的侧边缘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孩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板(6)与靠背(4)接触面的相对面的螺纹孔周围设置有凹槽(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孩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排污孔(2)相接触的塞盖(3)上可以设有螺纹,也可以不设置螺纹。
专利摘要一种婴孩坐便器,包括坐体,坐体上部设置有靠背,坐体上部与靠背底部之间设置有联接板,联接板与靠背接触面的相对面的螺纹孔周围设置有凹槽,坐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孔,排污孔内设置有塞盖,塞盖上可以设有螺纹,也可以不设置螺纹,坐体的中前部与靠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扶手的外形形状与坐体的侧边缘的形状相同。此婴孩坐便器使用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可以为广大使用者带来方便。
文档编号A47K17/00GK2873069SQ200620101478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4日
发明者王宏波 申请人:王宏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